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i沐风
IT从业者,二级拆书家,理性的感性主义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i沐风

你的幸运,谁来做主?

i沐风  · 简书  ·  · 2019-01-23 08:32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两个船员朋友,在几乎相近的时间里去同一个目的地出海航行,在归来之后两人对于整个旅行的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个人认为整个旅途充满了欢乐,一个遇到的太多太多的好人;而另外一个却说这一路遇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

为什么在这样的一个旅途中,两个人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李笑来在专栏中也给出了他的答案:这个世界是活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就像上面的两个船员,然后近乎同时和同个目的地,但他们各自活在了各自的世界里。

虽然李笑来给出了这个世界是活的解释,但是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活的呢?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又是截然不同的呢?这些,李笑来并没有给出一个过于完整的答案。

乐观者和悲观者

简单来讲,如果把那两个船员当做一个是乐观者一个是悲观者的话。我们就能试图从这两个针锋相对的世界观中解释一二了。比如说:

当一个杯子里有版本水的时候,悲观者看到的是“我只剩下半杯水了”,而了乐观者看到的是“我还有半杯水”。
同样的度过一天,悲观者会说:我在一天天的变老;而乐观者却会说:我现在的每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

同样的一件事物,在乐观者和悲观者的眼中就会有着不同的描述,就像是两个船员对于他们航行中不对评价一样。那么是什么造成情况的呢?

意识雷达

无论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认知框架而已。人们依据着不同的认知框架,来搜寻着材料填充已经形成的认知框架。就好像我们所认识的雷达一样,当你在感知的时候,你只会对你预设在雷达中的那些信号有所反应,对于其他的信号和事实,则就会自动忽略。这也称为“意识雷达”。

简单回忆一下你就知道,当你真正开始关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种事情慢慢的出现在了你的认知世界中。比如说:当你的太太怀孕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现街上、公园里有好多的孕妇,虽然实际上,街上和公园里的孕妇一直那么多,只是你现在开始关注起了孕妇,也就是你有这种意识雷达,所以才会感知到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现象,我们是会根据自己的感知偏好有选择的去接纳那些事实的,即便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事实是我们选择过的,而是一味的拿这样的事实进一步的证明自己原来的观点。就像那两个船员,各自根据自己的感知偏好,去选择了自己所接纳的事实,并且会一步一步的证实这个观点。而这也恰巧正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时候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将已有的材料,放到已有的框架里。

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认为, 任何一个新闻报道,表面是在报道一个客观事实,其实每一个记者、每一家媒体、每一个编辑都会不自觉地选择一种取景框。 他们用这样一种取景方式从现实世界中抓取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抓取的那一刻,这个事实已经不客观了。

就算某件事情完全是客观的,记者也没有戴着有色眼镜去写,但关键在于,世界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你的报纸偏偏只登这件事?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包含着一种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是一种我们没意识到的主观性,或者说,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对现实进行篡改和动手脚。

随着我们的小动作越做越多,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有了一个框架。之后,你会关注一些特定的事实,这些事实进一步将你的框架固化,使得你的框架、你的意识雷达越来越敏感,最后,你就越来越坚信自己抱持的是那样一种世界观——世界呈现为被你的世界观,或者说被你悄悄用各种PS软件改造过的一个世界。

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

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否幸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自你的认知框架。当你认为自己是个很不幸的人,虽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是因为选择了一种能证明自己不幸的感知方式,所以在思维中就会悄悄的寻找各种各样的证明自己不幸运的证据。同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那么你同样的也回习惯性地收集各种各样证明自己幸运的人。在这不同的收集过程中,慢慢地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那么,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