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学上嘉双

“月光族”的待遇好吗

学上嘉双  · 简书  ·  · 2020-12-11 00:08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都还有五十五个。由于他们种类繁多,具体称呼什么,还真得仔细看。说他们是少数民族,是针对于人数而不是种类。如果针对的是种类,那就是多数民族了。但无论如何,在五十五种少数民族中,怎么也不会找到“月光族”这个名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一个谐称,它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把那些挣了钱的人每月花光,通称为“月光族”。

做“月光族”好吗?这里有几种回答,可以参考。挣钱少的人说:“工资太低了,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一月接不到一月!”挣钱一般的人说:“现在的物价太高,一月工资到商店里折腾不了几下,就没了!”挣钱多,工资高的人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该花的就得花。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这几种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月光族”。

笔者曾经发现过,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特别是男士,不光是“月光族”,还是“亏欠族”,一到拿工资的时候,马上就去各商摊付欠款。付了下来,就所剩无几,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隔不了几天,又开始赊账。有的甚至上午拿工资,下午接着赊,因为工资只够付赊账。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直都是漏斗户,一直都是各商摊老板“围追堵截”的对象。有的甚至“无米下锅”,饿得眼花缭乱,只有倒在床上睡大觉。但肚子“咕咕”的叫个不停,睡又睡不着,特别是一听见外面叫“吃饭了”,心里更是心慌意乱!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做一个“月光族”是多么的艰难!尤其是那个“亏欠族”,简直就像被囚禁的犯人。那么,是什么原因把他们弄到这一步的呢?是今天的社会工资分配不合理,真的太低?还是物价上涨太快,通货膨胀?社会工资分配,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比例,对此国家有专门机构在计划、研究、探讨此事,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的。在经济发展的社会,物价上涨,并不是不正常,相反的,却有利于发展。为什么?这个得专门写一篇论文才能“说得透”,这里只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物价上涨可以刺激和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为追求高额利润是每一个生产者的目的。物价上涨,对他们无疑是一种“兴奋”。所以造成“月光族”的原因,不排除有这个因素。

但是,我们发现,不是整个社会的人都是“月光族”,甚至连绝大多数或者一半人都不是。这就说明,这些“月光族”形成的直接原因,不是“物价上涨”因素,而是另有原因。是什么原因呢?请看我的真实记录:

男子甲:

刚拿到工资,心里就兴奋起来了。还没到下班,就想到今晚要到什么地方去玩才痛快。是夜总会的歌舞厅,还是杨柳岸的迪吧!一直捉摸不定。刚下班,就有人打来电话,说今天晚上打麻将,至少三圈。在路过一家商店时,看见柜台里有香烟,然后就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结果,只有黔龙烟一支了。黔龙烟一元五角一包,已经坚持了半月,现在可以买一包“红塔山”了,这可是十五元一包,但没关系。我,今天有钱!

买烟出来,有几个朋友就在公路那边招手。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因为上次曾约定,只要拿到工资,就要我做东,请他们“搓一饨”,今天刚拿到工资,这些人消息还挺准,早就堵在了路口。现在要躲已经不现实,也就只好跟他们去,反正大爷我今天也不怕,有的是钱,你几个小子别撑破肚皮!

结果,大家坐上桌子,一吃就是两三个小时,害得那边约打麻将也误了。今天除了买一桌子菜,光是啤酒,就喝了三箱。因为饭桌上的人越添越多。最后,那几个约打麻将的伙伴也来了。接下来,大家一起去唱歌、跳舞,又碰见了几个女友,直玩到夜深人静,才尽兴而散。最后算账时发现,工资用了一半。

女子甲:

我一直在盼望发工资,兜里的钱快没有了。一看见出纳员的身影,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可是,有两天没见过那个身影了,就是连说话的声音也没听见,她哪儿去了呢?莫非去财政局算工资?还是到银行取工资?不清楚。

上个月的工资哪儿去了?我还真说不清。反正工作以来,就觉得钱不够用。原来读书的时候,这个给那个凑的,好像并不感觉有多“紧”,可是工作之后,却反而“拘谨”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下次发工资,我得仔细“滤滤”,看这些钱跑哪儿去了。

终于,在我还有五毛钱时,出纳员出现了。她可是救星呀!如果再不出现,我就快撑不住了。如果露馅,好损面子!终于,我从出纳员手里拿到了这个月的工资,共二百四十元。现在好了,这个月用多少,都把它记下来,看它究竟钻哪儿去了。

哎呀,这个月收到了几张请柬,都是那些同学结婚。这得去哟!一个人少说也得给二十吧,这八十元也就没了。还有,冬天来了,需要去买一件像样的毛衣。这可能要花五六十元吧!妈妈那儿一个月二十元是要给的!这又是个“八十”找到了出处。剩下“八十”干什么呢?还得吃饭呀!还有一些培训费得给,零用的小东西还得买。如果有同事约着去郊游,还得凑份子呢!

