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草木熏19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草木熏19  · 简书  ·  · 2019-05-08 23:49

本文节选自《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说: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觉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6岁是关键期。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在这一阶段,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亲密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恋母情结”,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要顺利地度过恋母情节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咨询师胡慎之说,“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他强调说:“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