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暖箱小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暖箱小窝

懂事的你,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吧

暖箱小窝  · 简书  ·  · 2018-04-25 23:04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走在大街上,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小男孩吵着要买奥特曼的玩具,妈妈指着他手里的玩具小火车说:“刚才不是已经买了小火车吗,你还没玩呢,我们下次再买吧。”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还伤心地大哭,妈妈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拿到奥特曼之后,高兴地笑了起来。

看到这个场景,我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我从来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哭着要妈妈买下来的经历,相反,我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暗自告诉自己:这个东西这么贵,买了也没什么用,还是不买了。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却只能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用完美的表现来争取糖。

他们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小心翼翼地去讨好大人,却完全没有会哭闹的孩子“哭一下”的效果好。

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

02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见过经常问家里要生活费买奢侈品的同学;见过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见过要求父母买新款手机的同龄人;也见过在男朋友面前撒娇为自己买口红买衣服的女生。

有很多词可以形容他们:自私、任性、无理取闹、不懂事,虽然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是他们很快乐,肆无忌惮的做自己,而我根本就不敢有这样的行为。

我不敢问父母要钱买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不敢和人吵架,不敢不给老人让座……

懂事的孩子就是这样,什么都不敢,小心翼翼,畏畏缩缩,越懂事的孩子就越得有规矩。

03

上学期,我参加了一个公益组织,就是和大山里的孩子通信交流,就这样,我有了一个笔友,我们在心中诉说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与故事,互相倾述,彼此安慰。

她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一家五口,她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封信是这样写得:“姐姐,有时候我真的好伤心,从小到大,我都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正因为如此,不管什么事我都得听父母的,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从来不敢向他们表达自己,只能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默默地吞在肚子里。”

她的这段不到100字的话,差点把我看哭了。

比如我,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擅长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去分析大人的情绪。在合适的时间,永远都只做合适的事,压制自己的欲望,顺应大人的想法。

在学校,遇到了好玩的事情,回去想和父母说,却看见父母的情绪不对,就憋回了肚子里。

补完课很晚了,别的同学都会有父母去接,而我为了不让家长操心,一个人硬头皮往回走,还安慰自己说:“不怕不怕,没什么。”

出门在外,不管过得怎么样,永远都会说这六个字:“我很好,放心吧。”

懂事是一种毒,一旦形成了这个印象,它就会绑架你坚持下去。因为我很早就知道,一个熊孩子只要做一件暖心的事,就会让人交口称赞。而一个懂事的孩子做了一件出格的事,会让父母大失所望,前功尽弃。所以有时候必须顶着“懂事”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地忍让。

我发现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04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

我有一个好闺蜜,她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都被“懂事”这把枷锁绑架着,直到现在,她还是顺从着所有。

朋友需要帮助,她总是有求必应,不管这件事情对于她来说有多难。

一起出去吃饭,她总是偷偷买单。

公交车上,不管自己有多累,只要看见老人,她立马让座,没有片刻犹豫。

自己遇到再难的事情,也不会和别人说,因为怕给别人惹麻烦。

每次和人交流,看到对方表情不对,都会先道歉,她认为一定是自己说错话了。

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最先想到的永远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她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因为太懂事,一定也受了不少委屈吧。

05

经过了这么多年,遇到了这么多事,我也不想被“懂事”绑架了,我也想任性的做自己,不再畏首畏尾,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和朋友一起聊天,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声附和,而要勇于表达自己;和父母相处,不再像以前那样惟命是从,而要吐露自己的心声;遇到寻求帮助的人,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求必应,而要量力而行。

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愿你能吃糖也会要糖,能独立战斗也有人依靠,会照顾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换位思考也坚持内心。

愿你们只懂该懂的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