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女巫唐唐

婚姻中不能独立的你,请坚守最后的底线

女巫唐唐  · 简书  ·  · 2018-12-14 20:27
图片来自网络

梅打电话来说想我陪她去逛街,我找了个理由拒绝了。按理说梅是我的闺蜜,我不应该这样做,可我实在是不想再听她诉说自己的不幸婚姻了。

梅和老公建是患难夫妻。刚结婚那时候没车没房不说,还背了几十万的债务,那些钱都是建在创业过程中欠下的。

梅不在乎这些,她觉得将来两人齐心协力,他们的小日子应该能过得很好。

只要建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发财念头,把他的律师本职工作做好。

而她可以把自己的会计工作辞掉,专心照顾家庭。建主外她主内,还清债务很容易,买房买车也是早迟的问题。

在建回归律师的本职工作后,他专业知识过硬,对当事人认真负责,也赢了几场具有影响力的官司,很快在当地积攒了很好的口碑。

上门找建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建也很快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

他们的经济条件直线上升,车和房买了,债务也差不多快还完了,可是两人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

梅每天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她希望建没有应酬的时候可以早点回来陪着孩子和自己。

可是建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男人做事业不是坐在家里面等机会,而是应该去外面寻找机会。因此只要有空,他就会联系好久不见的同学,朋友吃饭,聚会。

建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而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她开始捕风捉影,甚至还怀疑建和找他打离婚官司的女性有暧昧。

梅觉得特别委屈,当年建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己都没有嫌弃过他,还为了家庭把工作也辞了;现在建却嫌她烦。再后来她去找建闹,建也不理她了。于是,梅转而开始向娘家人和朋友诉苦。

她在这样的哭诉中,尝到了扮演一个受害者的甜头和发泄的畅快感,她享受被同情,渴望被认同。

一旦听众的反应趋于平淡,她不惜加油添醋,甚至还编造建的不忠。时间一长,大家就听得厌烦了,都想躲着她。

为什么婚姻可以把一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变得不可理喻?为什么患难夫妻有车有房有了面包以后,两人之间反而没有了安全感和基本的信任呢?

我今天看了一本书,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是古典。

这本书融合了心理学,职业规划和人生哲学的书。它虽然没有着重探讨婚姻关系,但里面一些观点还是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婚姻生活里。

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远离不开心、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这一切是谁在把握呢?是生活,还是自己?是谁在让你不快乐?                ——拆掉思维里的墙

借用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在梅的生活中,她觉得是建让她不快乐,掌握快乐的按钮是在建的身上。

梅扮演的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可是她没有想过自己是可以成为掌控者的。掌控快乐的按键应该握在自己的手里。

她本来也可以接一些会计的活儿在家里做,闲着的时候约朋友吃饭,逛街。可她却偏偏把生活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建的身上。

大家一定还记得几个月前自杀的“上海第一美女”演员沈丽君,她原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却在结婚生子后选择做了全职太太。

后来沈丽君遭遇丈夫出轨,小三挑衅的刺激患了抑郁症,最后情绪崩溃跳楼自尽。

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对于很多家庭主妇,因为老公在外忙于事业而心里失衡,书里和书外对这些失衡者的建议都如出一辙:

你可以不上班,但是你不能不工作!更不能没有朋友圈。

女人一定要人格独立,一定要经济独立。大家也看多了这样的陈腔滥调,可是还是会有很多女人过于依附男人而发生家庭悲剧。

也许有的女人觉得在婚姻中保持精神独立很难,要跳出生活的舒适圈更难,即使不能独立,也请你务必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不幸挂在嘴边,成为身边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祥林嫂”!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