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老王不卖瓜
多家媒体撰稿人。所写文章涉及历史、财经、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琴以养性,剑以修身,文以会友,友以辅仁。
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王不卖瓜

李渊是个好爸爸、好老板,可惜简历被野心家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老王不卖瓜  · 简书  ·  · 2017-11-20 15:52

因为有了李世民这位极为杰出的皇帝儿子,唐高祖李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光彩似乎都不那么耀眼。其实,如果拨开历史的迷雾,李渊也称得上一代雄主,是一位宽仁容众、倜傥豁达、善于用兵、深通谋略、审时度势的开国皇帝。

李渊才是太原起兵的首席设计师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后来继任帝位的李世民都被塑造成起兵反隋的头号功臣,而李渊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对太原起兵一事多次予以推脱、阻挠。似乎他只是因为内逼外迫、无可奈何才跟着李世民一起造反。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能排除是李世民继位之后为美化自己形象而在史书中对其父功劳予以贬抑的结果,对此史家早有论断。

比起上述两种被篡改可能性很大的史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这部可信度较高的第一手史料,对李渊的描述则是胸怀济世匡国之略、经纶天下之心。太原起兵不仅是由李渊亲自策划主导的,而且是正因其指挥有方才使这次起事大获成功。此外,他在起兵之前早已经安排长子建成在河东一带暗里结交民间俊彦,让次子世民在晋阳附近秘密招募各路豪杰,并且为反隋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可见,无论是太原起兵还是后来的灭隋建唐都是高祖早就确立的志向,是经过了审慎的观察和谋划而实施的。

没有李渊架桥铺路,哪来大唐盛世?

从李渊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他出身豪门、身在高位,却很重情义,接待各界人士,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据说跟他见过一面的人,十年八年他都不会忘掉,可见他作为朋友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人。作为一名官员,李渊为人圆滑世故,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因为出身关陇贵族,为免隋帝猜忌,只得故意纵酒纳贿,以示其无觊觎皇权之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渊七岁就袭封北周唐国公的爵位,隋朝建立后历任各种要职。这无疑在人脉资源、创业资金、政治经验等方面 都为李氏家族后来开创基业打下了极其重要的软性基础和硬性基础。

在为官的历程中,李渊经历了数次生死危机的关卡,每每都能化险为夷,这种官场中磨砺出来的老练为他暗中积蓄力量,起兵、建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李渊是一个重视骨肉亲情的好爸爸

同样是父亲,刘邦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舍父弃子,李渊在这方面却显得亲情脉脉。在太原起兵前,李世民考虑到父亲征伐突厥失利,隋炀帝必将以此问罪,劝父亲尽快起兵。而李渊却以其时李建成尚在河东,当时起兵有可能会给建成带来杀身之祸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表示必须等到几个儿子会齐了才会造反。可见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惜自己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保全孩子性命的深沉父爱。

对于儿子们之间的权利斗争,李渊展现出了老牛舐犊之柔情。唐朝建立后,他眼看着长子建成和次子世民越来越激烈和尖锐的夺位之争,痛在心头。虽然身处帝王之家,他和所有普通的父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对李建成计划鸩杀李世民的行为,也只是斥责李建成说,你弟弟向来不会喝酒,从今以后你也不要再晚上喝酒了。不难想象,他这样的说的用意,并非不重视这件事,只是希望淡化处理,给建成幡然悔悟的机会。他甚至产生过安排李世民居洛阳,自陕以东由其统驭,仍建天子旌旗之类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分割地盘的方式,维持儿子们之间的和谐局面,既能保全建成的太子之位,又能让世民得到安慰。这种为人父母在平衡子女关系上的用心良苦出现在一个帝王身上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李渊是个能力极强的好老板

李渊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君主。他虽然早有吞并天下的雄心,但在太原起兵之时,面对众多臣僚和李世民的多次进言,他却决不盲动,而是谨慎谋划、周密准备。直到大业十三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时,才果断起事,杀王威、高君雅,外联突厥,西进长安,最终成就不世之功。

李渊也是一个有非同寻常谋略的政治家。太原起兵时,他不像李密等人打出“诛灭暴隋”的旗号,也不效仿他们纷纷称帝的举动,而是始终打着“尊隋”的旗号,更容易博得一些隋朝旧将的归顺和忠心。

他又是一位非常明察时势、胸怀宽广、能屈能伸的政治家。他为现实利益考虑,既能放下身段向突厥求援,为稳住的后方创造条件,也能谦卑措辞推举李密作盟主,以牵制隋军主力。李唐之所以最终能够夺取天下,与李渊出色的政治家素养是大有关系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渊还是一个颇有武略的军事家。他不仅自身军事素质过关,精于骑射,而且善于用兵。比如在平定“历山飞”之患时,面对兵力敌众我寡的局面,他通过合理调度谋划,巧妙排兵布阵,最终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作为一家的唐朝公司的开创者,李渊无疑是一位能力极强、业绩突出的好老板。

李渊的简历被野心勃勃的儿子改得面目全非

如果没有李渊苦心经营多年打下的底子,根本不可能成就光耀千秋的大唐盛世,李世民这个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当然也就无从谈起。然而,李世民为了自己能当上皇帝,不顾父亲的感受、无视骨肉亲情,把大哥建成和四弟元吉以及十个侄儿全都杀掉,后来又对父亲行逼宫退位之事。 也就是说,老子铺好路,儿子强行开车上了道之后,却把老子一脚踹开,还把老子创业的历史改得面目全非,目的只是为了掩天下人之口,让自己继位看起来更具合法性和合理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