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风格里哦
觉悟社·君山隐修会高层。爱生活者。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jikcs LOFTER: http://jikcscs.lofter.com/ 十五言: http://www.15yan.com/i/feng-ge-li-e/ P站: https://pixiv.me/jikcs 白熊阅读: https://www.bearead.com/book.html?bid=b10089866
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格里哦

偶像AKB48专题10:秋元康——从国民词人到偶像教父(上)

风格里哦  · 简书  ·  · 2018-01-26 11:05

28年前,日本昭和天皇驾崩,皇太子明仁登基,改年号为平成元年,一个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起。

同年,日本国宝级歌姬美空云雀逝世,她在生命最后时光里为日本人留下了一首传唱至今的神曲——《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美空云雀的这首遗作曲风悠长抒情,歌词平实真挚,却又饱含着歌颂生活与生命的感染力,在之后渐渐征服了日本乃至全球的万千歌迷。包括世界三大男高音卢恰诺·帕瓦罗蒂、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中国传奇歌手邓丽君在内的无数歌坛名家都先后翻唱过这首歌曲。在NHK举行的超过1700万人参与的“20世纪感动日本金曲”投票中,《川流不息》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票数高居榜首,被誉为日本史上最伟大的歌曲。


而为这首殿堂级神曲作词的,是一个当时仅仅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秋元康


1975年冬天,当时就读于中央大学附属高等学校2年级的一个年轻人,因为不想复习考试,正无聊地收听着广播节目《せんだみつおの足かけ二日大进撃!》。听着听着,他突然觉得,“这种程度的我也可以写嘛”,于是当即就在准备考试用的笔记本上,一口气写下20几页以せんだ为主角的滑稽版平家物语。后来,好事的同学帮他把这段临时起意的作品投稿给了栏目组。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放送组的专家收到投稿后对其大加赞赏,居然主动邀请秋元康来日本放送参观,并且希望他进入大桥巨泉事务所的放送作家团。于是,当时只有17岁的高中生秋元康,就这样机缘巧合地踏入了业界,开始了放送作家的创作生涯。

进入大学以后,秋元康开始更加频繁地为广播栏目进行创作。随着工作量日益增加,他已经无法保证兼职的效率,于是选择退学,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来。

作为放送作家的秋元康,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拳脚的领域,开始打造出一个个经典的企划——《The best ten》(八十年代TBS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其音乐排行榜是当时最受大众关注的综合音乐榜单)、《TUNNELS的托大家的福》(知名搞笑艺人隧道二人组的冠名节目)……同时,他也在作词人、编剧、作家等领域积极开展创作。渐渐的,业界开始对这位创意无限的制作人刮目相看,因为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到一种少有的洒脱与随性,这正是许多体制内文艺工作者最稀缺的品质。


1985年愚人节那天,秋元康为日本带来了“小猫俱乐部”,从此,日本女子偶像的历史开始划分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小猫俱乐部是依附于电视台诞生的偶像组合,在富士电视台的《黄昏喵喵》节目里,身为女子高中生的成员们担任助理主持。秋元康为成员们定下的基本规矩,就是要兼顾学业——白天照常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其他学生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小猫俱乐部的成员们则是来电视台录节目。这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神秘职业,而是如同一般年轻人在社团活跃或者去兼职打工一样,小猫俱乐部成员身上的业余感和未熟感,成为了她们最大的卖点。早在那个时候,秋元康就已经开始打造如邻家女孩一般的平民偶像了。

之前没有见识过这种模式的日本人,立马表现出对小猫俱乐部的巨大兴趣。昨晚还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星,第二天就坐在教室里跟大家一起上课,这样的场景打破了一般人与明星之间的距离感。与后来的AKB48一样,小猫俱乐部的入选门槛很低,成员众多且会不断更替,这一下子让全国的女高中生都感觉到偶像的梦想原来离自己如此之近。小猫俱乐部就像一股清新的旋风,为日本娱乐圈带来了久违的活力。在1986年的日本街头,年轻人的话题里出现最多的除了地球另一端正在举办的世界杯,剩下的就是关于小猫俱乐部的一切。成立半年多,小猫俱乐部就登上了销量榜单冠军,之后更是三十多次登顶周榜冠军,横扫了整个日本乐坛。


