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中国三明治
三明治(China30s),成立于2011年3月。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出来的平台。成立于2011年3月,旗下设有三明治写作学院,以及媒体平台“中国三明治”,同时致力于将故事跨界应用于产品设计、城市文化挖掘、展览市集、空间打造等立体场域。三明治,指在中国感受到事业、生活等多重压力,又试图保留自身理想的年轻人群。我们观察并记录“症常青年”等时代症候群,揭示中国社会变化脉络。我们相信每个人微小的写作,都是动人的时代记录。目前,我们已经培养了海内外数千名写作者,产生数万个非虚构故事记录,成为国内广受瞩目的故事平台。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三明治

修睿:我成了一名儿童图书馆的馆长 | 毕业一整年的年轻人

中国三明治  · 豆瓣  ·  · 2017-10-16 11:24

口述 | 修睿

文 | 万千

我的朋友们问我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我会告诉她们说,我是一间儿童图书馆的馆长。

我是2015年夏天加入“故事星球”的,今年年初正式成为上海常熟路中心的图书馆馆长。那时候,我还在复旦大学念古典文学的研究生,因为兴趣使然,想要找一份和教育、图书有关的工作。刚来的时候,故事星球的工作室还在五原路上的一间蓝房间里,有一整面书墙,然后我们搬到了常熟路上,开始正式有了星球图书馆。

对着四面空空如也的墙壁,故事星球资深阅读导师Keith用手势和我们比划着图书馆的规划,想着“这里要放什么,那里要放什么”,图书馆的动线应该怎么设计。

我在旁边看着,见证了一个空间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一度想回老家编地方志,却来到了一个儿童图书馆

我本硕都是复旦中文系的,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时,我对自己之后工作要做什么感到很迷茫。我一度想要回老家泉州去编写地方志,然后因为决定继续留在上海,这个想法也就先放下了。

和一些年轻人不同,我很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工作。可能和我在大学时,给民工学校的学生们上过课,也曾经在甘肃支教过一个暑假有关系。

我在甘肃支教的那所学校是一所孤儿学校,小朋友一直都在学校里生活。学校里所谓的“图书角”,其实就是一个小木柜子,摆放被捐赠过来的各式各样的书籍。但是在那里,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于阅读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他们会缠着你讲故事。

我不是一个擅长给孩子编故事的人,于是常常念书里的故事给他们听。

那里的孩子看起来其实要比他们实际年龄更小些,可能是因为单纯、未经世事的缘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她在当地的孩子群体里看起来有些早慧,特别喜欢读安徒生的故事,天天在图书馆里翻看安徒生童话。因为她还不认识里面所有的字,所以会让我讲给她听。她最喜欢的是《海的女儿》,被里面小公主的自我奉献而打动。

我大学里常泡在图书馆里,最直接的原因是寝室没有空调,但我自己本身也很爱书,常常在阅览室待到晚上十点闭馆后回去。

这些年,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论语》,因为我硕士专业是古典文学。那时候,我很崇拜的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老师李长声,也写过一本和《论语》有关的书,他做了非常扎实的背景研究,包括考证各类历史年谱,但是他最后写出来的文字其实是可以直接念给小朋友听的。这让我特别钦佩。就和现在我在故事星球儿童图书馆里看到很多很优秀的儿童书籍一样,我认为童书作者们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写出一个很完整而且很好玩的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我算是一个对自己定位很模糊的人。临毕业前,我对工作的期望就是能够和书相关,然后如果能再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就更好不过了。

后来当我在微信上看到故事星球的介绍,了解到这里是激发孩子独立阅读和自由创作的地方,尤其是看到故事星球微信号上发布的小朋友自己创作的故事后,就特别想要加入这个团队。

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想过,在故事星球,有一天,我会成为这里儿童图书馆的馆长。

小朋友也给我们管理图书馆提建议

现在故事星球图书馆主要分为两个中心,常熟路和衡山路中心,管理团队大概为六人左右。

我管理的是常熟路中心。来故事星球参加工作坊的孩子们,每周都会来图书馆独立阅读。阅读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大概适合读什么阶段的书,然后他们来到图书馆的固定区域挑选,或者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书。

在我们的工作项目,每周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更新阅读地图。常熟路的星球图书馆里有一面大大的墙,上面画着一张冒险地图,小朋友每读一本就可以在地图上前进一步。

