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吃素的刻薄之人

少年不哭,你们的呐喊我无能为力

吃素的刻薄之人  · 简书  ·  · 2018-12-08 09:11

周二晚上,十五岁的外甥女给我发了她的期中考试成绩单,说自己辜负了我的期望,考的很差。

“我对自己挺失望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姨,我是不是真的能力不够,别人每天不学分数都比我高。我现在很迷茫。”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她的话,我想到近期发生的事,只觉后背一阵冷汗,赶紧回复她,


“怎么可能对你失望,小姨觉得你很棒,不仅没有辜负期望,还超出预期了呢,你想想,如果这几个月你和以前一样不学习,这次开始你又能考多少?”


她显然听懂我的话了,也听进去了。说自己又有信心了。我悬着的心也放心了,之后我又开导了她很多。


其实她们这个年龄有各种心理上的问题或叛逆反应都很正常,作为大人,应该时刻关注孩子,对她们进行思想教育。


外甥女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很多,想到了一年前的她,想到了近日的“小学生弑母案”,想到了“神木少女被杀案”,还有近期比较火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里那个17岁的易遥。

我提到的这些孩子,都还未成年,经过记者采访,发现这些事的起因都来自于家庭,可我觉得,事实本质却并不是父母。


我的外甥女小黎,从小性格外向活泼,尤其稍大一点之后,到了叛逆期,就更是整天不着家。她妈妈,也是我的堂姐,性格与她完全相反,话很少,再加上外形清瘦,个子又高,整体给人一种严肃高冷的感觉,小黎老不听话,所以一直不待见她,再加上他们夫妻平时的一些小矛盾,平时对小黎很少关注。小学还会督促她的学习,初中之后就没再管过了,而且我姐学历不高,有些课程是真的辅导不了。


慢慢地,小黎和我姐争吵的次数增加了,一回家两人总要吵架。


有一次小黎晚上十点还在外面KTV和同学玩,我姐把她带了回来并打了她。自此,她心里的“怨恨”便更多了。


小黎本性善良单纯,她很喜欢和我说她的心里话,


“小姨,我喜欢和你聊天,喜欢听你给我讲大学的事情,喜欢听你等我高中生活,我觉得很美好,我也希望可以有这样的回忆。我的好多想法你都能理解,而且也会赞同我的很多看法,不像我妈妈,我说什么她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或者直接理都不理你,真的是没有共同语言。”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她解释过为什么妈妈会有这样的态度,但只是尽可能浅显地和她去说,有些道理,在她们这个年龄不应该知道,知道越多对她们以后的成长越不好。

后来我也发现,在饭桌上,小黎无论说什么,我姐都一脸冷漠,或直接让她闭嘴,这时小黎就会看看我,做出一副无奈的表情,然后还会冲我点点头,意思是,她听我的话,不再去顶撞大人,不管说的对不对,都要尊重别人。


此外,我也无意中看到小黎和一些男生在聊天,言语中很是不正常,我本生对男生就比较反感,更何况是这样的未成年人。当时记得发了很大的火,把她手机里的可疑好友全都拉进了黑名单,我以为她会很不满我的做法,可并没有,看我很生气,她说:


“小姨,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乱和别人聊天了,一定好好学习。”每次做作业,她都会把手机交我保管,怕自己忍不住想玩。

我和她讲过,她们这个年龄,还没有完整的恋爱观,甚至我这么大了都搞不明白。但是有一点很明确,你想找的那个人,必须人品好,对你好。她冷笑了一声,


“我才不信,我爸爸对我妈妈多好,他人品也不差,可我妈妈就是不爱我爸爸了,好有什么用?”


我愣了一下,原来她都懂,只是不说罢了。大人之间的任何小细节都瞒不了孩子的眼睛。可是现在有很多大人依旧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说一些不好的言语。


“你爸妈的事他们自己可以好好解决的,放心,只是小吵小闹,这些不需要你操心,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你要强大,要过你想要的生活,就只能靠自己,没有任何捷径。”‘去KTV当服务员’和‘上名牌大学’,你自己选。”


小黎觉得有我很好,是我改变了她,让她有了动力去努力。其实我几乎没做什么,是她自己的信念强大,否则我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也听不懂。况且,有很多事我也无能为力,有很多东西我也不知该如何给她解释,有些话无法和她明说,只能尽力让她有一个相对正确的价值观,仅此而已。


