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星原结伴

朱光潜《谈修养》中的一些摘抄(全是干货,好句子都被我存在这里了)

星原结伴  · 简书  ·  · 2018-08-30 11:23

谈立志。 

1.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心理解,对自己全不肯负责任。

2.有些人误解立志只是起念头。一个小孩说他将来要做大总统,一个乞丐说他要成了大阔佬,所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完全不思量达到这种目的所必有的方法或步骤,更不抱定循这方法步骤去达到目的之决心,这只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

3.没有一个方法和步骤去达到所悬想的目的,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而理想必定是可以实现的理想。

4.理想普通有两种含义,一是“可望而不可攀,可幻想而不可实现的完美”。比如很多宗教,都以长生不老为人生理想。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以内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比如长生不老,虽非人力所能达到,而强健却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5.“三此主义”信条。此身、此地、此时。第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第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第三,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谈砥砺前行。

1.我们常在歧途徘徊,理性告诉我们向东,欲念却引诱我们向西。

2.一个人在少年时常是朝气蓬勃,有志气,肯干,觉得世间无不可为之事,天大的困难也不放在眼里,到了年事渐长,受过了一些磨折,他就逐渐变得暮气沉沉,意懒心灰,遇事都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肯出一点力去奋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奋发有为,最好是趁少年血气方刚的时候。

3.其实我们涉身处事,随时随地目前都横着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最低的,一是抵抗力最大的。抵抗力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环境困难所表现的意志力。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常是一种引诱。最能迎合人的惰性。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有超人的意志,拼死力往里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4.在冬天早晨你睡在热被窝里很舒服,心里虽然知道应该是起床的时候,你总舍不得起来,你不起来是顺着惰性,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5.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所以能有伟大成就者。大半都靠有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例如孔子,他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家里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但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过粮,在匡遇过生命危险,他那副奔波劳碌凄凄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

6.很多事情,没有做成,认为绝对不能做到的,就在于没有自信,缺乏勇气,不肯努力。


谈处群。

1.历史环境下,中国地广民众,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无法产生共同的意识。

2.教育环境下,老子讲老死不相往来,苏轼讲遗世独立,儒家讲中庸之道。善人既持高超态度,遇事不肯出头,纵出头也无能为力,于是公众事业都落在宵小的手里,愈弄愈糟。

3.乌合之众不能成群,群必维为有机体,需依靠较强的社会组织力

4.政治愈公开,人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机会愈多,群的意识愈发达,而处群的能力也愈加强,因为这个道理,民主国家人民易成群,而专制国家人民则不易成群。

5.中国的小组织精神太强烈,结党营私。

6.在中国,一般结党多为营私,所以孤高自赏的人对于结党都存在很坏的观感。“狐群狗党”是中国词汇中所特有的成语,很充分表现中国人对群与党的鄙视。狐狗成群结党,洁身自好者,不肯同流合污,甚至以结党为忌。



谈交友。

1.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

2.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常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3.朋友对于性格形成的影响非常重大,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熏染的力量要居大半,既看重一个人,把他当作真心朋友,他就变成了一种受崇拜的英雄,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变成了自己的模仿,他的性格就逐渐有几分变成自己的性格。同时,他也变成自己的裁判者,自己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要顾及他的赞许或非难。

4.知人是处人的基础,而知人却极不易,因为深刻的了解,必基于深刻的同情,深刻的同情只在真挚的朋友中才常发现,对于一个人有深交,你才能真正知道他。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你对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恕一切”。

5.古人常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朋友的交互关系,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他才能圆润光滑,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暴躁、骄矜等,朋友便是这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


谈读书。

1.少读,如果彻底变得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2.现在大多数人都讲专业。但很多的专业学者对于基本的学科毫无常识。

3.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也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谈消遣。

1.一个民族兴盛时有一种消遣方式,颓废时又有一另一种消遣方式。从消遣方式这一点,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生命力的低降。古罗马在强盛的时候,人民都喜欢运动,看戏,参加集会,到颓废时才有些骄奢淫逸的玩意儿,如看人兽斗之类的。

