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果然是果然

我想要成为的心师是什么样的

果然是果然  · 简书  ·  · 2018-09-12 23:40
01

今天早晨,在给一位案主写反馈,写到“我感受到你的注意力还在对方身上,还在自己受伤的位置”时,突然停住了。

我心想:在做个案的时候,案主时而会觉得自己受伤,但是时而也会觉得这一年自己的成长,并已经快要走出了受伤,但如果我在反馈时来上这么一句,她会不会仅有的一点希望被破灭呢?会不会形成心理暗示呢?会不会再度绝望呢?

其实我有这样的想法,已经不止一次了。

比如我会经常在朋友圈发些自己的感悟,有时朋友会私信我,让我解释一下那句话的意思,因为有的理解不了,有的觉得我说的不对。

经过我的解释,我们就会将这句话的感悟达成统一,即使意见不合,也明白了彼此的内心状态,不会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干扰。

再比如我会经常写文章,特别是关于生命或者身心灵的东西,的确不是几千字就能写得全面的,一些没有基础的伙伴,看了也容易生出误解,再私信我问题。

同样经过解释,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和道理。

再比如,我会经常跟朋友分享,同样也会解释很多。

还记得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我跟一位同修聊了2个小时,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在清晰自己的表达和确认对方的表达,况且我们是一同走过快4年的,彼此生命故事都非常非常了解的伙伴关系。

我不想打扰到别人,不想制造一些不好的体验给别人,所以,就当下发了个朋友圈再次跟大家表明我内心的一些想法。

02

为什么我会担心,是因为我以前经历过这样的体验。

一个内心深深自卑、不够好、玻璃心又特别听话的人(我),是非常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的,所以在灵修路上,我很感恩跟我说真心话反馈的伙伴,让我一次次地照见自己的痛,然后勇敢地穿越成长。

只是现在走过来,我发现我自己在给很多伙伴做个案时,也会时不时地看见自己在投射,于是我觉得“投射”的模式相对比较难突破,特别是有了灵修经验的伙伴,如果不去保持一份中立的心境好好觉察的话,很容易说出的“真心话”也是自我投射。

虽说从内心深处来看,痛苦是自己选择去体验的,不管你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对方该痛苦还是会痛苦,但是,我还是很想要将这份痛,尽我所能地降到最低,因为我体验过,知道这滋味还是不好受的。

正是因为这样,我时常觉得自己讲课或者写文章很啰嗦,因为我要前因后果给大家讲清楚,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培养了我如今这么有耐心、温暖、细腻、周全和中立的心理咨询师的风格。

03

我心中的咨询师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哈哈,一有“应该”,就诞生期待了,不管了,就权当是我想要去到的方向吧。

很早我就说过关于心理咨询的定义,大致就是“协助求助者自我成长”。

这里对咨询师的关键是“协助”,我曾经也写过,心理咨询师尽量不要给求助者关于行为层面的建议,因为你最好能唤醒求助者内在的智慧去做选择,而不要让他形成对你的依赖和权威模式。

同样,关于求助者,关键是自我成长成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依赖别人。

所以以前很多伙伴说“你去帮我劝劝我老公或者老婆或者孩子”的话,我是不会去做的,因为只有求助者内在诞生意愿,才开启了自我成长的旅程,只有求助者内在诞生了想要找我协助的意愿,才开启了我协助求助者自我成长的旅程。

嗯,所以总结一句话,我目前想要去到的方向,就是:不打扰,不评判。

不打扰你的生活,不评判你的状态。

除非你来找我。

04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故事:

每个人的生命,就好比自己在开着一部车子。

在开车(人生)的过程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身边会有很多人看你开车,有的让你向左拐,有的让你向右,有的让你刹车,有的让你加油,然而不管他们怎么说,最终,手握方向盘、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个人,是你,且只有你。

所以即便右边是悬崖,如果你想坠崖的话,就算身边的人把你的耳朵要喊聋了让你换方向,都无济于事。

即便前方有无限的美景,但你只是不想开车,想在车上睡觉休息,无论身边的人怎么引诱你,你的车也都是停止不前的。

唉,怎么讲着讲着,觉得这个故事不大适合结尾呀……算了,为了不把你们绕晕,我还是总结一下本文论点吧:

1、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真正的选择权,只在他一个人手里,就算他被别人干扰了,也是他选择被别人干扰;

2、对于我个人,我目前,不想去打扰别人,但是我肯定很难做到啊,所以只能尽力喽,如果是正向的打扰,我就从了,如果是负向的打扰,那还是请大家跟我本人沟通一下,消融这个部分的误解就好。

哈哈哈,这些都是以我目前的意识和能量去感受到的,而且,人是会变的。

我是果然,感恩遇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