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雪寒君
想把自己活成自己,活成一束光。 虽然知道很难...
今天看啥  ›  专栏  ›  雪寒君

大道不隐,只需明心。

雪寒君  · 简书  ·  · 2021-01-29 22:40

其实生活就这样,“修行容易,得道难。”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可能很多朋友还是不懂什么是得道,其实很容易理解,就四个字:

“心神合一。”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儿时没有手机的时候,回想我们学走路时的感觉,回想一下学拿筷子的感觉,回想一下,我们跑步时候,像在飞的感觉。

我们不难回想起,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左脚抬起,落下,再抬右脚,落下的情景吧。那时候的我们,认真,善于投入,敏于接受,灵性十足。

反观我们现在:

吃饭时,拿着的是手机,看着新闻,或者短视频。

跑步时,虽然手脚在动,却想着的是下一步的安排计划。

睡觉时,身体虽然躺下了,思绪却还是在疯狂的散发出来。

很多人认为这没什么,不是很正常吗?但如果从第三视角来看,我们这些自以为的优化性行动,正是我们困扰的来源。

为什么?

抛开理论层面不说,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吃饭时候,是不是只是在填饱肚子,饭菜的香甜,有感受的到吗?

跑步时候,是感觉到自己只是在出汗吗?还是说在风迎面而来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有一种愉悦感?

如果往深一点想会发现,很多朋友并没有到“心神合一”的状态。

缺少感受的行动,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

像很多朋友阅读,为什么自己那么认真的看,合上书,却还是一脸茫然。

也许不是这本书籍难,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关在门外了。

看书时,听到手机响起,拿起来回信息,然后继续看,然后又响,又回复,过一段时间一看,呀,一小时了,但是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一样。

是没看吗?看了,只是笔者想说:

看、认真看、沉进去看、是三码事情。我们想在书中得到什么,看出个所以然,很多时候,必须要到“沉进去看”这种境界!

文字的门槛很低的,只是智慧的门槛比较高,自己没走进书籍中的世界,是取不到“道”的。

笔者认为阅读有四重境界:

1.观其皮毛:很多普通人所谓的广度阅读,大抵就在这里。

2.见其筋骨:看懂了一本书的架构,骨骼走向。

3.洞其精神:这本书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4.智我合一:看到了作者的思想面,主动的抽离出适合自己的精神,思想,融合到自己的“道”中,换句话说:学他人的好处,走自己的道路!

这一层层的境界,是一道道的门槛,你一眼望去,只能观到书的皮毛,书中的做法,环境。

而要悟到点什么,就必须让自己先沉到什么层面。到最后,是让自己得道的。

减少对阅读之外的干扰,实际就是减少除了阅读之外的感觉,把自己的思绪,集中一点,沉进书里。

下潜的过程必然是集中精力的,好比潜水中如果在下潜过程中,一下看看眼前的小丑鱼,一下看看五彩缤纷的贝,是潜不到自己想到的深处的,在到达之前,氧气已经用尽了。

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不断分散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偷得了三两时间,但是最后却发现,反而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到不了想去的彼岸。

笔者想说:只有身体和灵魂同步的时候,我们才能心神合一,做事效率极高。

大道就是如此,一是一,做一不想二。大道至简。

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路,回头望,我们会发现,只有当自己心神合一的时候,我们才会有踏实感,饭是香甜的,睡觉是放松的,跑步时是愉悦的。

大道其实很简单,吃的时候认真吃,跑的时候认真跑,睡的时候认真睡。不思多,不杂念,回归简单…

共勉…

【无戒学堂】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