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宁音雨雾

二子乘舟

宁音雨雾  · 简书  ·  · 2019-10-23 20:29

春秋时期 ,卫晋和夷姜私通,生下了卫急。后来,卫晋回国即位,成为卫国的国君,他立夷姜为夫人,立卫急为太子,并且将卫急交托给卫国右公子卫职,由他来辅佐卫急,教导卫急。

等到卫急长大成人,卫晋又为卫急迎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到这儿,卫晋的表现都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先给儿子定了太子的位置,又为儿子选立了辅佐和教导他的卫职,并且为他迎娶了大国的媳妇,让他有大国作为靠山,让他的地位更稳定,所有这一切都是用心良苦,都是为了儿子着想,为了儿子做的各种最好的安排。

可是这位齐国的女子,迎娶到卫国的时候,一切大变了,180度的扭转。卫晋突然发现,他迎娶回来的这位儿媳妇,太漂亮了,以至于让他都心动了,为了美女,儿子不顾了,一脚踹开,卫晋自己娶了这位齐国的女子,这位齐国的女子被后世称为宣姜。

齐国姓姜,宣姜的姜是齐国的国姓,而卫晋后来定谥号为宣,也被后世称为卫宣公,宣姜的宣就是指的卫晋的谥号,明显这是后世对这位女性的称呼而不是她自己的名字,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只能用这个来称呼她。

宣姜为卫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卫寿,一个叫做卫朔。卫晋又将卫寿交给了左公子卫泄,由卫泄来辅佐他。

大家要注意,宣姜、夷姜,虽然都姓姜,但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宣姜是齐国的姜,是齐国人,而夷姜则是夷人的姜姓,所以一边是有大国的娘家,一边不过是附近一个蛮族的国家,不管是年龄,样貌,儿子,后台,夷姜都比不过宣姜。夷姜所有的,只是最早和卫晋所有的那一段情感而已。

俗话说的好,贵易友,富易妻。卫晋想当年和夷姜有那么一段的时候,卫晋还不是国君,如今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卫国国君了,那么早的一段感情,和美貌年轻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夷姜不断的受到宣姜的排挤,最后一时气不过,就上吊自杀了。宣姜一看卫国夫人被自己搞掉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是卫国的太子。所以,她和卫朔两个人,不断的在卫晋面前说卫急的坏话。

对于卫晋来说,觉得自己抢了卫急的老婆,心中有愧,所以就非常讨厌卫急,打算把卫急废掉,不让他做太子。 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矛盾,但是的确是人之常情。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当你对不起某个人的时候,你对某个人心中有愧的时候,往往缺乏勇气去主动道歉,主动的补偿他,而是会选择逃避。当你越是觉得对别人有亏欠的时候,就越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逃避。甚至逃避到无论怎么找我,我都不见他,最好这个人能死掉,能凭空消失掉,心中的愧疚,会随着这个人的逝去而消失。

真正有勇气的人,真正能够面对心中的愧疚,真正能够勇于道歉,能够有勇气去弥合这个遗憾的人,是大智大勇的人,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卫晋就做不到。他从本来对儿子的愧疚,逃避到了另一个反面,就是希望把儿子干掉,因为每次他见到这个儿子,每次见到卫急,都会想起对不起他,这种情感是没有办法忍受的。这个时候又听到了宣姜和卫朔不停挑唆的言论,他就像一个炸药桶一样,忽然之间怒不可遏,于是,他派卫急出使齐国。

卫晋派卫急出使齐国,给了卫急一杆白旄。所谓白旄是当时的一种军旗,一根竹竿,上面用牦牛的尾巴作为装饰,一般白旄都是用来指挥全军的旗帜。

卫晋给了卫急白旄,从名义上看像是授给了卫急指挥使团的权力,暗地里卫晋派出了杀手,让杀手在卫国和齐国的交通要道,叫做莘这么一个地方等着卫急。他跟杀手说,执白旄旗的人就是你们的目标。

这个计谋被卫晋的另外一个儿子卫寿(也就是宣姜生的两个儿子之一)听说了。 卫寿赶紧跑去找卫急,告诉卫急:“不要拿着白旄去齐国,因为老父亲卫晋已经决定要把你刺杀掉,你拿着白旄去了,必然在路上要遇见刺客,那可大事不妙。”

卫急听说之后没什么反应,他说:“拿着白旄旗出使齐国,这是父亲的命令,如果连父亲的命令都不听,那我算个什么儿子呢?卫国岂不是成了无父无君的国家了吗?”卫急还是决定要拿着白旄旗去齐国。

这一下卫寿着急了,卫寿本来想劝卫急不要去就算了,没想到卫急这么固执,卫寿就心生一计。他在卫急出使之前,约卫急一块喝酒,说要为他送行,当然卫急没有多想就跟着去了,两个人掏心掏肺,卫急不自觉的就喝多了。

卫急虽然不愿意逆父亲的意思,可是他心中难道没有气吗?他也有气呀!结果越喝气越多,越喝气越壮,没多久就被卫寿灌醉了,于是,卫寿就拿着白旄旗装成卫急出使齐国,路上果然遇到了卫晋的刺客,刺客哪里认识卫寿、卫急呀,一看是拿白旄旗的,上去就把卫寿给杀死了。

急酒醒了之后突然发现,旗也没了,人也没了,卫寿也没了。 心说坏了,搞不好卫寿冒充自己跑去,很可能遭了刺客的毒手,卫急急急匆匆的跑到莘这个地方,发现卫寿已经被刺杀了。当时,卫急非常的着急,指着这帮刺客说:“你们这帮人怎么干活的,你们要杀的对象是我啊,是卫急呀,你们怎么把卫寿给杀了,你要想杀就杀我好了。”

刺客一看杀错人了,就把卫急也给杀了。



卫急、卫寿两兄弟,虽然不是同母所生,虽然他们母亲在争宠,还不停的斗争。

可是两人兄弟情深,两个人争着去死,卫国人非常地怜悯他们,做了一首诗《二子乘舟》,来悼念他们,这首诗如今被收在诗经的《邶风》之中。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同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