而它的陨落也来得一样迅速。


《周刊文春》,日本最著名的八卦绯闻杂志,包括日后AKB48在内的所有日本明星的一生之敌,盯上了这个一夜爆红的组合。年轻带来的既有青春气息和新鲜感,更有幼稚和任性。这群女孩过早地享受到了成功的滋味,因此也过早地迷失了。先是被《周刊文春》爆料有未成年成员吸烟,秋元康果断地开除了涉事成员。但是更多的八卦杂志和记者开始盯上了这群不成熟的女孩,更多的丑闻接二连三地被爆出——许多成员严重旷课被学习处分、两位核心成员新田惠利与国生小百合矛盾重重,团队内部拉帮结派现象严重,内斗不断、许多知名成员被传出与年长男性甚至节目组工作人员、电视台高层领导秘密交往……

物极必反,因为标新立异带来的关注度也变成了丑闻的放大镜。随着清纯形象的破灭,电视节目收视率急剧下降,而依附于电视媒体的小猫俱乐部也失去了维持下去的资本,最终草草解散。风光了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这群当初代表着清新、活力、纯洁的少女偶像,变成了丑闻缠身的失败艺人。她们给秋元康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没有实力和底蕴支撑的人气永远是虚浮的。随着团队的解散,绝大部分成员就像做了一个不真实的梦,回归到了平凡人的生活。当然,也有不甘心的成员选择继续留在艺能界苦苦挣扎,但是没有了偶像招牌,没有了秋元康的庇护,她们终究也只能成为时代的眼泪。

在那之后的整整十年时间,被日本艺能界称为“偶像冰河期”。秋元康带来的这颗流星太过耀眼,又太过短暂。这种大起大落的刺激让无数粉丝对偶像产生了幻灭感,广大民众对于所谓偶像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和抵触情绪,最终整个行业从此变得一蹶不振。


在小猫俱乐部那些泯然众人成员里,只有两个人的名字值得一提。

她们一个叫做工藤静香,一个叫做高井麻巳子

不同的是——前者成为了唯一一个单飞后依然大红大紫的成员,工藤静香个人发行的单曲继续登上了销量榜首,作为跨界艺人,她的名字在九十年代红遍了日本大江南北;而后者则在小猫俱乐部解散之后,基本淡出了娱乐圈。

相同的是——当年稚嫩的高中生偶像,最终也都纷纷回归了生活。这两位偶像,前者嫁给了后来的“日本第一帅哥”;而后者嫁给了后来的“日本第一偶像教父”。

没错,工藤静香和高井麻巳子的丈夫,一个叫木村拓哉,一个叫秋元康。


在很多外人看来,那时的秋元康已经称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了。制作出了小猫俱乐部这样现象级的团体,虽然最终解散,但也证明了他的实力。更何况还娶了其中的女偶像为妻,简直是标准的事业爱情双丰收。但他本人显然不这么认为,秋元康暂时把偶像企划的梦想埋在了心里,他了解到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还不够掌控这样的项目,便开始在其他领域发力,继续提升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本。

两年之后,秋元康受邀为《川流不息》作词,凭借这一首歌,就奠定了自己国民作词家的地位。但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又是两年后,他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再见了,妈妈》。再之后不久,他作为编剧创作了日本的经典恐怖片《鬼来电》系列。

2005年,秋元康出版了长篇小说《象之背》

这本小说描述的是一个48岁的男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只剩下半年寿命的时候,是如何选择与亲朋好友一一道别,坦然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故事的名字,自然是来源于那个大象墓地的经典传说。在这本小说里,秋元康用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笔触,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中年男人如何面对生命中最大难关的过程。本书的主角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喜的形象,甚至有着许多无法忽视的污点和缺陷,但作者秋元康没有对其做出任何评价,没有任何多余的煽情或说教,正如他所作的歌词一样,只有朴素却能引人共鸣的平淡自述。小说一经面世就广受好评,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主演役所广司也凭借此片获得了当年日本电影学院奖影帝提名。

很难想象一个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会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小说,还能写得如此真实动人。但秋元康的身上就是有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于生活本质的抽离和审慎。虽然从高中起就浸淫娱乐圈,但是他始终保有一种靠着幽默感和悲悯情怀混合而成的、云淡风轻的气质。正是这种气质让他无惧一次次失败,也不会被暂时的名利蒙蔽双眼。所以,当在采访时被问道,要是书中主人公的遭遇发生到自己身上,生命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会怎样去改变和利用时,秋元康的回答是——

“我什么也不用去改变……像我这种平时就是真正由着自己的性子和爱好享受生活的人,答案只能是‘从今以后也要继续这样过,做跟现在一模一样的事情’。”