关于未成年人和父母的矛盾,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一、时代差异。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各方面都迅猛发展,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和父母所生活的年代完全不一样。孩子们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宽泛,心里成熟比较快。所以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二、文化水平差异

在八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没有现在好,有些农村温饱也是刚刚解决,甚至还是吃不饱。穷人家的孩子光生活就够闹心了,哪有精力和闲钱去上学呢?导致孩子说的她们听不懂,或者理解为别的意思。


这个不能完全怪父母,她们也想有好的教育,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和文化比起来,他们的父母更希望他们能平安活下来。

所以现在父母和孩子交流会很困难,甚至完全没有交流,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就是这样过来的,不听话就打,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现在只是骂,在她们看来已经好了很多了。他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长此以往,家庭矛盾就出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科技社会

科技型社会有好有坏,好的是孩子们更容易学到知识,只是来源渠道也更多,而且全面广泛。

坏的则是无法区分知识的良莠,无形中青少年会在电子产品上学到一些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比如,“神木”案件中,被害人就死通过网聊认识了施暴者,防范意识不强,导致悲剧发生。国外一些暴力游戏陆续传入国内,青少年不仅沉迷于其中无心学习,还逐渐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并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她们身心尚未健全,时间一长,现实与虚拟就完全模糊不清了。

不仅如此,一些成年人也被这个亦真亦假的社会所荼毒。看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奇事物,眼前所拥有的东西已经无法得到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促使他们堕落。出轨、小三、贪污受贿、谋取非法收入。而一些人得不到回家就那孩子撒气,那另一半撒气。这种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致命的影响。


四、生活所迫

一些父母可能是因为生计问题,无法长期陪在孩子身边给他们关爱。


基于三、四两种情况,孩子回家感受不到温暖的关怀,只能面对冷冰冰的墙壁难过,慢慢地,她们会更喜欢躲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肯出来,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


据“神木”的女孩的好友回忆,有一次送她回家,送到家的巷子口回头看,女孩还停在原地,双手抱膝蹲在地上,看上去很“脆弱”,很“孤独”。我看了很心疼。


无论肇事者还是受害者,她们都是被这个社会迫害的孩子,他们曾经都极力像这个世界呼喊,无声地寻求帮助。


“我不要熬夜,我想要很多爱,我想要拥抱……”,“一个人的世界,孤独其实属于我……”,“我才十几岁,为什么要活的这么累?”


可惜,没人听到他们的求救声,没有人看到他们无助的眼神,这群可怜的孩子被这个残暴冷酷的现实社会无情吞噬。

他们还都是孩子,需要家人、学校、社会去正确地引导,时间对错他们有时很难分辨,需要有人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现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你要去很好地解释一些东西才能说服他们。可是家长只是一味指责,至于做错的原因,他们从来不会深究,更有甚者,多错都任由他去。


从法律层面来看,沅江市小学生“弑母”有错,神木叛逆少年团队有错,汤小米和他的帮手有错。可倘若放到道德层面看,他们都没错,他们都是受害者。他们本性不坏,也并不是和谁有仇,他们也想在父母的关爱下幸福成长,可是现实不给他这样的机会。


难道是父母的错吗?他们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致使他们走向邪途。不,不是这样的。


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只是迫于生活压力,只是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其实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完整的家庭,放学回家客厅亮着的灯,桌上热腾腾的晚饭,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当然,我并不否认孩子和父母的过错,但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这个现实社会,一个杀人不见血的恶魔。多少孩子正值花季,却蒙上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变成了“黑暗成长物语”。


“神木案”发生后,一些学校开展安全教育,举办家长讲座。这样的类似案件不止一次两次发生了,每次都开展各类型的教育会议,可目前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有关部门不该从根本上或其他途径找原因吗?为何还是一味延续之前的做法。青少年犯错就大肆批评,社会一错再错就没人管?


更过分的,是派出所鼓励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审讯室,无非是用这些刑具、法律去警示青少年,“不听话,这就是下场。”真的很不能理解,这是在干嘛,威胁吗?你们不觉得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这些吗?这种做法和父母有什么区别,还是在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以后一想到法律,就是冰冷的手铐。


用已发生事故来警醒后者,那这些可怜的前者呢?他们的父母又要怎么活,这种锥心之痛又如何承受?这个可怕的社会,不觉得欠青少年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少年,不哭,你们才十几岁,不该这样过的,不该这么累的,对你们的呼喊,我也无能为力。希望以后的我,可以有能力去帮你们,不会让你们求助无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