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坚信未来

写作变现是什么

坚信未来  · 简书  ·  · 2019-08-21 21:13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上回说写作变现人人都能做到,很多人觉得我在胡说八道。或许是大家对“变现”二字的理解不同。

把"变现”理解成赚钱,并且是现钱。这是当前一部分人大脑中的概念。而我所说的变现是“用”,当然也包括现钱的转化。

“用”才是终极变现,不论是赚多少钱还是拥有多少现钱最终还是为了“用”,用钱来满足人生所需。

写作的“用”包括内用和外用。因为,写作是自己和自己对话,是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和自己辩论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记得概念大师李笑来曾经说过,他说很多人一年也不会思考两次。他所谓的“思考”是把一件事或一个概念掰开揉碎了想清楚,并且记录下来,成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指南。

换句话说,通过思考提升自我的心智模式,使大脑的操作系统得到升级,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最快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那么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写作虽是自我对话,自我表达,自我说服。它也是在传递信息,因为写文章的另一个目的是将自己的观点亮给读者,让读你文章的人认同。

为了让读者产生共鸣,写作的人往往都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小心求证后才写出来,这些文字即展现在外与他人共享,又内化在心灵之内充实自我。

这个大脑操作系统的升级过程就是写作变现中的“内用”,是写作最最直接的变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而所谓的写作的另一种变现是“外用”,外用就是上面提到的判断和行动所带来的果效,这果效可能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是一次美好的体验,是一次精神上的收获,也或是一次金钱上的收益。

当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写完一篇文章后,他必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些得到是通过“思考”这个消化系统消化后所吸收到的营养。

有人常说:“听过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很简单,听到了不思考等于没有消化,思考了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导致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那么,体能势必不强壮,过不好这一生很正常,不是吗?

只有,把听到的看到的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文字,才能有所吸收,才能转化成能力,才能临事之时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行动。

写作变现之一的“外用”就是思考后的收获。比如,我加入中国最大的写作社群“007不出局”。虽然才一年半,但我通过一周一篇的写作,大脑操作系统得到了升级!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这些文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肤浅,甚至很幼稚,还有人说“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

于我自己而言却是宝藏!我在自己的文章中获益良多。

当我写完《都这年龄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后,开始主动阅读学习,生活开始变得充实。

当我写完三篇《韭菜》后,躲过了很多投资的坑,回过头来算一下至少少损失六万美金。

当我写完《肚子饿了别去超市买东西》后,我从很多学习社群退出,精选几个重要的留下,减轻了内心的焦虑,睡眠质量大大提高。

当我写完《纽约开学日》后,幸福感满满。

为我写完《时间不是金钱》后,意识到时间比万物都宝贵,于是着手管理时间,管理事务,工作学习娱乐的效率都提高了。

当我写完《十倍币,百倍币》和《牛市来了》后,坚定了信心。不但没像过去一样,精准地从币市瀑布底部清仓,而是追加了投资,多赚了好些钱。

当我写完《最爱你的男人,最低调的节日》后,为父亲这个角色感到自豪,并且不断努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当我写完《爱情是个幻觉》三步曲后,为能生活在这个以爱贯穿的时空里感恩不尽。

这些不都是变现吗?难道非要先变成钱,再用钱去交学费填坑,或购买所需的人生的,才叫变现吗?

总之,我以为,写作的变现就是“用”,直接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