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琴wq70

《让孩子远离焦虑》听后感

王琴wq70  · 简书  ·  · 2019-02-06 17:21

虽说是春节,但不能懒惰,依然是听书。今天听了樊老师讲的《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作 者 是塔玛·琼斯基,美国著名的临床精神医学博士、情绪研究专家、临床心理学大师。她是美国心理协会和宾夕法尼亚行为治疗协会的会员。

1999年,她在宾夕法尼亚州创立了美国“儿童强迫症和焦虑问题研究中心”,后来扩大关注范围,更名为儿童与成人强迫症和焦虑问题研究中心。塔玛•琼斯基全部职业生涯致力于帮助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让心灵成为更安全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书最大的收获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进行尝试克服焦虑的练习。

第一课:“暗示”的力量。

你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们想法的强大力量,尝试和孩子一起进行这样的练习:“你的脚还痒吗?可能几秒钟之前已经不痒了,但是我现在提起这个事情,你可能又感觉脚底有些痒了。”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询问孩子是什么改变了,是情境变了还是思考方式改变了?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想法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有了这样好的开端,其他改变就会开始变化。

第二课:对抗“全或无”的想法。

焦虑的警告信号就是“有任何风险,就不要去尝试”。你需要让孩子认识到“有风险,但不大,我可以应付”。

第三课:对风险的评估。

讲事实,而非凭感觉。

你只需要问问题,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分清感觉和事实。不需要解释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孩子会用事实自己思考问题。

第四课:结果与可能性混淆。

要让孩子不去多想“多可怕”,要多想“怎么可能”。

第五课:想法不等于事实。

你可以用下列方法缓解孩子焦虑的大脑:“你这样想了,不代表想到的即是事实。”“你可以思考任何事,但这只是个想法,你自己决定如何对待这个想法。”“想法只会带来紧张感,跟它们说不。”

第六课:回到现在。

我们都知道将思绪带到未来时不轻松。请以事实为出发点,这样鼓励孩子:“不要对焦虑诧异,只要你坚持做当前的事就足够了。”“如果你总是想‘假如’,能否换为‘还有什么可能’”?

焦虑管理计划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感觉。你需要做的是,表达他感觉的语句,并帮助孩子看清他的处境。可以参看我们讲过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情境引导的方法。

第二步:给焦虑大脑重贴标签。你可以给焦虑起个名字,像“大脑虫”、“恐慌先生”、“留心小姐”帮助孩子把问题具体化,设定焦虑的目标,区分理性想法和焦虑想法。

第三步:启用第二反应。改变孩子的思维,你必须从“我想要改变”开始。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对大脑传来信息的第一反应提出质疑,用现实的第二反应来面对。

第四步:关掉身体警报。让孩子们知道,当他们思考焦虑想法时候,身体就进入了焦虑就绪状态,阻止孩子做正常的思考。你需要帮助他们放松下来,《正念的奇迹》中分享给大家的数吸法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

第五步:让孩子做主。给他们展示如何支配自己的大脑,使其听从自己的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做什么呢?去做那些事情,这样你的大脑就会跳过焦虑回到平静。”适当的体育活动是不错的选择。

第六步:鼓励。

生活小贴士

让孩子懂得“害怕是正常的。”

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到焦虑,为什么想要克服焦虑。

帮助孩子划定他们的舒适区,并且一步一步扩大这片区域。

谈到相关情境的时候,要用愉悦、冷静的语言。不要回避恐惧的情境。不要设定过高目标,这容易使得他们产生抵抗情绪。要让孩子有掌控的感受,决定自己从哪一步开始,孩子享有的掌控感受越多越好。不要强迫孩子面对恐惧,要记住孩子是在安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在恐惧的环境中。

本书中每一章都针对一种焦虑有很多实例,并列举了可以实操的方法,很实用。我们能做的是将这些策略和方法尝试着用在自己身上,通过练习,展示给孩子,如何面对严酷的生活,从现实中学什么以及如何在现实中生活。用你的方式,给他示范一个“压力防护层”,告诉他,“你能掌握自己的生活。”

总之,听了非常受益。每天进步一点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