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都市隐修人

等你十年无契约

都市隐修人  · 简书  ·  · 2021-04-24 22:39

一九八九年秋,大专毕业在家乡创业失败后,我背起行囊,加入到南下打工的行列。绿皮车上晃晃悠悠二十多个小时,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到达广州。拖着疲惫的身躯,扛着行李下了火车。浑浑噩噩的随着出站的人流涌向出站口。在我走到闸道中间时,突然走不动了,好像我的提包被什么东西挂住了。我的行李是一个大提包,有提带和背带。开始我是手提着,手提累了就挎在肩上。不知什么时候,背带前面一端的挂钩脱了,像一条长尾巴在后面拖着。过出站口闸门时,背带就滑进了门和框之间的缝里。刚开始背带在缝里滑动,我可以继续往前走。到最后背带端头的挂钩就卡住。我想伸手取那头的挂钩,够不到。后面是拥挤的人流,又退不回。我有点着急,不知该咋办。这时后面的人流中伸出一只手,把那头的挂钩取了下来。那是一只粉嫩的手,顺着手臂,我看到了一张白里透红的面孔。她也看了我一眼,一刹那,这张面孔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出了闸口,我稍事整理一下,抬头寻找那张面孔。可是已经是茫茫人海,只看到匆匆离去的背影。当时有点懊恼,怎么没有多看一眼她穿什么衣服。这一分别,茫茫人海中,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她。

到了广州荔湾区,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进一家电机厂做技术员。由于性格偏内向,刚进厂跟同事们又不熟。除了吃过晚饭出去散散步,就是躺在床上看书。再就是想那张白里透红的面孔。不知是哪里人,是否婚配?更不知此生还能不能再相见。想着,不免黯然神伤。

做了几个月,对广东气候水土也略有适应,疲惫的身心有所恢复。我跳槽到一家电子厂做电子技术员。电子厂里,由于经常要在车间做技术指导,很快就和车间一个组长熟络起来。他年龄比我稍大,是我老乡。有一次找到我,说晚上有一个同乡聚会,问我去不去。我想了想,感觉去多认识几个老乡也好,就答应了。聚会的地方是一个中档次的餐厅酒店。晚上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开始上菜了。一张十几人的大桌子已经快坐满了人,自然,除了那个组长老乡,我一个都不认识,组长老乡好像也只认识一两个。都是哪个公司的也都不知道。我俩找位置坐下,我慢悠悠的摆着自己的碗筷。不经意间一抬眼,一双眼睛正看着我,我猛地愣着了。我看到了那张期盼已久的面孔。她就坐在我对面。我惊喜她竟然是我的老乡!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是什么表情,总之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心砰砰狂跳。直到她脸红着低下头,我才回过神来。接下来大家开始倒啤酒,我也机械的到了一杯。大家起身举起杯,互相碰杯。我注意到她身材很匀称,比我稍矮。碰杯时,我们又对视了一眼。我本来喝酒后就脸红,这时更加红了,自我感觉脸上发烫。很不自然地坐在那里,假装很随便,但眼睛的余光一直在扫描,在搜寻跟她接触的机会;再看看自己不自然的动作和发烫的脸有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一直想趁她上卫生间,跟出去搭个讪。但她一直没有去。最后大家都吃完了,我都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吃到东西。最后组长老乡说有事先走就叫着我一起走。我只得答应着站起身跟他走,但我又不甘心。我说上个卫生间,他说你去吧。我就去找卫生间,其实我是想拖延时间。我故意在卫生间磨蹭了一会,因为我怕出来的早了,她还没出来。但事与愿违,我出了卫生间,看到房间里已经没人了。他们应该都出去了。我慌忙赶出来,我看到了她的背影。她和几位老乡已经上了一辆面包车,她是最后一个上车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她也有意在等我。等我跑出大门,车门已经关上了。在大庭广众之下,我哪有勇气去追赶一个并不认识的女孩子?也只能又一次陷入懊恼。但这次我没有陷入绝望,因为我感觉她既然是我的老乡,既然能参加这次聚会那应该是可以通过老乡联系到她。所以这次暂且偃旗息鼓,过后慢慢问老乡。

老乡聚会尘埃落定,我开始有意无意的和组长老乡聊聚会的事。得到的信息是,组长老乡是受隔壁工厂一个要好老乡的邀请。他也仅仅是认识隔壁工厂的老乡,其他的都不认识。那老乡说,有搞技术的老乡一定要邀请上,所以就叫了我。不过,我中间提到过那个女孩子,猴精似的组长老乡看出了我的用意。嘻嘻笑着说,可以帮我打听打听。我不好意思的说,那到时我请喝酒!

