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田大捣
大捣,低调但爱吃火锅的独立营销人。 前杂志编辑总监,后百货公司运营总监,终身学习推崇者。 微信公众号:大捣(ankangxiaowanka)关于营销的思考都在这里了。
今天看啥  ›  专栏  ›  田大捣

2017年总结:九件小事情

田大捣  · 简书  ·  · 2018-01-10 14:15

趁着新年尚未散尽的欢愉热度,看着身后的2017年,好像要认认真真总结一番,心里才能落定为安。

1. 写了一句自己特满意的文案。(这么说是不是显得对自己要求特别低?)2017年年中,大捣团队为某品牌西服设计了一套包括产品册在内的物料。我在封底写了一句文案:人生大场合,你才会想起我。男人活一辈子,总得有一、两件特别撑场面的服装。要紧的是,在那些人生的重要场合,你已经穿上了它,而不是真的在那时,你才想起它。可惜的是,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后知后觉,不然你们早都买比特币发财了。

2. 拖了一篇特别想写但是还没得及写的稿子。看《十三邀》上瘾,买许知远的书来看,买《单读》来看,在喜马拉雅下载许知远的音频节目。在这一类书籍里,能够找到某种疏离感。从生活的具体中抽离出来,呈现出一块个人思考的空间。一直想写点关于许知远或者《十三邀》的内容,如果第二季《十三邀》都播完,我还没写出来,那或许不是失语,但一定是才华有限。

3. 输出是一种练习,也是最好的输入。去年有幸成为数英网的认证作者,以及简书网经管优质作者。从2017年7月至11月,结合阅读内容,和个人过往的工作经验、思考,在专业网站上发表拆书类文稿。在码字的过程中,不断地摄取养分,清晰地感受到“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这是我过去一年中,个人最满意的部分。毕竟,我一直盲目的认为自己还是能写写东西的,所以在写作上能获得任何的赞赏,都令我高兴。

4. 通过付费知识,若有似无地感受到了与过往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表述,其实你们大概猜到了,我就是心虚,因为我也不是特别确定,自己是否掌握了所看到的内容。从天体物理、几何理论、生物发展到哲学思辨,每个方面都像是重新打开了一扇窗户。我越来越觉得,贩卖焦虑其实又未尝不是贩卖未知呢?既然你愿意跟着师傅进门,那就应该勤奋修炼,自强不息。信息转化成谈资是图一时之快,关键是扫荡认知盲区,才能带来更多魂灵启发。

5. 秋天的时候,回到老家,跟老同学们一起踢了两场球赛。曾经追风的少年们,在场上表现出来明显令人感到心酸的退步。不过正因为体力不支严重影响了技术动作变形,所以现在踢球依靠团队,讲究传接球配合,更有章法。只是在赛后点起的香烟,更像是夜生活启动的序幕。不得不承认,多巴胺分泌令人上瘾。踢完之后,腿疼了半个月。这件事充分证明:放开我,我还能踢!

6. 年底去看了一场话剧,中途居然睡着了。忘了在哪看到一句话,在香港,恋爱中的情侣,男孩子总爱带女孩子看王家卫,结婚后,老公就会带着老婆看王晶。可能开心麻花,比较适合现在的自己。

7. 2017年,跟朋友一起做了一款产品,取名刺猬爸爸原味瓜子。刺猬本来就给人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印象。我是一位父亲,我也很想像刺猬一样,用外壳为家遮风挡雨,把温暖的内在展现给亲人。就像刺猬爸爸原味瓜子,我们从酷暑跟进至寒冬,终于新鲜烘制而出,呈现给你们。

8. 如果说2017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10W+的文章,还差了9万9千多。

9. 一条心灵鸡汤:认真对待你面临的每一个难题,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抉择,然后只管大胆往前走吧,你不知道它们会组合出来怎样的人生,何必担心呢?那都是你未曾经历的风景。前进的路上,如果还有什么注意事项,那就是,少看电视少追剧。


大捣,独立营销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