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微微如尘

普通人的逻辑

微微如尘  · 简书  ·  · 2020-10-25 16:05

大部分普通人单单为了生活就已经竭尽全力,但我在这里却不是要讨论某个个体,而是从一些普通人都有的需求,情感,来应和解释其拥有的力量。

人生在世,无论如何需要首先解决都是物质需求,所以但凡社会动荡必然是人们的这一基本需求受到了威胁;其次便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大致可分为表里两种情感,表面感情归于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满足感”,而深层的精神需求则是“归属感”。

人们对未知会恐惧敬畏,然后创造出各种各样虚构的形象和故事解释自己的由来,满足了自己“归属感”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各种文明宗教的繁荣。而浅层的“满足感”则多数(少数出于生理调节,不做綴述)来自于实际体验和个人心理定位的落差,或是由于正向落差的直观体验,或是出于对负向落差的填补。委屈,嫉妒,愤怒皆是由此而生;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人们人格的多元化,而精神层面深层和浅层的差异则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人在成长历程中不断改变的可能性。

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步入官场,却迅速腐败;因为从小的教育不过是纸上的教化,只留在浅层的精神领域,而实际体验才足以影响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认知。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始于彼此的联系。一般这些联系都有逻辑可寻,但是常常也有例外。事实上大部分冲突矛盾都发生在亲人,朋友之间;而这如果站在全社会角度来讲显然是不理性的,但确是“普通人”的一般逻辑所在。所以我们对朋友常常更需要在交往前审慎判断,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需要认真负责,便是为了避免让自己或身边的人陷入这种尴尬的情况之中。

对那些容易头脑发热易做出不理性举动的人,我们只要主动谦虚的在保全自身利益的同时通顺其意,便能达到双赢;因为社会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面对另一类人,他们有严谨的大局观,往往也是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只有客观逻辑是你们获取彼此情报的工具,而从客观逻辑中找出“普通人”逻辑的破绽自然就成了主导胜负的关键。

普通人的逻辑基础是生活,在此基础上满足物质需求,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由于知识量的不同,计算一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往往差异很大,即使都以理性作为参考,不同人在同一件事情上也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决断。通常,掌握更多知识量的一方做出的判断更趋向真实,所以我们有不断汲取知识的内在需求,但是,当两者知识量都达到公认的社会基础量(都明晓社会常识)时,这种相异的判断在众人面前便会显得暧昧,分歧由此产生,所谓的普通人,知识水平,生长环境皆不同,愈是内在匮乏,对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越是抱有一种莫名的执念,而在社会生活中,有一条因人而产生的定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以至于最后判断结果往往与是否更接近真实无关,所以才会有自古流传的戏谑之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之慨叹,所以社会之中,才会有很多有学识的人被公认作权威,其观点用来作为衡量其他人观点适合与否判断的依据。

成熟的社会有权威作为参考,但是常常我们的行为却只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之中,这其中是没有权威的,剩下的,就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了,所以我们才应该极力避免发生那些容易造成麻烦的事情。

普通人大多都不会给自己的行为设定固定标准,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新的环境带来的知识与体验,就像温水煮青蛙,依赖于环境养成的习惯很容易将自己导向毁灭;虽然这种事情也并非全是负面的,只要具有忧患意识,这种逐渐的改变反而会让我们不断成长。

自古以来,王者之道都以教化万民为主,让一种意识深植于所有人心中,来实现统治的长久。中华的历史无疑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成功,然而这种驭人艺术的极致,却极大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始于对个人天性的解放,当一个普通人,不断的探寻与人相处之道,那么他最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可辅国的栋梁之才;不断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继而发现世界内在运行的规律,那么他就能成为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先驱;不断叩问自省,不断学习,最终他也可能会成为孔子,苏格拉底一样的人物。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已不普通,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做这些也不过是想让自己在遭遇未知时,不至于慌乱逃避或是茫然无措罢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