焦急中等待了几天,组长老乡告诉我说,那个请吃饭的老乡在他们公司是一个技术部门负责人。已经去东莞开厂了,那天请吃饭就是向老乡告别的。那女孩子是他表妹,之前在一个厂上班。这次也跟着一起去了东莞。具体地址不知道,只知道是在东莞。看我有点黯然,组长老乡安慰我说,现在肯定还没有安顿好。安顿好了应该会有联系。等等吧。

没有其他信息,唯一的希望就是等消息。

工作上,组长老乡和我交集比较多。车间生产上有什么问题,他都要跑过去问我。平常有事没事也去和我聊上几句。隔一段时间我的会忍不住问他有关东莞那边的消息,但是一连几个月,都没有任何消息。突然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一个消息,但不是好消息。隔壁那个老乡辞职回家了。我一下子又一次陷入绝望。隔壁老乡一走,唯一一个可能获得消息的渠道中断了。

怎么办?经过几天苦苦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去东莞找她。临走,我请组长老乡吃了一顿饭。记了他车间办公室的电话。并交代他帮我继续留意有关信息,看能不能联系到隔壁工厂那个辞职的老乡。他说放心,能帮上的忙我一定帮。第二天,我背起行囊来到东莞。我知道,东莞那么大地方,在这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只能找。我先入职一家小厂,白天上班,下了班就马不停蹄的骑着自行车在周边大街小巷的转。节假日更是各个商场步行街搜索。也想过跟人打听,但又不知道怎么打听,我连她名字都不知道。也只能问附近有没有河南人开的工厂,但什么厂也不知道。碰到有能够搭上话的路人或摆地摊的就打听。结果每每都是一无所获。每入职一家厂,过几个月把附近都转遍后再跳一家厂。就这样,几年下来我跳了多少家厂我自己都快数不清了。好像东莞大大小小的工业区商业街能转的地方我都转遍了。但最终连一个有用的信息都没得到。

来到东莞的几年,每到一家工厂,我都要给组长老乡打个电话,告诉他我现在的联系方式,再问问有没有相关信息。但每次都是让我失望的回答。后来他升任了车间主任,工作比较忙。也就慢慢的很少联系了。

从家里出来的头几年,家里接二连三写信让我回去相亲,回去看过两个,都不满意。后来又隔三差五的回去看过几个,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主要原因,那张面孔已经填满了我的内心空间,已经不能容其他人了。后来接到家里催相亲的信就干脆不理会了。再后来父亲去世,母亲体弱多病。家里也就没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一晃几年,我也成了大龄青年。

这时已是一九九八年的秋天,掐指算来,我来广东已经快十年了。想想这十来年,除了这份沉重的思念和那张挥之不去的面孔,其他好像一无所有。但对这份付出,我没有感到后悔,甚至还想继续找下去。她年龄应该跟我差不多,我都已过三十,那她至少也二十大几了。这个年龄一般都已经结婚了,她是不是也已经结婚了,真要是结婚了,我就是找到她,还能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但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要继续找下去,哪怕就是看她一眼。但这时我已经倍感身心疲惫,我想缓一缓,考虑一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如今,我所知道的同学和年龄相仿的同事都早已成家立业,而我还是赫然一身一无所有。成家希望已不大,但或许真该考虑一下立业的问题。已经三十多岁了,继续打工下去也就是这样了。那我还能有什么特长能支撑起我的事业呢?我大专毕业,除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别的爱好也只有看书,这些年,业余时间除了外出寻找,就是看书。那不如就开个书店吧。有了这个想法后,接下来我每天下班,除了例行寻找外,还顺便留意各处书店的情况。感觉开书店应该比较适合我,一边卖或租书,还能一边看书。打定主意,就着手规划实施。打工十来年,自己手里也有点积蓄,再筹措一点开一个中型书店应该没问题。然后就是选址,要在大概率能找到她的地方。在东莞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她,那她是不是回家了呢?有可能。但她家是哪里呢?不知道!我记得组长老乡说过,她表哥是河南信阳人,她表哥是信阳人,那她大概率也应该是信阳人。那我就去信阳市开书店吧。

打定主意,我就办理了离职手续。回家探望过老母亲,修整了一段时间,于一九九零年初秋,只身来到了信阳市。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条主干道旁找到了一家门面。接下来让我的表弟过来帮忙,我们一边办各种手续,一边装修、联系货源。马不停蹄的忙了将近一个多月,书店开张。开张后表弟就回去了,我一个人,吃住都在书店里。平常除了理货、收银,我就是看书。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特别留意进书店的女士。几个月后,书店业务已逐步踏上正规。除了房租水电等各项费用,已略有盈利。

有一天,我看完一本书,正在电脑上做读书笔记。这时进来一个人,我抬头望过去,是位女士。她也边走边往柜台这边看,突然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她也半张着嘴吧楞在那里。几秒钟后,我反应过来。跑步绕出柜台,来到她面前。她一下子上去搂着我痛哭失声。头埋在我胸前,边哭边锤着我的肩膀说,这些年你跑到哪里去了?你让我好找。我也激动的有点颤抖,流着眼泪说,我也一直在找你,终于找到你了。这时店里几个看书的人都好奇的看着我们,或许这样的场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的吧。我把她拉到柜台里坐下来,递上纸巾。眼含着泪,互相询问各种的情况。原来,她表哥是跟人合伙办的工厂。业务刚有起色,三个合伙人就闹起了分家。她表哥第二年独自把厂子搬到了深圳。她自然也跟着去了深圳。两个月前,表哥的工厂倒闭,她也就回到信阳,打算开一个服装店。我向她讲述了我这些年寻找她的经历。她说她也一直在打听我的下落。她这几年也相过几次亲,也都是没有成功。说话间我们又一次泪流满面。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歪头看着她说,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她也说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们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我这才看到柜台前站满了人,原来都是选好了书过来结账的,看我们在互诉衷肠,都耐心的在等待。我站起身,表示歉意。简要的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情况。然后告诉大家,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现在在我店里的顾客,都免费赠送一本书,随便挑。大家都鼓起掌感谢我们,并向我们表示祝贺。

目送大家离开后,我们嬉笑着互报了姓名。我们这段堪称传奇的缘分终得圆满。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