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绣娘
与文会友
今天看啥  ›  专栏  ›  绣娘

我与文章二三事

绣娘  · 简书  ·  · 2021-06-06 11:08

这是我第二次拜读杨绛先生的作品,第一次品读的时候还在懵懂时期。大概是在初二时期,语文课本里选了一篇杨绛先生的文章,题目叫什么已经忘记了,内容大抵描述的是一家三口的琐事。不过那个时候挺不喜欢读的,总觉得内容太过于平淡了,导致现在已然忘记了那篇文章,只记得书的左下角落了作者的名字——杨绛。那个时期喜欢读什么呢?李白的诗,苏轼的词,鲁迅的文,其实也不是喜欢读,只是那个时候接触的多一些,背诵起来似乎也比较顺口一些,至于内容忘的差不多了。倒是鲁迅的有一篇文章《社戏》记的相当清楚,至于记得为什么那么清楚?大概是来源于青春时期对于生活的向往。单是划船看戏,返途偷豆就让我看的心惊动魄。可是过了这一时期,语文课本在选取鲁迅的文章时内容就慢慢的变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纪念刘和珍君》,从童年趣事到对现实的口诛笔伐,鲁迅的文章不管在内容上还是手法,对我的影响着实颇深。当然这并不排除主观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同样适用在诗词方面,从李白,苏轼到晏殊,柳永,从一开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后来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无疑是对我的整个青春期乃至情感变化的一个真实写照。至于现在我似乎更乐于去读一些乡土文学,对于北方生活以及黄土高原总有着一股莫名的向往。可是对于西方文学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的,以前也好现在也罢。虽然也逼迫着自己读几本,可是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字”上,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包括后来一些留洋归来的“文化人”的文章我也总是不喜欢读的,那些文章总是有着很浓重的西方文学的艺术手法以及色彩。大概在行动上我虽属于“激进派”,可在文字上我的思想却固化了,成了“排外派”。再回到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整个篇幅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甚至就是一些家长里短,一家人这些年的生活琐事,可是眼眶总会不自觉的湿了几次。对女儿也好,对丈夫也好,杨绛先生的文笔和她爱一样细腻。所以我很喜欢读这一类“文化人”笔下的情,也乐意去感受他们笔下的“爱”。虽然不似西方文学那般直白,那么惊天动地,可相较于西方文学他更多了一丝婉转与含蓄,少了一分露骨。与普通人相比,多了一分诗和远方,少了一分烟火气息。

生离死别,人生痛事
离别长,恨苦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