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雪舞梅香
热爱读书写作的机械工程师 微信号xuemei519091,公众号:雪舞梅香,分享读书写作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雪舞梅香

拆书0102+雪舞梅香+不动笔墨不读书

雪舞梅香  · 简书  ·  · 2018-03-12 22:46

I 重述原文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2拆,片段“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和通过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两个段落的内容,原文省略

最近在写作交流群里,有朋友求助说:“我常常觉得好像挺多素材可以写的,这个可以写那也可以写,但是真正地要写的时候又发现想不起来,到底要写点什么好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因为我们人的大脑,记忆存储容量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大脑当作硬盘,而应该把它当作CPU。

这时候就应验了那句老话”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如果我们平时有收集整理笔记的习惯,那只要去简单地翻翻,马上就能回忆起来。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笔记内容,管理好,这就像是在建造一个源源不断的素材库。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去调用它,而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记在大脑里,那样我们的脑袋负担不起,就算再聪明过目不忘的人,如今这信息发展的速度这么惊人,你又能记得多少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笔记。更关键的是,这里说的笔记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简单摘抄句子,记录流水账的形式。而是要记录下你思考后的内容,可能是你的一句点评,或者是你的一个联想,也有能是你想收集的素材等等。这些东西“像雾像雨又像风”,如果你不把他们收拢起来,放进口袋里,再系上绳子,那他们可能随时就飘散了,无处可寻。

所以,做读书笔记,就像是把这些调皮的东西留下来,用你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落实到书面上,那就跑不掉了。写文章的时候,我们翻开来找一找,灵感自然就出来了,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做笔记的过程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你要考虑怎么记录,用什么方式记录等等。

说到做读书笔记,有些小窍门儿能会帮的上你:

第一,要养成勤做笔记的习惯。只要翻开书,手里就要拿起笔,精彩的地方划线一下,在反复品味的地方写下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觉得有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慢慢去养成习惯,慢慢地你就会有那种如果不记笔记就像是缺少点什么的那种感觉,这就说明你已经养成习惯了。

第二个小窍门,让你记的笔记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你可以回头去翻翻你的笔记本,找到一些非常有用的素材,然后把它应用到你的文章里。或者你的笔友来找你求助,论证某个观点需要一些经典的案例、精彩的金句之类的,这时候你如果能贡献出来那么一两条,他们也会感激不尽。

除了刚才说的养成笔记的习惯和让笔记真正发挥作用以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你要创造自己独特风格的记录方式。一边去记录,一边改进。有的人喜欢用简单的文字条例式,有的人喜欢用图文结合式,还有的人就特别喜欢用思维导图+各种图标的形式。曾经在网上看过那些笔记侠们,光是记笔记用的颜色就好几十种,同一种颜色的还要区分。他们甚至把记笔记当作是一种新的创作。但是不管那些五花八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激发你长期记录下去。

A1 联系经验

过去我读书,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但是从去年开始,我做了一下改变。记得去年3月份我读了一本书《时间投资法》,当我读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真是太好了,非常有用。我很想分享给更多的人,所以一边阅读就一边做了一些简单的记录。把其中的一部分零散的点汇总到一个表格,一个思维导图里面,等我写文章的时候,就把笔记找出来了,通过扫描,做成了图片,直接插入到文章里了。后来这篇文章上了首页,阅读量达到3000+,还被简书荐书公众号转载了。

现在想一想,如果还和过去一样,不做笔记不去整理的话,可能结局就是“看着感动,想着激动,然后一动不动”。因为如果没有笔记的话,自己找起来会很吃力很费时间,本来写文章的时候心里就是有压力的,如果还需要繁琐地去翻找,有可能就失去耐心了!

所以说,记笔记的时候看起来很麻烦很费时间,但实际上到你用上它的时候就发现效率更高。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了,读书不仅仅限于纸质户籍,更多的人会选择看电子书。尤其是便携式的阅读器,更受欢迎。买一个kindle就可以把几千本书带在身上满世界跑,想看的时候就能看。手机上也有很多阅读app,当当阅读、掌阅、微信读书等等。就拿微信读书来说吧,不仅能看还能听,还能选择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语速,特别方便,读书时长还可以换成书币,在微信书城购买新书的时候当钱花。微信读书里也可以做标签、划线、写想法、写点评之类的,这些笔记的内容也可以导出来做成文档保存。

A2 规划运用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记笔记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起来了:印象笔记、有道云、石墨文档、幕布、XMIND……除了纸和笔,还有非常非常多的电子工具可以利用。电子工具容易保存,很多都是云存储的,在哪里都能同步打开查看和修改。这些都是纸和笔不能比拟的。但是我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的东西还是想用笔去写写划划,感觉才真实,印象也更深。看着自己熟悉的字体,就算不详细看内容也有一种亲切感。

因此,我今后是打算这样去改进我的读书笔记:

首先,多样化做笔记。比如微信读书上看的时候,可以直接画线复制粘贴到笔记本上。如果看纸质书的时候,精彩的片段就使用讯飞语记app,朗读一遍,把他们转化成文字来保存。如果是图片类的,就用全能扫描王app把他们拍下来保存。

其次,把印象笔记app当作一个大麻袋,好的东西统统先扔进去。语音图片和文字都能保存,微信文章还能一件转存过去。规定每周六晚上整理印象笔记的素材内容。把同一类书籍的笔记归纳到相应的文件夹里面去,这样才能方便查找。

然后,要学习笔记术,掌握更高效的笔记法。看到很多爱读书的朋友,他们晒的笔记图真好啊,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还美观。自己也要多学学这些。

最后,尽量做到每读一本致用类的图书都要逼着自己去输出内容,书评、读书笔记、拆书稿、讲书稿等等,至少要选一样去做。

多读书,学拆书,行动起来!让知识变为能力,让能力变成钱,加油!

(释若带拆原文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4915ecc0086)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