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耿科

10.31随文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更有效地学生字

耿科  · 简书  ·  · 2019-11-01 00:13

在新课标中,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也包括其中。其中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师的一个重点任务,如果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我想孩子上不到三年级就对语文可能失去了兴趣,今天听了我校青年教师姜老师二年级的《坐井观天》,在评课时,老师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其中小学部周校长就提出了,如果采用随文识字可能孩子的识字效果更好,并举了如果在课堂开始导入在题目中,把生字“井”直接拿出了,再结合“沿”随文就学习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查了相关资料,早在80年代小学语文名师斯霞老师就提出了,“随课文分散识字”实验,她严守和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识字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姜老师这堂课在识字时也采用了一些方法,但也存在为识字而识字的现象,我在想如果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和所学生字,在和孩子们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尽可能的贴近孩子的生活,让识字教学也丰满、鲜活起来,结合今天老师们的评课,如果在识字过程把随文识字结合生活实际,做一些变化是不是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呢!

识字一:

在导入时可以通过题目或图片导出生字“井”这是什么?知道井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你见过井吗?(很多来自团场和农村的孩子应该见过井),孩子们,在很早以前的古代人们耕田而食,凿菲而饮。用来解决喝水的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井字,拿出空手起来书写(1次)。我们现在生活中井已经很少了,但在古人眼里,“井”,就是“有方形护栏的水坑”。你看这两横,撇、 坚 是不是就像这个井旁的护栏啊!让我们起拿出手来跟老师起来写这个井字吧!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可以从一口井开始了。

评析:通过图片或联想,帮助孩子理解字的意思,直观、形象、孩子们也一目了然,同时启迪孩子的联想思维,帮助孩子牢固记忆,勿需老师多言。

识字二:

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在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读到小鸟落在哪儿?引出了生字“沿”,通过图片让孩子们看到“沿”的位置,孩子们发现,哦!原来井沿就是井的边。老师提出问题,找找我们生活实际和身边还有没有“沿”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组词或组句、看哪一组说得多,桌沿、窗沿、门沿等等。

评析:一个设问结合自主合作,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课堂上丛由开始的零星发言变成了小手林立,接着在老师简短的点拨中,孩子们不仅会说词,还会说句子。这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可能也是一次言语的实践;我们的孩子太缺乏思维的跳跃;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弱,如果老师经常把实实在在的生活用到教语文的意识上,可能会迸发出孩子的灵性,使他们放飞思维、妙语连珠。

反思:我们老师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符合小学低段孩子思维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需要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联想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如果我们能把课文、生字、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积累、运用词语,可能会记得更牢一些。当然,我觉得也不是每个字都这样费劲的训练,每个字老师没必要都苦思冥想做好设计,可能很多生字你看到的第一眼,在你的脑海了可能就会产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切都是源于生活的积累。老师们需要不断的学习,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生活积累,特别是年轻教师。

构思今天反思时,我再一次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小朋友通过这样的训练将生活与语文有机地整合,让语文生活化,让孩子们走进语文,喜欢上语文。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