2.养生莫善于寡欲。生活处处都是扰乱心智的事物,就是处处逼我们打消耗战,我们必须淡泊宁静,以逸待劳,这不但可以养生,也可以使学问事业得到较大的成就。

3.嫉妒的产生就是自己的欲念没有得到满足。嫉妒别人的好,憎恶自己没有得到那种好。最终的结果就是心理扭曲,急功近利。

4.一个在道德学问,艺术或事业方面有浓厚兴趣的人,自然能在其中发现乐趣,也不会感到,人生的空虚。

5.人生来需要多方活动,精力可发泄,心灵可寄托,兴趣到处泉涌,则生活自丰富,空虚感觉不至发生。


谈冷静

1.要明白冷静,先要明白我们通常所以不能冷静的原因。说浅一点,不能冷静,就是任情感,逞意气,易受欲望的冲动,处处显得粗心浮气。说深一点,不能冷静,是整个性格修养上的欠缺,心境不够冲和豁达,头脑不够清醒,风度不够镇定安详,说到性格修养,困难在调和情与理。人是有生气的动物,不能无情感,人为万物之灵,不能无理智。情热而理冷,所以常相冲突。

2.你本是一个凡人,却容易把自己看成一个英雄。执迷不悟是人所常犯的过失,中国儒家要除去这个毛病,提倡自省的功夫。一般人自省的人才能自知,自省所凭借的是理智,是冷静的客观的科学的头脑,能冷静自省,品格上许多亏欠都可以免除。

3.一件事常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头脑不冷静的人处之,便如置身五里雾中,觉得需要处理的事一团乱丝,处处是纠纷困难。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考虑不周到,布置不整密,一个困难未解决,又横生枝节,把事情弄得更糟。冷静的人必能谋定后动,动无不成。


谈恻隐之心

1.同情、感同身受,补偿心理。他人的悲惨经历会引起我们的恻隐之心,我们总想能帮助点什么,这其实是补偿心理,补偿自己的心理。

2.孔子所谓“仁”,释氏所谓“慈悲”,耶稣所谓“爱”。全都从人类固有的一点恻隐之心出发,他们都看到在临到同类受苦受难的关头上,一招走错,全盘结束,丢开那一点恻隐之心不去培养,一切道德都无基础,人类社会无法维持,而人也就丧失了其所以为人的本性。恻隐之心是人类文化的泉源。

3.悲天悯人,使人软弱,使人悲观。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道,对人体起哀怜,就会对自己起哀怜,对自己起哀怜就是缺乏丈夫气,容易流于怯懦和感伤。

4.德国一派唯我主义哲学家、尼采之流认为,恻隐、仁慈,只是弱者的德操,迷信恻隐、仁慈,妨碍个人的进展。在崇拜武力侵略者的心目中,恻隐之心只是妇人之仁,有了它,心肠就会软弱。在达尔文一派生物学家看来,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生存竞争的战场,优胜劣败、弱肉强食就是这个战场中的公理,这种“物竞说”充类至尽,自然也就不能容许恻隐之心的存在。


谈青年恋爱结婚

1.恋爱的正常归宿是结婚,结婚的正常归宿是生儿养女,成立家庭。青年处于学习期,在世界上尚无成就,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负不起成立家庭,教养子女的责任。

2.青年期的正当使命是准备做人,正当工作是学习,在准备做人时,在学习时,无论是恋爱和结婚都是一种妨害,人生精力有限,在恋爱和结婚上面一些,余剩可用于学习的就不够。在大学期间结婚的学生成绩并不会顶好,在中学期间结婚的学生前途绝不会有很大的希望。

3.一个青年最危险的遭遇,莫过于向来没有和一个女子有较深接触,碰见第一个女子就爱上了她。

4.无论在同性或异性中,一个人很可能得同时有几个好友,交谊愈广泛,发生恋爱的可能性也就愈少。

5.两种很自然的方法,引导青年撇开恋爱和结婚的路。

一是精力有所发挥,精神有所委托。一个人心无二用,却也不能没有所用,青年人精力最迷茫,要他闲着无所用,就难免泛滥横流,假如他在工作里发生兴趣,在文章里发生兴趣,甚至在游戏运动里发生兴趣,这就可以垄断他的心神,不叫他旁迁他涉。

二是改善社交生活,是同情心得到滋养。青年人最需要的是同情,最怕的是寂寞,愈寂寞就越感觉到需要异性的迫切。一个青年如果有亲热的家庭生活,加上温暖的团体生活,不感觉到孤寂,他虽然还有遇恋爱的可能,却无谋恋爱必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