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哈顽子
哈顽子 11年传统媒体浸润 用此刻 刻画未来的模样 给文字 最妥当的仪式感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哈顽子

不过是一笔一念 如何温柔了你我?

哈顽子  · 简书  ·  · 2017-11-19 21:32
文/哈顽子

01:文字之殇

当我拿起笔,我还是不知道这一切将归向何处?

有时候写着写着莫名堵塞,就一下子放了下来,久而久之,草稿箱里躺满了开始了一半甚至即将完结的文章。

那些文章,就像一个迅猛生长的孩子,却在接近成年时,因为一念重返婴童。

我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让你看见。他们此生,就长到这个年龄,注定夭折。

02:文字执念

所以,你拿笔之前,到底想到了什么?那一瞬间你感觉才思敏捷,灵感涌现,你被灵感拽起了手,匆匆在键盘上,在纸本上,写下一行行文字。

在这途中,你激动万分,又时而沮丧难耐。这笔下的人物就像失去了控制,他们由你创造却突然失控,朝着他们自己命运的方向,努力生长。

写作的人,不过是一笔一念。我们放不下对文字的这份惦念。

03:文字匠人

我们围坐在一起,在一起时我们不是团队的leader,不是单位的员工,不是学校的怪小孩,我们只是一个个被文字深深吸引,终身愿做它的俘虏的一群匠人。

有时候我们都不敢称之自己为匠人。因为文字的匠人啊,那是很难匹配。

我常常戚戚的想,也许我仅仅是一个文字的“搬砖工”。我搬运那些文字就像搬运一块块方砖,唯一不同的是,我能左右这个建筑的风格,我能够去推敲和替换每一块砖的花纹。

04:写作者之痛与乐

毛姆在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书籍的作者:

老天知道书的作者会有什么样的疼痛,他忍受了怎样的苦涩经历,遭受了怎样的折磨,只是为了让某个碰巧的读者得到几个小时的放松,或者驱除他路途的劳顿。

真真切切。我们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写作之路,听着那些似曾相识的故事。仿佛心更近了。

还记得很早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在逼仄的一个空间里,满满当当的人。空气里弥漫着让我很不愉快的气味。可这些却和一些快意的分享同时在一个场合迸发。

我竟然深深地记住了那次的读书会。那些戴着厚厚的眼镜,不远万里赶来做分享的小伙伴,他们到底都有怎样的孤独世界?

我们讨论到《人间失格》,你说里面很多细节仿佛在说自己。

“人越多时越孤单。拼命讲笑话讨周围人喜欢,其实谁也不知道你是个孤独的写作者。”

05:我们约定写彼此

互联网如此透明的时代,我已不能像过往那般任性的写文,在文章里叫爹骂娘。或者,把自己写成酒吧里一枚堕落的陪酒姑娘。写的声色犬马,写的酣畅淋漓。

这一切都会被揣测,被影射,被某一天拿来成为诟病你的话语。

想想有点害怕。但又能如何?你还是放不下这一笔一念,放不下这一群仿佛孤单但又从不孤单的灵魂。这些灵魂,大多简单率直,但有时骂起嘴仗又让人觉得酸腐无比。

有时候也会想,一天天的这样写下去,到底要去何方?

又想起作家毛姆的一段话:

我从写作中汲取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创作的乐趣中得到酬报,从思想负担的释放中得到回报;对其他东西都不必在意,表扬还是苛评、失败还是成功,都应该坦然面对。

11月19日 西安线下会

只有我们互相面对,才能说出“我写不下去了”,“我在构思一个这样的长篇”等等,如此奇奇怪怪的话。我们在日常都不知道要与谁说这些话语。

很好。哪怕短暂相聚,不也释放了那么多无从填塞的快意吗? 

365训练营线下会,依然等你~



无戒365训练营   第15天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