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大爱笑笑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关于时间的遐想

大爱笑笑  · 简书  ·  · 2018-11-18 15:26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描写了一战期间,一个叫余琛的德国间谍通过枪杀一个叫艾尔伯特的英国人向德国传递情报的侦探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更像是一个壳,里面裹着的想要阐释的是关于时间的奥秘和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艾尔伯特刚好是一个研究余琛祖先崔朋的汉学家,这个汉学家读崔朋的小说和里面的哲学预言了余琛将来到这里,也预言了自己的死。余琛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完成了任务,而他的行为又恰好印证了艾尔伯特关于自己死亡的预言。
艾尔伯特的例子,实际上是整个人类所面对的那种渺茫。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前面是什么,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伟大的博尔赫斯给我们演示了一下时间对我们这种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演示了时间的奥秘。
著名诗人弗洛斯特写的《林中的两条路》,其中几句(大意):双岔道自桦树林中分出,遗憾我不能同时走两条路,我选择人迹较少的一条,自此面对截然不同的前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人生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一个方法是掷硬币,因为我们真的无从选择。我特别喜欢的布鲁斯·威利斯在《最后战士》里面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台词,当他要打人的时候他会问:“头还是肚子?”实际上是没选择的,打头痛,打肚子就不痛吗?所以走在林中的岔路口时,选择已经失去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霍金对“时间简史”的解释是“从大爆炸到黑洞”,意思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由宇宙大爆炸开始,演化到黑洞结束。着重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我不太关心宇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更关心的是我和周围的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交叉小径的花园》的主题:“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
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时间不同,博尔赫斯发明了一种“时间的分岔”:如果时间可以像空间那样在一个个节点上开岔,就会诞生“一张各种时间互相接近、相交或长期不相干的网”,对峙于牛顿的线性时间,在这张网里,人们可以“选中全部选择”。
在所有的虚构作品里,每逢一个人面临几个不同选择时,总是选择一种可能性,排除其他。《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主人公却选择了所有的可能性,这样就产生许多不同的后世,许多不同的时间。

另外,博尔赫斯很推崇时间的重复和循环,他说:“在永生者之间,每一个举动(以及每一个思想)都是遥远的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举动和思想的回声,或者是将在未来屡屡重复的举动和思想的准确的预兆。经过无数面镜子的反照,事物的映像不会消失。任何事情不可能只有一次,不可能令人惋惜的转瞬即逝。”
“我”和“你”都不会成为最后经历这些事情的人,在不知何时的“未来”,肯定还会有某些人和我们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巧合中,很偶然地在经历我们正在经历或是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不计其数的将来。”
在多重的时间系列中,自我就像幽灵一样难以确定和把握。永远分叉的时间之网规定了自我存在的断裂性和偶然性,自我并不拥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人活一世不过是沧海一粟,在这仅有的一小段时间,每个人的生命能量不同,引发的世界变化也各异。如果真的有选择,你愿意线性时间里过一生,还是同时尝试不同可能性呢?无论如何,珍惜时间,多去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让生命的可能性变多总是没错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用“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几句诗与您共勉: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