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贞真香

2020.2.27 一个留言引发的思考

贞真香  · 简书  ·  · 2020-02-27 07:07


刚刚看到昨天晚上学习群里的讨论,是关于一个妈妈的留言:妈妈与孩子朝夕相处,有时会对孩子很严厉。爸爸基本不陪伴孩子,孩子反而期待跟他在一起,怎样调整心态和改善情况?

老师的分析:首先强调感受力很重要,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有觉得模糊的地方吗?我们似乎感觉应该是一个妈妈的问题可是又给我们一种模糊的感觉。读起来哪里感觉别扭?谁来调整心态,调整谁的心态,改善谁的什么情况?

我回忆一下我的感受出现的轨迹:当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试图去理解,感觉不太清晰,又读了第二遍,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去替这个妈妈补充了答案,想当然地人为她是主体,想改善自己的现状。觉察一下这个过程,当我主动用自己的理解去补齐这个妈妈的问题时,我自己的界线已经不清晰了。如果在正常咨询中,这里需要做澄清的,但在我这里似乎一下划过。我是在用自己的认知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这个认知里面带有我自己的主观意识。但在咨询中,澄清问题对来访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治疗的一部分。

现在,回过头来,看着这个问题,除了老师的分析,我还有一个假设:从她描述的这个状态里,我感觉到他们三口是在俄期的关系状态里。这可能也是她早年间遇到过的状态,只是角色有所更换,未尽事宜重复在现在的生活里。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