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做做早餐谈谈娃

2018年第一天,是谁把孩子弄病了?

做做早餐谈谈娃  · 简书  ·  · 2018-01-09 11:31

新年第一天,大宝病倒了,嗓子发炎,高烧39度。此时一场据说严重程度不亚于SARS的流感正在肆虐大半个中国,朋友圈里无数大人孩子都中招了。

每次大宝生病,全家人痛心疾首的同时就是要追根溯源,尤其我爸和我妈,一定要弄清一个事实——他到底为什么生病?

按照国际惯例,这一次的罪魁祸首依旧是我的猪队友娃的亲爹。2017年最后一天,宝爹执意要带大宝参加一个朋友在郊区的乔迁仪式,直到夜里12点才进家门。

虽然理智告诉我们,病毒细菌什么的都有一个潜伏期,不可能昨天感染今天就发作。但一听说“半夜”、“郊区”、“人多”这几个关键词,我爸妈的理智瞬间就丧失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宝的烧一天不退,我接一次电话就得挨一回骂:全怪你们,不带他去根本不会发烧,就是在那里被传染的!然后等宝爹下班回来我再接力下去:全怪你!让你早点回来不听,大半夜的哪个小孩在外面!

“是谁把孩子弄病了”这个问题相当关键,它关系到在服侍病号的过程中每个人占有的心理地势,连我爸这样平常丝毫不关注生活起居的人此刻竟然也可以雄据制高点数落起我没完没了了。

心理鄙视链排列好顺序后就要开展治病救人了,遭遇的第一场拉锯战就是“要不要上医院”。

大宝八九个月第一次发烧时,半夜三更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冲,折腾三四个小时人仰马翻到家该烧还是烧,但我们无怨无悔。

夜半急诊跑多了我逐渐摸出了一些套路,开始顿悟没必要大半夜折腾孩子也折腾自己。发烧的小孩本来就会在夜里达到体温峰值,做好药物和物理降温就行了,半夜去医院完全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从朋友圈得知各大儿童医院“排队7小时看病3分钟”,也算久经沙场的我用手机照了照大宝的嗓子,决定上消炎药+在家静养。

我妈家楼上有一位儿科大夫,托这位阿姨的福,大宝小时候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基本不去医院。除了把阿姨请到家,有时我会把我的观察及用药情况通过电话汇报给她,阿姨经常肯定我的判断。

这阿姨虽然是西医,但也不排斥祖国医学,她主张病来时立即采用西药控制不让孩子受罪,消炎药不是洪水猛兽该上就得上,同时辅以中成药调理收尾。我很认同她的观点。

发烧的第一夜,不停地更换大宝额头上冰镇过的毛巾,擦手脚,将他原来的蚕丝厚被换成春秋被,喂水,量体温,体温冲上40度时喂退烧药,刷平时没空看的公号,忙活了一夜。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房间里,酣畅的呼噜声此起彼伏。

打人的心有,但姐实在没空。

我曾在部门的八卦群里抱怨:“男人怎么这样啊!”那位劝我不断修行的同事姐姐又语出金句:上帝是公平的,某处多了点东西,他处必然会少点东西。

又想起入行时我师父,38岁得女,因出生时呛过羊水住过保温箱,女儿肺部极其脆弱,一年到头生病不断,有一年光肺炎就得了不止两次!由于有高温惊厥史,女儿只要一发烧她就彻夜不眠,照料孩子的同时刷电影或写作。

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拼,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意志力,如今看来答案非常简单——这就是母亲。

第二天一早电话响起,不用问这肯定是另一位母亲——我妈,单刀直入:宝还烧吗?之后这个问题会循环往复,不管我怎么解释消炎要有一个过程退烧要有一个过程起码三天……

其实我不相信学化学的我妈会不懂这个原理,但眼下她执意把自己归到“没常识”的一类。可见女人的情绪有多强大的力量,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好吧我好像扯远了。

没多久我爸打来第二个电话:宝还烧吗?还不去医院?我又巴拉巴拉退烧要有一个过程去医院容易交叉感染……我爸打断我:行了吧你,你是医生吗?赶快带他去医院!