有一些小朋友特别喜欢看书,我每周都能在图书馆里见到他们好几次。

每周二到周四是图书馆内部整理的时间,我和同事需要做包括新书入库、整理书架、布置书籍展示架等一些列工作。另外,每两周或一个月,我们会有一个主题荐书活动,比如接下来我们即将准备“秋天”主题以及“万圣节”主题相关的书籍,然后把和这些主题相关的书籍摆在图书馆最前面的书架上。我们还会写一些新书推荐,发在微信或者朋友圈里。

故事星球图书馆里每一本图书都按照美国AR阅读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所以每本新书入库的时候,我会检查它的分级,然后给书贴上相对应的标签。一本书上最多我们贴过八个标签。

管理图书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我们的管理,比如今年图书馆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自助扫描机,省却了我们之前人工录入图书外借信息的功夫。

有一天,有位小朋友特意来告诉我说,他在某某图书馆看到工作人员给不同图书都贴了色彩标签,觉得很好,建议我们也这么做。刚好,就在前几天我们考虑到孩子们对颜色比较敏感,所以在不同级别的书籍侧面也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签。我很开心地带他去图书馆里面,给他看我们已经用颜色分类的书架。小朋友很认真地进去巡视了一圈,说:“嗯,挺好,”语气像一个小大人似的,特别可爱。

在选书过程中成长

选书是一家书店的灵魂。对故事星球图书馆而言,给孩子选书也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每周都会有一次书籍采购。刚负责图书馆的时候,我会看国外各类图书排行榜来挑选书籍,但是我会发现有时候排行榜的书籍可能不太受孩子们的欢迎,选书的经验是必须跟随孩子们的阅读口味一起成长的。

有时候,我坐在图书馆服务台,看着小朋友在书架前挑书的背影,观察他们会拿起哪本书,放下哪本书。久而久之,当我看着图书馆的书架的时候,眼前好像还是有一个小朋友的身影在那里似的,或者说我拥有了能够从小朋友视角去判断一本书的能力,知道什么书小朋友们会喜欢,什么书对他们来说有点难。

周末的时候,我也爱在上海逛书店,或者在家里挑书。选书对我而言也是一种休息,发现自己挑选的新书能够得到孩子们的欢迎,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最近,很多女孩子来告诉我她们很喜欢我新选入图书馆的一本书。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既可以是穿着粉红色蓬蓬裙的小公主,也可以是穿着黑色皮衣的小警察,这个设定满足了很多女孩子们的想象。

选书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成长,图书馆也在成长。

我从小就对文字本身有亲切感。故事星球图书馆项目,其实就是每天思考怎么把图书的创意发挥出来,怎么运营好这个空间。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看书,并且在我们的图书馆里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现在每次,我和我朋友们说我现在在做图书馆馆长,他们都会觉得很神奇,然后笑着说“前途无量”这种话。

但是当我回过头看我的走过的路,很庆幸当初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的我,一步步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

现在,我希望有几个新的小伙伴和我一起,因为我们即将开出新的大得多的图书馆空间,需要更多的对书有兴趣的朋友加入。我想新的小伙伴是这样的:

1. 对书,有感情。这个是基础。

2. 细心,能够像大管家一样把事情一项项做得非常清楚。

3. 愿意分享,能够向别人介绍图书,并且推荐好书

特别欢迎脑洞大、富有创意和执行力的朋友加入,专业、工作经验不限。工作地点上海。想要了解详细工作内容和招募要求请点击这里。

“故事星球”是一家专注培养4-12岁儿童阅读素养和创意表达的机构。在上海有三个线下空间。设有专为孩子设计的三大核心内容:英文精读写作、儿童中文写作鉴赏和专题研究,儿童电影戏剧艺术项目。

星球会员享有精选全球英文原版书籍的图书馆。同时也在家庭、社区、学校推动阅读文化,倡导创意表达,为每位孩子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阅读写作引导和服务,推动孩子成长为有趣丰富的创作者。

Storyland故事星球微信号:iStoryland


阅读故事星球图书馆的文章

我爱上的第一座图书馆,和这里的人 | 故事星球图书馆手记

填写报名表:http://istoryland.mikecrm.com/ieVqDXd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