今天看啥  ›  专栏  ›  柠檬甜呀

千与千寻:一部值得孩子和家长共同借鉴的成长史!

柠檬甜呀  · 简书  ·  · 2020-03-29 21:09

关于《千与千寻》这部电影,真的是怎么都说不完,每一次看都给我以无数的启发和力量。昨天说到因为有爱和陪伴,所以才可以战胜困难,回到现实,今天就来说一下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带给我们大家的成长启示。

1、 没有工作的人变成动物与煤炭精灵:不劳动、不付出,永远不会成长!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已经交了很多年的书,不知是否还记得孩子会整整齐齐地做好,规规矩矩的听老师的话?如果是一位家长,你是否还记得孩子不敢和父母顶嘴?

现在很多的家长和成人都会倍感沮丧,因为孩子们的行为已不再像他们自己在当年‘过去的好时光’ 中那样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们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感的上进心呢?

可能的解释有很多,比如家庭破裂、电视泛滥、电子游戏、妈妈全职工作等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造成孩子们变化的直接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每个人都想争取自己的权利,得到平等和尊重,但是没有注意到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相同。十张10元和一张100元,完全不一样,但却等值。

所以我们需要谋求完全的平等和尊严,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太多的家长认为应当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给了孩子过度的保护。常常忽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剥夺了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做出贡献,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动物和精灵一样的低技能生物,却来指责孩子自己为什么不去成长。想要成长,就必须要放开手、放下心。

2、 为人处世:讲礼貌、懂礼仪,生就感恩之心

我们都希望被平等对待,谁都不希望被轻视。心里怎么想我们无法轻易获知,但是行为却让我们一目了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从古时候起,就教育我们要讲礼貌、懂礼仪。

大家可能都知道岳飞,但是岳飞的故事却不一定都知道。

武试前一天,岳飞在客栈休息的时候,牛皋按捺不住,想提前去考场熟悉下环境。由于对地形不熟,牛皋很快就迷路了,正巧看到路边有两位老者坐着聊天,他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粗声问道:“喂,老头,去武试的考场怎么走?”

老人见他五大三粗,说话又没有礼貌,十分不高兴,不仅不给他指路,还训斥他是“冒失鬼”。路上人烟稀少,牛皋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找路,迷失几次才终于找到。岳飞醒来后,发现牛皋不在,担心他闯祸,便骑马出门寻他,正巧也遇到了之前的两位老人。

岳飞翻身下马,恭敬地上前拱手问道,“打扰老人家,请问可曾见到一位骑着黑马的黑脸汉子?”老人家见他眉目清秀,又十分懂礼貌,一扫刚才的不快,十分痛快的告诉了他牛皋的去处,并为他指明了去考场的路。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体现,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我们面临的情况也日益不同。真诚、文明、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以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此为准则要求和约束自己。

3、两个名字,两个世界,两种人生态度!一旦走过,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千寻和小千,两个世界,两种状态。小千是一段神奇的经历,我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时光。

我们每个人随着成长都会有不同的角色,小时候是孩子,长大了是大人,慢慢成为父母。名称好改,年华难以追回。

人生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路过的都是风景。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辜负这美景,珍惜每一段时光。

最后电影的片尾曲,也许就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不论多少次,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你与我《永远同在》

我内心深处有声音在呼唤

时常想做个教心灵跃动的梦

纵有数不尽的悲伤

我确信能在那方遇上你······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