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七君
微信公众号:醒时纪 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 以直觉和性情生存。 喜欢一切美好。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公众号联系。
今天看啥  ›  专栏  ›  十七君

拥有高明沟通技巧的人,不只是会说话|《沟通圣经》

十七君  · 简书  ·  · 2018-03-20 08:52
《沟通圣经》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某知名培训机构做过语文老师。在那个机构里,每一个老师除了负责教课的任务,还要轮流在前台值班,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从学生和家长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刻起,整个咨询过程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机构还有一套固定的成熟的话术,用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一开始,我只是按部就班地照着发给我的话术培训资料来接待家长。无论他们问什么问题,我都能对答如流。但是,很奇怪,我在前台坐了半个月,却一个单也没谈成。我很纳闷,明明自己都是按照总部给的话术在跟客户交流啊,为什么同样的说辞,同事们都能成功谈单,而我为什么屡屡失败呢?

有一次,我正在接待一对前来咨询高考英语补习班的母女,我所在分校的主管过来了,她在旁边静静地听我跟客户聊了很久。末了,这对母女说“回去再考虑一下”就走了。这时,主管问我:“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谈不了单吗?”我说:“我就是纳闷儿啊,明明我都是按照话术上的在跟对方聊,怎么就不行呢?”

我到现在都记得,主管当时跟我说的一句话:“你以为,对方只是在从你的话里获取信息吗?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你的衣着,都是她判断我们机构是否值得报名的依据。”

原来如此,沟通并不只是语言上的交流,更包含了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中,作者尼基·斯坦顿提到:

我们时时都在沟通,我们不可能不沟通。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种沟通,即使我们一句话也不说。

沟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对沟通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恐怕有不少人都跟我一样,认为沟通仅仅是说话吧。

在《沟通圣经》这本书中,作者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地讲述了沟通的四种方式,并结合案例讲述这四种沟通方式在生活中各个场景下的应用,如电话、面谈、演讲、会议、求职面试等,帮助读者增进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除了语言沟通,作者还特意提到了非语言沟通和视觉沟通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各种视觉辅助工具等。任何时候,当你面临沟通的挑战时,翻开此书,都能找到相应的场景及其对策。

全书一共十八章,第一章介绍了“沟通的过程”,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分别针对说、听、读、写及其各自应用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开篇就讲到了“沟通的四大目标”,即“被接收(被听到或读到)、被理解、被接受、使对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或态度)”

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却总是听到这样的对话:

“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误会我了!”

“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清楚。”

这些对话实在是太常见了,连我们自己也常常脱口而出。明明我们讲的都是同一种语言,但就是无法互相理解,沟通的第二个目标“被理解”无法达成,那“被接受”和“使对方采取行动”的目标就更无从谈起了。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呢?“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对文字意义诠释的差别。”即使沟通双方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因为性别、民族、年龄、生活环境等个人经验的不同,相同的词汇对不同人而言,也具有着不同的意义。

所以,要使沟通更为高效顺畅,就必须考虑五个方面,即原因、对象、时间和地点、内容、方式,也就是“6个W”

第二章和第三章作者分别分析了说和听的技巧。很多沟通技巧训练课程都非常注重传达信息的能力,即如何说、如何写。但作者指出,“沟通的关键往往是接收者、听者,而非说话者”。其实,分析前面提到的“沟通的四大目标”,我们就可以发现,从“接收信息”到“理解信息”再到“接受信息”,最终因此而“采取行动”,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从接收者出发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倾听的能力

平时我们在跟人交流时,尤其是语言交流时,除了听对方说了什么,我们还会关注到对方的肢体语言,比如表情、手势、眼神,甚至“弦外之音”,而这些,其实都叫做“非语言沟通”。很多时候,这些“非语言沟通”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沟通”所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而且,我们通常更容易相信“非语言沟通”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第四章就讲述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之后,从第五章开始,作者分别从打电话、面谈、求职面试、团队沟通、会议、演讲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听和说的沟通的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部分都结合了详细的案例和丰富的练习题,很多我们从来不会注意到的误区,都能在书中找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第12章和13章作者详细介绍了“读”读技巧,也是我觉得整本书中对我来说最有用的部分。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阅读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但通过书中作者提供的“自我检查”表,我才发现自己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阅读时心里有个声音在默念”。这都是小时候读书大声念诵课文遗留下来的习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阅读习惯会影响我的阅读速度。

那么,如何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呢?作者在书中也提供了一系列的练习,比如“指读”,在阅读时,用手指或笔以稳定的速度沿着每行文字移动,多练习几次后逐渐加快速度,渐渐地我们的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阅读的目的是有效提取信息,除了要求阅读的速度快,更要求阅读的效率高。所以,浏览和略读这两种阅读方式就尤为重要。通过浏览全文,我们能够迅速地了解文章结构,掌握内容概要,并评估其价值,判断是否值得精读细读。略读则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段落和关键语句,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地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

书的最后几章里,作者介绍的是“写”的技巧,包括书信、求职信、报告等常见文书的应用。最后一章还介绍了各类图表的使用场景。

整本书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如同一本“高效沟通指导手册”,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通过目录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犹记得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在介绍保证沟通更为高效顺畅的五个因素时,在“内容”部分提到“有效沟通的6C原则”:

清晰(clear)、积极(constructive)、简洁(concise)、正确(correct)、礼貌(courteous)、完整(complete)

下一次,在跟人沟通之前(无论是书面还是当面),记得在心里想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6C原则”?


附录本书思维导图:


《沟通圣经》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