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驰1960

先前那点事儿第一部 24

王驰1960  · 简书  ·  · 2017-12-27 22:18

        有一个教语文课的谢老师,我认为她是又懂教学又懂管学生,特别邪门,她一上课,课堂立刻安静。

        谢老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不过一副知识分子一丝不苟的衣着,让人油然起敬;说话永远慢条斯理、顿挫有序,她的言谈举止,总是让人不由想到一个词,修养!

        这种有修养的老师,在我经历的所有中小学老师当中,她是第一人,也是第一。

        最重要的是,她讲课善于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不拘泥课本那点死东西,可以把语文课本的每一课,都讲得很活,如同情景再现,再顽皮的孩子,也会被她那种气质和娓娓的讲课风度迷住。

        很多一上课就打瞌睡的孩子,也能够跟着她的讲课,傻傻地笑个不停,不过这些学生可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下一次老师上课,一定把前一次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忘得干干净净。

        中学和小学一样,还是就近入学,随机分班,没有快班、慢班、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分。所以,同一个班,学生差距确实很大。

        谢老师讲课,大家都是大眼瞪小眼认真听讲,效果却千差万别。

        我还好,她的作业,每一次得分都是优或者优减。谢老师也说,能够在她这里得全优的学生不多,有幸我也算一个。

        一个学年下来,我的作文也是全优,而且全部作文都是语文课的范文,有几篇居然成为年级的范文。

        或许,谢老师的课,是我文革十年中小学课堂上,唯独能够踏踏实实学习的课程。

        不过好景不长,谢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学年,就退休了。

        从此以后,老人家归隐山林,我N多次打听,未果。

        粗算一下,她应该比我大约大四十岁,如今已经是近百岁高龄的老人了。

      北京丰盛中学,文革以前是北京第九女子中学,学生有很多是华侨子弟,所以师资条件是有基础的。

      文革以后,学校完全变味,和周边很多三流中学基本无差别,很多不错的老师,都离开学校,自找前程,像谢老师这种精英老师,我们入学后已经所剩无几,在她身上,我能够领略到文革前很多优秀老师,是怎么为人师表的。

      后来的老师,不能说他们没有责任心,当时社会就是这种情况,所有中学几乎都是这种“教学”状况,你不从众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特立独行去狠抓学习,更是不可能。

      特别是1973年,社会上掀起了反“师道尊严”的活动,“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这些中学的老师们,要想明哲保身,没有选择。

        像“没的说”那个男老师、教数学的那个文弱的张老师,他们选择的这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学方式,是大势使然,又是不得已而选择的生存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时候的人很单纯,政治口号确实是漫天飞,但大家很执着,相信那些政治口号。

        我们那时候始终有一个冥顽不化的误解,就是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人民是最富裕的人民,我们是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我们还很相信交白卷也是“英雄“。

        在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指引下,社会性的从众,是一种必然。绝大多数人是很难脱俗的。

        或许现在很多人会质疑,那时候的人怎么会这么无知、这么盲目呢?

        全民的“孤陋寡闻”,这是一种集体性的价值从众。如果我说,今天的人一样“孤陋寡闻”,您肯定反对,但事实上,这些年确实是在不“孤陋寡闻”的时候,做了一些比孤陋寡闻还孤陋寡闻的事情。

        二十多年了,中国人在这种“一切向钱看”的集体性社会价值取向指引下,确实做了一些孤陋寡闻的事情,照样出现了集体性社会从众。

      虽然也有脱俗者,但也是微乎其微的少数。众人皆醉我独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价值观念的从众,绝大多数人很难超越,这不仅仅是时代带来认识上的局限这么简单。

        从这个角度看,我更佩服如谢老师那样,能够有自己的坚持,她们这种人,应该成为我们社会中真正的楷模。

      仅此,我们不能不向这个“例外”谢老师深表敬意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文革期间的中学课堂,全班同学似乎只有三四个女生在听讲(照片选自互联网)。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