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飞翔的骆驼君

【每日精进15】吴军:年轻人不要太在意第一份工资高低

飞翔的骆驼君  · 简书  ·  · 2020-02-24 19:58

杀鸡一定要用牛刀。今天,阿里巴巴也在学Google的这种做法。

15

我在第54封信介绍工程师的分级时讲过,世界上人和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差别。对于关键岗位上的人,用一个一流的人和用一个三流的人,结果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引进这个一流的人,而且让他能够安心为你做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高出他预期的待遇。

但是,这种关键职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讲,会是非常少的,因此对于大多数员工,我们不会给予比任何市场价更高的待遇,有时给的待遇可能比竞争对手还要低。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欺负人么?还真不是!因为我虽然不提供更高的薪酬,但是会给年轻人更多的成长空间,因为对于真正有志之人,会更看重后者。讲到这里,就要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了,我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建议。

几乎没有人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今天,一个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到最好的公司去,一年能拿到30万年薪就算不错了(这可能已经挣得比他大学的老师多了)。我估计我的大部分读者都会认可这是一个高工资。但是如果谁想靠这个工资攒钱在北京好的学区买套还说得过去的房子,门儿也没有。


30万的年薪虽然看上去不少,但是扣除掉税和社保等费用,1/5就没有了;租房子吃饭,恐怕又花掉了1/5;交个女朋友,给她买点礼物,两个人出去玩玩,又去掉1/5(如果男生舍不得花这1/5,我建议女生不要和他在一起);逢年过节孝敬一下父母,自己再有点小爱好,可能又花掉10%。算下来,如果能攒四、五万,已经算是非常会过日子了。

现在,假如他毕业时有另一家公司愿意每年多付给他5万,同一个行业不同公司之间也只能做到差这么一点点,那么他是否会将税后所得全部攒起来呢?恐怕不会。他不过是把原来送给女朋友的小米手机,升级成现在的苹果手机,原来给她买美宝莲的化妆品,现在升级为兰蔻或者资生堂的,同时每年还多花了两万租房子的钱,如此而已。

就算他非常节省自律,一年能多攒点,每年也就能攒七八万,不过是北京一般地区一平米的房子价格,而房价的上涨速度是超过工资上涨的。因此,这位经过十六年寒窗苦读,从名校毕业,自视甚高的天之骄子,一辈子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这就是现实。在硅谷也是如此,只有10%多一点的人有自己的住房,比例比北京还低呢,多少从斯坦福和伯克利毕业的人到了快四十岁还在租房子住呢!

那么怎么办呢?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在十年后挣到同龄人或者同班同学3-5倍的收入,这样你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第一份工作必须是能够让你极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全行业,而且你也需要主动通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地成长。

在IT行业里做工程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大学毕业去了Google或者微软的,只要愿意学习,三年后工程能力都很强;去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人,就要差不少了,因为前者非常注意培养人,而后者不注意,当然去了其他公司的情况可能更差。三年后,如果从微软跳槽到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可以拿非常高的薪酬,就一下子实现了比同班同学工资高一倍的目标。

当然,再次选择新的公司时,依然应该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是否多20%的报酬为准。在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还非常看重业绩表现,如果这个人愿意学习,有一颗开放的心,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会进步很快。如果他能够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做事情,10年下来,比同班同学的收入多个三五倍完全是可以达成的目标。而真达到了这个目标,我想他至少对事业发展和经济地位,应该比较满意了。

如果运气好,也足够努力,他就可能成为那些我们愿意出双倍价钱请的人,而靠走职业道路发财的人,都是这一类人。这些人将来如果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比其他人也高很多。

当然,很多人会说,你说的这些公司和大学,我连做梦都梦不到,怎么办呢?这里我只是用大家熟知的名词举例子而已。每个人有自己的起点,自己和自己比,和与自己同条件的人比,只要做到每过几年上一个台阶,二本大学的毕业生的收入几年后就能超过一本的平均水平,一本的也能超过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水平。

反过来,如果第一份工作看似挣钱多一点,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机会都没有,十年做下来,这个人可能会发现他在原地踏步。我在腾讯面试过一些从清华北大毕业,到外面混了一圈的人,发现他们不但水平比应届毕业生高不了多少,还养成了一堆坏毛病。

我在Google时遇到的情况也类似。每年总会有些不错的候选人获得了我们的薪酬福利包(指工资,奖金,福利,股票等总和),却没有接受。三四年后他们又跑回来重新面试Google的工作,我问他们当时为什么不接受Google的职位,他们通常都是说,雅虎或者微软多给了20%的工资。

当然,通常我们还是会招这些人进来,但是到了Google之后,他们的职级可能就比同班同学低了一级。我在之前讲过,在美国大部分人通常一辈子只能被提升两次,在Google这样的企业最多多一次。如果毕业后几年职级就比同班同学差出一级,即使多挣了点钱,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一旦在第一份工作中养成坏习惯,要影响自己一辈子的发展。

最后,你或许要问,如果每个人都往那些收入低一点,但是非常好的公司挤怎么办?这一点你还真不用担心,我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在乎20%工资的人要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因此就给有志气的人留下了机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