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本色书生
一介闲人,现居金陵;走路写...
今天看啥  ›  专栏  ›  本色书生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20)

本色书生  · 简书  ·  · 2019-02-15 09:40

      揪几把茅草,为的是隔挡一下女人和孩子身子底下海滩碱土的湿气;抠几把茅根,是为了让大人小孩肚子的饥饿略微减轻。步履踉跄,精疲力竭,大人小孩再往前迈出一步都是那么艰难;可是,就地住下,羼弱的身躯,拖家带口,上无片瓦,囊无粒米,怎么才不致于冻馁而亡?这些来自江南、喝惯家乡甜河水的人们,面对一望无际、茅草稀拉的黄土滩涂,面对着今后朝不保夕、无法预料的命运,面对着难以下咽的茅根野蒿、咸涩苦水,他们呼天天不应,抢地地不收。

      乡关何处?山高水长。带着一身疲惫,带着满腹的悽惶,躺在临时搭建的的棚子里,女人整宿哀怨啼哭,男人彻夜辗转难眠。唯有小孩,敌不过一天的劳顿,进入梦乡。

      天刚放亮,男人便循着南黄海退潮哗哗涛声,到刚刚退潮的烂泥中,寻觅能够入口的吃食。这里的滩涂,沉淀下来的软泥没过脚面,下面躲藏着蛤子、泥螺等带贝壳的软体动物。退潮后的地面上,也遗落着一些无法随潮退去、搁浅在泥水里的细鱼小虾,这些东西,对于他们这些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无疑是上苍赐予的救命之粮。他们在泥水里寻觅,赤手空拳在沙滩上掏挖,从早到晚,总能有所收获。

      女人们为了生存,也都外出劳作。揪拔茅草,可以生火,挖掘茅根,釆拔盐蒿,可以当粮。

      一下子,这些家庭都由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倒退到釆摘渔猎的原始社会。

      活着不易,他们以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一片不毛之地上活下来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