要说好哄也还得是女人,这通电话最后以我愤而挂了话筒结束。

在接下来的N个电话里,我拒绝了他们要为我买菜、买水果、送饭等等提议,总之百般阻挠他们上门。经验告诉我一旦他们看到大宝烧得通红的小脸,我将彻底丧失把控事态的主权,我妈从此也别想睡好觉了。

让我恼羞成怒的原因正像我爸说的,我不是医生。我仔细观察大宝的精神状态,观察他嗓子的变化,倾听他肺部的呼吸音,但我只是一个会写文章的妈妈。

家人真是一个矛盾体,给你温暖支持的是家人,扰乱你阵脚的也是家人。

遥记得大宝5岁那年,临近春节时得了肺炎,医生要求住院,我楞是对我爸妈封锁了消息,并在除夕前一天成功出院。

对我而言肺炎没那么可怕,小孩子生病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但“肺炎”、“住院”这些字眼足以让古稀之人震惊,他们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生命之重。

现在的我是曾经的他们,现在的他们会不会是将来的我?陪生病在家憋久了,确实容易思考哲学问题。

当又一波高温袭来时,宝爹讪讪地说:要不上医院吧。我看了看这位处于食物链底端的人瞬间回到现实劈首扔他一句:你请假去排队7小时!

世界就这么安静了。

发烧的第二天晚上,大宝的体温仍有38度多,眼看三天的时间节点就要到来,我如果没有不安就真修炼成医生了。

看大宝精神良好,我建议洗个温水澡,他欣然同意。坐在小板凳上冲着温水,大宝不停地说妈妈好舒服呀,我真应该早点洗。

洗完澡上床睡觉后,大宝的烧就这么奇迹般地退了,一整夜没有反复。我忍不住晒朋友圈,一个朋友的回复深得我心:妈妈的压力秒懂,儿子真给娘争气!

我又一早向我妈报告喜讯,她老人家的声音都雀跃了:太好了!你爸说了再不退烧他要发烧了,他几次要直接过去我没让他去,怕他去了又啰嗦。中午我妈就拎着各种吃喝登门了,看到正捧读闲书的大宝后又心满意足地离开。

看看,要说深明大义的还是女人。

当然退烧并不意味着痊愈,接下来鼻塞、出痰一样不会少,护理、休息,按部就班就是了。

对一个五年级小学生来说,临近期末的这场病生的相当奢侈。当同学们奋斗在各科模拟考试中的时候,大宝读完了沈书枝的《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玩了“王者农药”,陪我刷了“孤美”的新年特别篇。对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我已经不打算报什么希望了。

他还得到了各界阿姨们的祝福,又送祖传秘方又送礼物的。一位自称大宝“老阿姨”的老师从我上一篇文章中得知大宝喜欢砚台,特意坐地铁到我单位送来她珍藏的一款黄河泥制成的龙纹砚台。

收到砚台的大宝激动地表示要回赠一幅画,并要题诗王维的《鹿柴》。无奈体力稍欠,题诗的手总是发抖,被我以“来日方长”劝阻了。

2018年伊始的这场病即将进入尾声,为了公平公正,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给医生朋友打电话咨询、大中午从海淀单位赶回来送药、为大宝煮粥做阳春面,宝爹亦有贡献。越是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越是需要点儿技术傍身啊。

孩子生病了,给孩子做点什么早餐好呢?生病期间,孩子胃口不好,如果不注意营养,一场病下来可能要瘦几斤。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容易吸收,但又不能太寡淡,还要兼顾色香味与营养,稀饭搭配面食类和鸡蛋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做小米红薯粥,搭配香葱烘蛋,和饺子皮做的蜗牛五香小饼,尽可能地调动起孩子的食欲。

食材:鸡蛋、香葱、饺子皮10张、小米、红薯

做法:

1、 红薯切成小块,放锅内先煮三分钟,再倒入小米,中火煮十分钟左右转小火直至粥粘稠。

2、 香葱切碎,加适量盐,和鸡蛋一起搅拌均匀。平底锅热油,倒入鸡蛋液,两面煎至金黄盛出,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也可用适量番茄酱调味。

3、 饺子皮一张,刷一层薄油,倒入五香粉或椒盐粉或孜然粉等自己喜欢的调料,把饺子皮卷起来,再如图示卷成一个小蜗牛的形状,接口处可加水粘合,然后用手掌压扁。

4、 平底锅加热,可刷一层薄油,也可不刷,放入小饼,煎至两面金黄。

本期话题:大宝妈

本期早餐:淡淡淡蓝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