一个始终能真正把握自己生活的人,自然无惧改变和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秋元康的心底没有不甘和遗憾,在作词、导演、写作等文艺创作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的同时,在制作企划方面,他却经历了一系列惨淡的失败——小猫俱乐部失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秋元康再也没能做出能跟之前相提并论的热门节目;他不断尝试参与过多个新的偶像企划,全部因为各种原因夭折破产;他受社长大川功亲自邀请,担任大名鼎鼎的世嘉DC主机的宣传总策划,先后投入130亿巨资广告费用却依旧无力回天,无法阻止这家曾经唯一能跟任天堂分庭抗礼的游戏巨头和DC主机一起从硬件领域黯然退场……

面对着接连的失败,秋元康显然不想就此认命。何况他一直心之所系的,还是当年那个只完成了一半的梦想。他既想在成功的领域寻求更大的突破,又想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起自己一直魂牵梦绕的帝国。在这个经济萧条、社会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多人渴望通过某种媒介找回生活的积极性和乐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通过作品为人民带去这样的力量,而除了歌曲、电影、书籍这些作品,能够传递这种力量的,还有一个终极载体——人,也就是偶像。

仔细反思了当年小猫俱乐部犯过的错误,以及分析过未来市场的趋势和前景之后——2005年底,与《象之背》里的主人公一样即将年满48岁的秋元康,毅然选择投入积蓄,孤注一掷,创立了AKB48。


这一次,他没能复制小猫俱乐部的神话。


这是秋元康自己的选择,他要的不再是一颗流星。放弃了依靠电视节目出道,而是选择小剧场演出,这样的战略让AKB48不仅没有像前辈一样迅速蹿红,反而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一直挣扎在活下去的边缘。但是秋元康很清楚自己上次丢掉的重点是什么——成长。在娱乐圈,一夜成名不见得是好事。他不是要打造小猫俱乐部2.0,而是想突破自己,完成一次终极实验。著名的“恋爱禁止条例”明示了所有成员关于自我控制的红线;不要求出众的歌舞能力,但是对于成员品行和态度的考察却异常严格;有了拉帮结派的前车之鉴,这一次他选择主动用分组分队来磨砺女孩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他不仅要证明给人们看,即使在“塑料姐妹花”遍地的女性团体中,也能诞生出真正由汗水和眼泪铸成的友谊和羁绊。更重要的是,这支团体想要成功,就必须依赖这股纯粹的精神和信念的力量。AKB48不再是可以随便对待的放学社团替代品,而是学校生活的延续和职业生涯的入口。他精心呵护着这群雏鸟的成长,把一切成人世界的算计和肮脏挡在了秋叶原剧场门外,让她们专心地、纯粹地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AKB48并非简单地在复制小猫俱乐部的成功模式,或者重新实现一次美梦。而是从小猫俱乐部的问题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并重新调整了经营模式。我觉得,秋元康真的很有才。”

——田中秀臣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写一首歌词、到写一本小说、拍一部电影,再到打造并培养一个人数之多前所未有的庞大团队。秋元康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文艺细胞之外的能力。他也不得不面临身份的转变和进化,如今已经不单单是凭借自己的天赋任意挥洒就能完成创作了,他必须对商业规律负责,对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负责。

问:您认为自己现在到底是算企业家还是艺术家呢?

答:制作人。AKB48的制作人。至于制作人是什么,我是AKB48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对于一栋房子而言,这块墙壁的颜色要怎么调,窗户的形状该如何设计,照明会不会太强烈什么的,全部要去考虑。包括以后家具的位置怎么摆放自然也不例外。因为涉及面太广泛,当业界各行各业的专家进来以后,可能会指出你那里的窗户不应该是那样的,这块窗帘的感觉不对……所以我必须全能,把所有方面都考虑到。

——《华尔街日报》秋元康专访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如秋元康这样的天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曾经作为艺术家的他活多么潇洒,在走上这个没有退路的战场之后,年复一年的各种计算成本和挣扎求生,让秋元康也避不可免地开始受到各种压力的影响。那个曾经幽默风趣的带着眼镜的胖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他永远身着体面的西装,口袋里装着不止一部手机,总是来去匆匆,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在NHK电视台为他拍摄的纪录片里,他依旧在各种场合表现得文质彬彬,但是比起当初的惬意,更多地是一种疲惫和麻木。作为领导的秋元康,在越来越多时候开始忍不住开口训斥员工和下属,虽然从来不会高声咆哮,但身为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场还是会让整个房间鸦雀无声。要知道,那个坐在秋元康身边战战兢兢,被问得汗流浃背的年轻人,叫做北川谦二。而他的父亲,正是索尼音乐CEO北川直树。

