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伈漪

为什么你会相信星座?

伈漪  · 简书  ·  · 2018-09-20 22:08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星座的狂热迷,见到朋友就要先了解一下星座合不合,然后会说“我就猜你是XX星座”,他们会对十二星座的特点如数家珍,如“处女座追求完美,双鱼座很浪漫,天蝎座温柔顾家”,还会在朋友圈转发一些星座的文章,比如:准到想哭、这辈子见过最准的星座分析;9月运气最佳的五大星座、和狮子座谈恋爱的十大建议等等......资深一点的星座迷,还会看复杂的星盘,研究上升星座和下降星座,以及占卜运势等等,人们很喜欢研究星座,以及由此延展出来的预测、算命等,但是其实很早之前,星座就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为伪科学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无法验证的星座分析,为什么人们还会认为特别准呢?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叫做:巴纳姆效应。什么是巴纳姆效应呢?我们用一个心理测验来解释,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对学生进行人格测验,并将测验结果装入信封递交给每个被测验者,并告知对方这是人格分析的结果,并让每个学生对测验结果的准确度进行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这个实验有个设置:其实每个人收到的测验结果都是一样的,测验结果是这么写的: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且尊重你,你有自我批评的倾向,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你一颗不安和忧虑的内心,很多时候你会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变动并且当有一些外在限制的时候,你会感觉不舒服,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你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有的时候你外向亲和,喜欢社交,但有的时候内心、谨慎而沉默。不知道你听了这段话,是否也会觉得和自己很像?在实验中,学生对这段话是否在描述自己,他们给出的平均分是4.26,这意味着绝大数人认为此种描述对自己来说,非常准确,心理学家福勒说这些话的内容是从星座与人格的关系中搜集出来的,其实此种描述适用于任何人,后来福勒把这些语句命名为“巴纳姆语句”,而巴纳姆效应则是指:人们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也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因为人们需要获得外界的认可,来寻找确认感。利用这个心理,各种占星、算命、心理测试才得以站得住脚。很多描述性句子都是模糊的,因此人们都可以从这些语句中找到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就认为这些语句成为了他们的个性。

      当然除了巴纳姆效应外,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效应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是:确认偏误。确认偏误:是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和屏蔽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就像带了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通过选择性注意、选择性回忆和选择性解读来忽略和屏蔽反对信息。对于星座而言,如果你对星座深信不疑,那么你就能找到各种它准确的理由和证据,就算星座理论已经被证伪,还是不会说服那些星座迷。例如有个小实验,对A学生和B学生进行智商测验,结果显示A的智商高于B,其实A和B的能力差不多,但后面确实A在考核和表现上要比B优秀,这是由于结果还是会影响老师的潜意识判断,老师会在潜意识里对A的关注度更高,甚至教学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师生关系的互动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老师更容易从A身上找到肯定A的元素,对于B学生,就更容易找到B不如A的元素进行批评,这之间的动力,会影响A和B成绩上的差异,所以对于老师来说,不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分类,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栗子,例如像追星的狂热粉丝,哪怕偶像出了丑闻,有负面新闻,还是会有很多忠粉选择不去相信,依然维护自己的偶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确认偏误的陷阱?

      面对任何信息,专家发现人类的大脑总是倾向于善于证实,而不是证伪,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认知偏差。所以,关键的方法就是我们可以与自己辩论,找与自己观点反对的事实。

      比如,你觉得男朋友不爱你了,想想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反驳自己的这个观点,而不是任由自己去寻找男朋友不爱自己的证据,这样只会拉远你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不要盲目相信鸡汤,没有营养的鸡汤总会说:努力就会成功,然后给你举一堆通过努力逆袭的成功例子,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努力的人没有成功,以及没努力也成功的人。

      所以面对一个观点和理论,我们不要盲目的去寻找支持它的证据,而是反向思维,找找有没有反面的证据,可以有效地纠正这种认知偏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