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芒果可以有

用个公筷,有那么难吗?

芒果可以有  · 简书  ·  · 2021-04-21 13:02

前两天跟朋友在餐厅吃饭,菜上齐后,我迟疑了片刻,说,我们用公筷吧。朋友连忙说,好的好的。结果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这种情形是我最近跟亲戚、朋友们聚餐的常态。我们都是用的公筷,但总是我先斗胆提出来的,大家虽然很配合,却不主动。

公筷热明显在降温,有些无奈。


为什么我对公筷如此执着呢?

其实公筷在我们家,已经实行好多好多年了。我们还是幼年的时候,母亲查出肝脏有点问题,怕传染给孩子们,我们家开始使用公筷,后来母亲身体康复了,但使用公筷,就成了我们家的一个习惯。

一开始,我们小孩子只是被动地执行,后来大了些,慢慢明白了公筷的好处,就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只是让我们小孩子不明白的是,一旦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就不许用公筷了。

“家里来了客人,不是更应该用公筷吗,都不知道人家身体是个什么状况,难道我们防来防去只防自己人?有意义吗?”

我想不通。

爷爷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用什么公筷,你怕别人有病,别人还怕你有病呢!”

爷爷的话是针对我母亲说的。


原来父母不敢让亲戚朋友们用公筷,是有苦衷的,本来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一个卫生习惯,就是会被咱们大多数国人理解成你“嫌弃”他,只好作罢。

这样,我们在自己家里用着公筷,但出门还是随波逐流。每次聚餐,见一碗汤被各人的汤勺舀来舀去,我就尽量不喝那汤,还有的人,喜欢在菜盘里挑来挑去,或者互相夹菜,以示友好,习惯了用公筷的我和我的家人,就都不喜欢这样的聚会。


结婚后,跟公婆同住,只好入乡随俗,也不用公筷。一旦回到娘家,公筷还是要用的,吃饭也特别舒坦。

我们心里也明白,这样小范围的用公筷,作用大打折扣,但大环境如此,我们也无能为力。


在我的记忆中,为数不多的一次用公筷的聚餐,还是在我工作以后,我们公司的老板娘(香港华人)从加拿大总部来上海,请公司的员工聚餐的那次,老板娘很客气地请服务员在每盘菜碟上面摆一双公筷。

我很理解老板娘,国外很多家庭都实行分餐制,聚会多是自助餐,大家各吃各的,像我们这种各人都用自己的筷子在同一个盘子里夹来夹去的用餐模式,他们是不习惯的,就是华人,如我们的老板娘,出国久了,也是如此。

同事们的脸上都有点尴尬,用得也别别扭扭,内心多半是在怪老板娘嫌弃我们大陆人吧。

这些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


新冠疫情之后,国人对公筷的接受度大幅提高,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现在聚餐用公筷,已经不是件稀罕事儿了,更不用担心伤了谁谁的感情。今天的感慨,只是觉得公筷热有点降温,大家用公筷不太主动,有点担忧。

其实,解决了认知问题,新习惯的养成是迟早的事情,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这样想想,心情又敞亮起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