而能够缓冲这种压力的,只有承载了他全部希望的AKB48成员们。在记录片长时间的跟拍过程中,秋元康唯一露出笑脸的时候,就是跟AKB48的成员们在一起时。在后台,嬉闹的女孩兴奋地挑选着便当,七嘴八舌地聊天打闹着。秋元康拿出手机对着她们,被女生们叽叽喳喳地催促“爸爸拍照快一点啦”。随后他来到桌子旁,在高桥南身边一屁股坐下,身上的西装终于因为松弛的坐姿而显得褶皱不平。秋元康继续浏览着手机,也不忘抬头环顾一下四周,吐槽道“我说,你们吃饭的样子是真的很幸福啊。”一旁头顶着蝴蝶结的女孩大口扒拉着盒饭,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但秋元康的嘴角却忍不住浮现出浅浅的笑容,就像在一位父亲在享受宝贵的温馨亲子时光。

这群女孩子不仅是面向观众和粉丝的励志偶像,同时也是治愈秋元康自己的天使。正是她们的存在,让秋元康始终没有放弃的理由,也让他可以在心底保留一份属于感性的柔软。在那段所有人都要坚持不下去的时期,他不停地鼓励着成员们,再坚持一下,相信自己。

小说《象之背》中,主角的儿子曾经向父亲寻求人生未来的指导——

“嗯。我也犹豫来着。橄榄球部的前辈说‘来我们公司吧’……毕竟这还是一个以上下级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啊。但我又想去应试报社,又要顾及前辈的人情,就像受夹板气一样。我决定了,明天,我就去回绝前辈。”

“对,不要压抑自己。永远不要忘记,还有比妥协更重要的东西。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秋元康没有回答成员们关于如何赢回人们热爱的疑问,而是对她们重复道——

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在终于凭借《大声钻石》撑过了那个寒冬之后,2009年,秋元康打出了真正开始改变AKB48命运的一张牌——总选举。

“在决定办总选举的时候,秋元康老师对我们说:‘肯定有人会觉得在团体内部搞排名什么的太残酷了。但你们要明白,如果离开AKB,那你们每天都要面临现实社会里的各种排名,情况只会更加严重。’……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大岛优子

想要避免小猫俱乐部内斗和自我膨胀的悲剧,就必须教会这群女生良性的竞争,让她们拥有堂堂正正的途径,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总选举让AKB48的关注度再次得到了爆炸式的提升,可是这依然不够。作为歌手,她们想要完成从地下偶像到国民团体的质变,就必须要有一首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身为一个完全凭借过人天赋和强大硬实力,在这个年功序列制社会一路不断突破并最终上位的典型例子,秋元康心里再清楚不过,没有成绩,一切认同都无从谈起。

而他自己,也是凭借那首代表作《川流不息》,才一跃成为国民级的大物艺术家。


等等,川流不息?

还能有什么,比河流这种意象更适合描述这群面对黑暗与困境咬牙坚持至今,并一路展示出不屈韧性的坚强女孩呢?


二十年前,美空云雀面对着观众们缓缓唱道——

宛若人的一生

啊 那河水

缓缓地

流经了世世代代

啊 那缓缓流淌的河水

毫不停息,流向远方


二十年后,一群英姿飒爽的女孩,喊着响亮的口号,打着极富动感的节拍,用充满男子汉豪爽气魄的说唱,向全日本的民众大声诠释着属于她们的声音——

前方的阻碍 River!River!River!

横跨在眼前的 River!

命运的 River! River! River!

充满历练的 River!

舍弃迷茫!展现毅力!

别犹豫!立刻迈出那一步吧!

Believe yourself!

前进前进!勇往直前!

穿越河流!Ho!Ho!Ho!Ho!

在你的面前,大河奔流不息的宽广大河

纵然阴暗深邃,纵然汹涌湍急

但哪怕被激流冲散,也不要胆怯

彼岸就在前方!

2009年10月21日,一首完全跟甜美偶像风不沾边的歌曲,AKB48的第14张单曲《RIVER(河流)》正式发售,并以首周近18万张的惊人销量——让AKB48在成立整整四年之后,第一次登上了日本唱片销售榜的冠军宝座,从此彻底开启了成为国民偶像的巅峰之旅。

二十年历经沉浮之后,秋元康再一次拿出了一首关于河流的歌曲,不仅一举拯救了自己的事业,也将再次为业界带来更多的奇迹。




关于秋元康与河流背后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在了解了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更加会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理念和智慧能让他完成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的。他的那句名言“这不是很有趣么?”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有趣哲学,“秋元流”又究竟是怎样一种可以被人拿来分析和学习的处世之道?

下一期:《秋元康——从国民词人到偶像教父(下)》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