这是二十几年前一男一女两个“月光族”的真实写照。今天的工资肯定不是那个数了,但是物价也涨了,算起来,至少是十倍的比例。即工资涨了十倍,物价也涨了十倍。某个人结婚,原来给二十元,现在至少给二百元。所以,以上两个日记的引用,虽然是以前的事,其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的工资再也不是人工来发,而是每月直接打在卡里,付款也方便,手机拿出来,微信就能付。没有微信,还有支付宝。没有支付宝,还有QQ号,渠道多着呢!就算是都没有,马上建一个。三分钟之内,事情就搞定。现在,我们再来看今天的“月光族”,他们是什么情况:

男子乙:

工资卡里每个月打卡三千二百多元,扣除医疗保险金二百多,剩下的是三千元。生活费,也就是每月的吃饭,安排为六百元,还有吸烟的习惯,至少要消费二十五元一盒的香烟。每天一盒,一个月少不下七百五十元。剩下的费用,就是邀朋友一起吃饭、打麻将,还有“红白之事”的送礼祝贺与慰问,需要一千元放在那里“预备”,剩下六百元才是自己生活中急需之备。这样,钱也就没了。

女子乙:

工资卡里每个月打卡三千三百元,扣除医疗保险金二百多,还有三千一百元。生活费,也就是吃饭,需要九百元;买衣服,需要一千元;买化妆品,需要五百元;“红白之事”的送礼,至少四百元,有时可能更多;与朋友聚餐也免不了,每月至少一百元;剩下的一百元,用着临时杂货到购买。这样,钱也就花光了。

其实,每个人所处的情况不一样,花钱的种类和方式也不一样。这里举的例子,只是共同中极个别的两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钱存不起来。我们再来看“月欠族”的情况:

男子丙:

曾经我遇到的一个小伙子,他从学校里毕业,就到工作单位报到。来的时候,是打着被盖卷来的。十年后,他又被调走。走的时候,依然是被盖卷,其他什么也没有,好像工作了十年,没有给他发工资似的。其实,他是我们单位最讲究的“贵族”,平常西装革履。如果有一天没这样穿,你会觉得不正常,甚至怀疑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三十多岁了,还没结婚,或者说,还没有谁敢和他结婚。为什么呢?因为他下班后“来无踪去无影”。每个星期天都在县城厮混,出入于茶馆酒肆,逛歌舞,叙酒吧。打扮得很时髦,不知道的人,以为他很有钱。结果,不到两星期,就延着脸在各处商摊赊账。有次他正在赊啤酒喝,看见我,愤愤地说:“妈的,这点工资简直不够用,老子真想去抢银行!”其实,他当时的工资也不低了,应该接近一千块了吧,那可是二十年前的一千块哟!我知道他在“醉里发傻”,就想“刺激”一下他那不能自控的神经。

于是,我冷淡地说:“你五千元一月,也不够用!”他马上问:“为什么这么说?”我说:“如果你有这个数,肯定不会上班了!”他马上来了兴趣,说:“你怎么知道?”我说:“真有了五千元,你就忙得不可开交了。为了看一场电影,可能得跑上海。下午坐飞机去,晚上坐飞机回来!”他一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女子丙:

一个快四十岁的人了,没有小孩,已经离了好几次婚。最大的享受,就是“消费”,好像看着钱就是气,非要把它搞完才解恨!什么都想要,而且还要“高档的”。二十六岁结婚,三年后婆家就支撑不住了,于是被“开”了出来。当然,除了经济上债台高筑,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这个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这里只说她的经济运作。别人有小车,她也有。那个时候,小车并没降价,还属于少数人消费的范围,有车人也算是“贵族”了。

这车是怎么来的,我们不是很清楚。但看她大手大脚花钱,肯定不是她买的!每月两千元不到的工资,本来就经不起几个回合,哪里还有什么钱买车?这可是十年前的两千元不到哟!如果换着另一个人,可能要养活一大家人呢!但是此人为了“享受”和“排场”,绝对不会变成“另一个”。所以,不想做早饭就去买面包,还得开车去。结果,把车放在交通要道,待拿面包回来,交警正在给她开发票,罚款二百元。这个面包,突然之间就“涨价”了!

“月光族”好吗?可能有人会说,不好。因为从以上情况看出来,他们并不痛快。想美美的“消受”,却又被有限的条件“框住”。没有那么多钱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当然,肯定也有人“叫好”,因为毕竟“痛快享受”了一番,也不冤枉在人世间走一遭。特别是那些刚开始挣钱的小青年,可以自己操控收入,从此就摆脱了父母的“约束”。

但在这里我得提醒一句,“月光族”的待遇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要主动去创造。许多“月光族”不是自己愿意当,那是被逼无奈!试想,那些买得起住房的同龄人,工资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工资能存上一些,为什么你就不能呢?试想,那些买得起住房的同龄人,工资的差距也不大,工资也不高,如果都“月光”,有住房吗?试想,那些买得起住房的同龄人,有的工资比你还低,还要供儿供女,如果都“月光”,不是害了下一代吗?

也许,我这些话是废话,因为这些人的顽固派肯定会说,我用我的钱,关你屁事!甚至会引起很多反感,激起很多仇恨!但是,生活是一片流动的云,总有一天,当“多事之秋”飘到你面前时,需要“大花钱”或者“花大钱”时,你却一点也拿不出来,就知道我今天的提醒,就不是仅仅“提醒”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