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屿木
大道至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屿木

转载: 生活中的调息(1)——增强精力和灵性的方法

屿木  · 简书  ·  · 2018-04-24 03:58

  所谓生活中的调息,即把调息这一气功要素生活化,在日常生活当中,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借助不同的调息,在现有的环境和情况下提高我们的生命力,提高我们精神驾驭形体的能力。所以生活调息这一部分内容,就结合着生活中的不同情况来讲。古人只讲练功的调息,而这些调息内容都是我们把古人的东西化裁变通,通过实践、体会搞起来的。虽然我们在练功的时候不注重调息,但是很注重在日常生活当中用调息来改变我们的生命状况。如果同学们能够认真地学习它,并付诸于实践,那么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搞调息活动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增加精力的调息(图4-1)

  有的时候觉得精力不够,疲乏,怎么样尽快增加精力呢?“捧气贯顶法、形神庄是练养结合的,我们练练不就能增加精力了吗?”对,是这样。但是当你比较疲乏而环境又不允许你练动功的时候,该怎么办?就简简单单地做几次呼吸,也可以起到增强精力的作用。这就更加方便、更加简单化了,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搞。呼吸的方法是利用满吸。满吸是既有腹式呼吸又有胸式呼吸的呼吸方法,而且肺尖也要充起来。一吸气,膈膜下降,腹部轻度膨隆,胸部扩胸张开,气到了肺尖,整个胸腔里都吸满了气。这就是满吸,它把全部的呼吸因素都用起来了。(但不能使劲憋。)前面讲了,调息也是练意念的。调息可并不是完全光是呼吸,调息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结合意念活动。满吸之后,意念注意会阴,停一下,而后从会阴沿着腹腔当中往上升到肚脐的深部(在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点。对这个位置不要抠得太死,差不多就行),停在这儿,停留的时间一般要达到10至14秒。如果意想有个气球在那转一转(前后、左右,什么方向都可以)则更好。因为这么一转,使意念更容易集中。一开始可以先看着表掌握一下速度,一秒转一圈。就这么非常简单地做一做,就可以使气力足起来。一开始坚持10一14秒,有点憋,慢慢慢慢练得不觉得憋了,时间还可以延长(一般来说,练一段时间延长到28秒不成问题,将来可以一分钟两个呼吸)。停留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又不能太勉强,不要憋得晕头涨脸。当我们练功到了一定程度,吸气以后憋的时间也比较长了,这时就要变了,满吸之后不是马上注意会阴,而是用舌尖抵住门齿,用口吸气发一个短促的“嘶”字音,做时会觉得小肚子一缩,这时再注意会阴往上提。当从会阴提上来以后,在肚脐深处转圈到快要换气的时候,即最后那一刹那再发一次倒吸“嘶”。那时候发“嘶”往里吸会更加费力气,但那时再一缩,对丹田气聚的力量会比一开始满吸发“嘶”的力量更强大、更突出一点。智能功不练丹田气,但是不等于不练内气。这个小功法,就这么简简单单,你说它是一个增强精力的调息可以,说它是一个秘传的增强精力的功法也可以。这个小小的功法是过去练大力金刚掌的基础功。没有内力不好调动外力,而通过这种呼吸可以把内力集中起来。那智能功为什么不加调息?不好加,等大家把调息方法都学会了,功练得也熟了,你随时随地把不同的姿势都可以加上调息。智能功不讲调息,但是调息内容非常多,我们只是不硬性规定哪一个动作怎么调息,而是等我们练得熟练之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自然地去加进调息。

  下面同学们练一下。……虽然练功时没有注意眼睛,练了以后就会觉得它轻松一点,不仅仅是眼睛感觉到轻松,实际整个身体内外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就这么个功法,别人一看是生活当中的调息,就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光练它,就能练出很强大的力量来。

 

 二、增加脑力的呼吸(图4-2)

图片发自简书App

  增加脑力的呼吸方法完全是我们根据传统的东西自己编的。这个呼吸也是用满吸,吸满之后头自然放松往后仰(按过去练功,吸满之后是不允许头往后仰的,因头往后仰容易使胸发闷、发胀、气不通。那我们为什么头往后仰呢?因为我们不是练功时这么做,而是平时脑子发累、精神不好的时候做一做),仰到不能再仰了,意念从印堂往后(稍稍往上点)到玉枕,往下绕到鼻子,再从鼻子回来转圈,从大到小一共转三圈半,转到头脑当中,默念“头脑清新”,呼气时头部自然还原。这种呼吸法还有另外一种练法:一边吸气一边住后仰,同时在里边转圈,转三圈后默念“头脑清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注意,默念必须是在满吸之后,如果没有达到满吸就念“头脑清新”,效果比较差。吸满之后再默念,头顶有振动的感觉。一振动,里面就清亮了。如果不仰着头练习,那是安神、集神的方法。头往后仰练习,解除疲劳的效果就更突出一些。这种调息一般做三、五个就够了。慢慢练,呼吸会越来越深长。不一定脑子累了才用它,记忆东西也可以这么做。(吸气,头后仰,把要记的内容回忆一遍,然后呼气还原。)

  前面两种调息方法,如果交替运用,有的门派就称之为性命双修:下面修命长精力,上面修性增加性的灵性(“静养灵根气养神”嘛。吸气吸到上田,心里安安静静,气充足去养神,使神变得灵通)。在日常生活中调息也同样是练功夫。但是我们不主张在练功当中总那么去搞,搞几个呼吸就完了。因为以前调息除练武功以外,练内功调息是不允许张胸膨腹来呼吸的,而要非常匀细,绵绵地呼吸。我们现在改用满吸,这也是对古人调息方法的改进。当然我们用满吸也不能太过份,不能吸得太快太紧,要慢慢地吸。


视频讲座链接:生活中的调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