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九方砚

齐帆齐微课(6):假如你曾遇见他

九方砚  · 简书  ·  · 2020-11-20 00:05

假如你曾遇见他,你可能大概率只会把他当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那个年代可能他还有一张端正俊朗的黑脸膛,一副板正笔挺的身板,看向你的时候两只大眼在浓眉之下迸出寒光,完全是一派拒人千里清冷孤傲的模样。现在你再看他,他的头发也白了,背也弯了,自从女儿成了家抱了外孙,他眼中那抹锐利的锋芒也渐渐磨润了。路上遇见他,再看不见他骑着那辆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风风雨雨的老式自行车,他那最忠诚的老伙伴,现在已经在地下室的角落里静静沉灰了。

多少的记忆也在角落里沉灰,可我总是记着他——

——我的朱老师。

第一次相遇,我是很害怕他的。这害怕伴随了我整整一年。事出无由,只是被他那端正而不怒自威的样子莫名震慑住了。也许是跟母亲是旧年同窗,老师在完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给我指派了一个无足轻重却牢牢掌控于他眼皮子底下的差事:语文课代表。朱老师是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从此以后,我这个毫无半点长处的平庸之人莫名有了一官半职,莫名开始了对语文,更甚对于文学的长达一生的热爱。

现在想来,很有可能是当年母亲拜托朱老师,为磨练一下我这怯懦的性格安排一个小小的课代表。这桩差事实则不难,顶多就是上课之前去办公室问问老师要准备什么,收发一下作业试卷,报告一下那些同学没有上交等等琐事。而我当得却极其痛苦,本来正眼瞧一下老师的正脸都能将我吓得魂飞魄散,还要天天见天天瞧,还要开口跟他讲话,真的是令我苦不堪言。

朱老师做事一板一眼。我记得他的板书总是写得很认真,条理清晰,笔迹隽秀。作为课代表的我总有机会接近他的办公桌,他的桌面是所有老师中最工整的,摊开的备课记录写得每一页都整整齐齐。他从来只用钢笔写字,不贵的英雄牌,案头总备着两瓶墨水,一瓶蓝黑,一瓶红色。他写的任何一条批语都文采飞扬,字字句句都考究。

朱老师不是会跟学生开玩笑的那一类,他做事非常严格,对我们也很严厉,犯了错就要受罚,一概没有例外。记得有一次我们集体没有认真对待班级卫生,老师专门开了班会。他发了很大的脾气,让我们所有人通通留下来补做卫生。之后他重新做了轮值表,清清楚楚安排好每个人都任务。类似的问题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而做出了好成绩他也不忘奖励,尽管那奖励很微薄,其中却有他沉重的心意。第一次全面会考,我名列前茅。当天的自习课就看见朱老师在讲台上埋首写着什么。快下课的时候,他站起身,捧着一叠本子走下来,给我们前几名的同学每人发了一本。走到我跟前的时候,他低声说:“不错,再接再厉。”说着,将一本笔记本放在我桌上。是一本普通的塑封笔记本,市面上很便宜,但在当时我的零用钱也不足以买到一本。那本笔记本一直被我珍藏起来。

我永远都记得扉页上老师写给我的赠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彼时我读书尚浅,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本能地感觉到这短短一句话的沉重和语重心长,以及其中饱含的殷殷期望。

后来的我,尽管没有那么优异出众,但也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我记得老师读诗的声音,记得他谈论文学时的庄重,记得他偶尔读到一本好书急于同我们分享的模样,记得我写出一篇好作文的时候,他兴冲冲拿去油印发给各班时眉眼间难掩的骄傲和雀跃。其实现在看来,那些文字真是幼稚至极,难以寻出什么可取之处,可是老师的赞赏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真正开始打开眼睛用心去看,用心去思考。让我渐渐懂得了文学的魅力,一生与文字难舍难分。

毕业之后很多年没有见到朱老师,有一年回家,远远在大街的另一端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我才知道,我们从来没有陌生过。他在我心目中有着稳稳的分量。我隔了一整条喧闹的大街,大声喊道:“朱老师!”他迟疑着停住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循声望过来,只犹豫了那么一秒,就笑了。然后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穿过长久的时间,向我走来的脚步沉稳坚定,一如数年前,他拿着那本写着谆谆期许的笔记本,走向那个惴惴不安,对未来茫然无知的我。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