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员子圆梦

通过读书寻找思维模型的3个方法

员子圆梦  · 简书  ·  · 2019-11-07 23:13

成甲老师的新书《好好思考》,书是我在飞机上阅读的,有整块的安静时间,虽然有些烧脑,还是看了一大半。

知识的付费的这几年,不断有人提到思维模型这个词,那么我们通过读书可以哪些呢?成甲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三种方法:

查字典法、关键词法、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一、查字典法——快速发现有效的经验策略和方法论

很容易理解,就是带着问题查找解决方案,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看完。我经常是拿到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要么看一半,就换了其他书。这样读起来压力很大,效率也不高。

成甲老师说,虽然以“查字典”的方式找到思维模型很快,但理解、记忆掌握的不牢固。那怎么办呢?对应的办法是“不读书法”,是指一旦看到我们读书时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模型,合上书,停止阅读。

1)拿出笔和纸

2)向自己提问:为什么这个概念让我觉得有启发呢?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生活中还有类似问题吗?我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不读书法”的奥秘在于,以少胜多,似无实有。用80%的时间用来思考训练,增进认知。

二、关键词法——寻找更系统的思维模型

关键词法,就是把阅读的单位,从在文章中找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从全书中找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

阅读时问自己三个问题:

1)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3)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时什么,她们时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读书法的好处是,能够快速掌握全书解决问题的逻辑和结构,形成清晰的思路

不足之处在于,这样的思考只能抓住作者写出来的显性知识,而不到背后的思维暗线。

三、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看到思维方式和策略的局限性

所谓知人论世是指,我们为了弄明白一件事情,既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研究人物所处的时代。就是要跳出书籍,知人论世,再回来看书。

以上这三种思维模型并不一定都适合你,但我们在学习思维模型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型,只有适合某种情况的思维模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