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图特亚斯坦
[二克大米]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微臣先告退。 Tootjastein,简书用户|七年,____。 图特谈写作 · 总目录: http://www.jianshu.com/p/900a5062dc55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图特亚斯坦

浅谈[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动作与时间

图特亚斯坦  · 简书  ·  · 2018-01-10 19:28

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绝对是古文中的一大奇葩。作为一篇写景记事的文章,从头到尾尽是“之乎者也”,而且读来竟还不使人生厌,秘诀在哪里呢?

同样是写“与客”出去游山玩水,苏轼的《(前)赤壁赋》就显得灵活丰富得多。整篇文章骈散结合,骈则工整华丽,散则频出新意。还采用了轻松活泼的主客问答模式,添加了发人深思的哲学思辨内容。可谓是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就差写成小说了。

欧阳修却是个“不会变通”的家伙。《醉翁亭记》全篇共25个句子(“一问一答”算一句),有21句以“也”结尾,有12句以“XXX者,XXX也”为结构,更使用了大量的“而”字做顺承或转折。总之,这篇散文里的大多数句子句式相同,可以说是死板到了极点。

可是就实际阅读体验而言,这篇文章读来比《赤壁赋》还要轻巧明快,令人有种草长莺飞、蹦蹦跳跳的愉悦感,以及独坐亭中、指点江山的自得感。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当时其实年仅39岁,却非要打肿脸充老人的滁州太守。他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姑且将他这种写法叫做“死马当活马医”。

具体怎么“医”?我们先把《醉翁亭记》全文贴上来,方便进一步分析。

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六七里,渐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泉也。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之者谁?太守自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少辄,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之心而之酒也。

若夫日而林霏,云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暮而,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于途,于树,前者,后者,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也。溪而,溪深而鱼肥。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者中,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也。苍颜白发,颓然其间者,太守也。

已而夕阳山,人影散乱,太守而宾客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而禽鸟也。然而禽鸟山林之乐,而不人之乐;人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可以看到,这篇文章虽然句式单一,但却“堆积”了大量动词(动作)。仔细观察这些动词,还会发现这里呈现出三种形态。

A. 静态 / 动态 的切换

对症下药是从第一句就开始的——“环滁皆山也”。他不说“滁州乃山城也”,或者“滁州四面皆山”。而是在这种本无动态的地方,硬生生插入了一个暗示动作的“环”字。将静物作动态写,正是欧阳修让这篇文章“活”起来的第一招。接下去我们还会看到,如“峰回路转”,回和转都是人的动作,他却说是峰自己回,路自己转,原本一动不动的景物,立马就摇摇晃晃起来。

最妙的则是下一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这句话太明显也太逼真了!几乎都不需要细讲。“翼然”就是展翅的样子。亭子自然不会展翅。但是作者不甘于使亭子寂寞,所以让它飞起来。这一设词之绝就在于不单在结构上增加了行文中的动作性,而且在刻画形象方面极为贴切。请参考下面这幅实景照片:

苏州沧浪亭

这种亭檐四角翘起的做法,在古代匠作中称为“嫩戗发戗”,是江南地区的建筑工匠发明的。这么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就是为了使亭子显得轻盈,姿态活泼。因为亭子大多数是放在园林中作为点缀的。

大家看看,这不就是“翼然”吗?

B. 带有动词的名词

这篇文章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存在大量内含动词的名词(代词)。欧阳修讲人不说这位老奶奶、或者树下那个小孩子,而是直接说“负者”、“行者”、“射者”、“弈者”等等,用动作指代人,将动作与人直接联系起来,简劲有力,形象明确。最重要的是,生生增加了许多个动词,整篇看下来,群星闪动,目不暇接。

这其中最有趣的要数“行者休于树”一句。“行者”明明都已经“休于树”了,严格意义上就不能算是“行者”了。可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添加动作,作者还是记住了它休息之前的状态,将之称为“行者”。这一神不知鬼不觉的处理,融于欧阳修誓将死文医活的大手笔之中。

而更妙处在于,就连专有名词,也特地挑有动作的写,例如“酿泉”。虽然这某种程度上可能只是巧合,但反过来也可以是,他之所以特别提及这个景点,也是看中了这名字里面有个“酿”字。这显然不是一篇一气呵成、七步成章的散文,而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与设计过的。

此前我还写过一篇讲汪曾祺语言风格的文章,也摘录过一处与这一手法有些类似的选段:

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里下河一带,兴化、泰州、东台等处来的客户。卖紫萝卜的(紫萝卜是比荸荠略大的扁圆形的萝卜,外皮染成深蓝紫色,极甜脆),卖风菱的(风菱是很大的两角的菱角,壳极硬),卖山里红的卖熟藕(藕孔里塞了糯米煮熟)的。还有一个宝应来的卖眼镜的,一个从杭州来的卖天竺筷的。他们像一些候鸟,来去都有定时。

——《大淖记事》

很显然,这种“动词+名词”表名词的形式是很受文体家们欢迎的。它既有动词的风味,又有名词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C. 时间范围的延展

也许你会留意到,《醉翁亭记》里有一段“废话”。那就是第二段。这段话的特点就是,不管放在哪篇描写外景的文章中,它都合用。你说哪里没有日出,哪里没有云呢?哪里没有朝暮,哪里没有花花草草呢?这么写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欧阳修写这一段,目的就是向读者灌输一种“时间”的概念。他将时间的范围延展了。

从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作为太守,他早早就来到这个景点,比任何游人都早。而他又几乎是最晚离开的人之一。所以最后游人走了之后,他还看到了“禽鸟乐”。虽然这期间大部分时候,他都处于喝醉酒的不清醒状态。不过当他醒来之时,他发现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

像日、云、野芳、佳木、岩穴等,都属于没有很大动静的事物。想要使它“动”起来,就必须观察的时间够长,将它们至于一个更大的时间范围之中。所以欧阳修看到了太阳慢慢升起、看到了“林霏开”、看到了云去了又归来,看到野花从含苞欲放到盛开,看到岩洞的明暗变化,以及河水退去,石头露出的完整景象。

整篇文章中,只有这第二段,在时间的比例尺上使用了大尺码。这种特殊尺码逼得一切静物都闲不住了。朝往暮归,春去秋来,幕布背景成了台前主角。苍穹之下,大千世界,树木花草都与人一同快乐起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欧阳修“凑动词”的坚定决心。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醉翁真正打起了醉拳,我不动,是山水在动。

作为补充的一点。在时间范畴上,我们还可以考虑这众多动词中的两个层次,即“现在时”与“过去时”。《醉翁亭记》中的动作是可分属两种时态。例如,第一段中的“望”、“闻”、“饮”,或者第三段的“歌”、“休”等,属于现在时。而如“作亭”的“作”,“行者休于树”的“行”,则显然动作已经结束。另外,一些动作中还带有前后因果联系。如“日出”导致“林霏开”,“云归”导致“岩穴暝”,“水落”之后才有“石出”。动作与动作之间环环相扣,前一个动作的“完成”,引发后一个动作的产生。业界良心欧阳修,在处心积虑凑动词的过程中还能频繁打出组合拳,还真是“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啊。

实际上,动作本身就是时间中的动作。没有时间流程的动作只是“姿态”。动作与时间是紧密联系的范畴。《醉翁亭记》以其极呆板的语法结构写出最灵巧的文章,可以说是时间处理与动作丰富的“胜利”。也不禁令人感叹:不按常理出牌,而又能天然浑成者,大家风范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