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长工张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长工张三  · 简书  ·  · 2019-12-27 21:27

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化比例/价格的变化比例。

即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逐渐增大。它的意思是,当出现新的情况、新的冲击时,人们寻找替代方案的范围一开始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选择替代方案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能够找到的对策就越来越多。

需求第三定律:精选品和普通品之间的价格本来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是加上一笔附加费以后,它们的差距就缩小了,精选品显得相对便宜了。而附加费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精选品就显得越便宜。

为什么人类社会或者经济发展是不可预测的。

计划经济: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障碍。

1、人际效用不可比较。

每个人对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个人估值。对同一中物品,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偏好。

2、数据不可得。

第一,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排序。

第二,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兴趣排序,也不一定愿意告诉别人。

第三,人们会误导,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

第四,人会对预测本身做出新的反应。

第五,数据永远保存在不同的人那里,永远无法集中在一起,要使这些数据收集起来非常困难。

3、奖惩很难恰如其分。

人类社会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让边际平衡的问题,而是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与变化相关的知识,从来没有被集中过。每当发生变化,总是有个别的人,在某个局部感受到了变化。而这些关于变化的知识,是永远没有办法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的。

价格的三个作用:

1、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

2、指导生产。

3、做出奖惩,决定商品分配。

竞争的规则

1、暴力

2、智力

3、排资论辈

4、社会身份地位

5、劳动时间、随机分配、先到先得

6、按需和价高者得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

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胜出的机会就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要让所有人都同意某个规则是最公平的,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每种竞争规则本身都会带来成本。

许多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难以受益。

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

从公平的角度看,出价高低并不比别的分配方式更公平。但是从效率的角度,从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从如何减少竞争带来的无谓损失的角度看,出价高低比别的竞争方式更有效率,它直接带来了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

回顾中国的经济改革,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它是有关竞争规则的改变:从过去看排队时间,看出身,看政治面貌,变成看价钱。

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的情形。

根据排队分配物品的国家,为什么往往都很贫穷。人们每天为争取到一点物资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而这些精力对社会其它人没有用,也就是时间和精力,从社会整体来看,被浪费了。

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以至于卖家必须搭配其它的竞争手段或服务,才能把商品卖出去。

价格管制之后人的竞争(短缺或者过剩时人的竞争)

价格管制必然导致价值耗散(张五常)

人是追求损失最小化的动物(张五常)

一个社会如果把个人的权利置于公平之上的话,那么这个社会运行的结果,当然不会是公平的,但是它却离公平很近。而另一种社会,如果把追求公平放在追求个人权利之上,这个社会就即不能保证个人的权利,也不能达到所谓的公平。因为每当你要追求公平的时候,肯定会出现的结果,就是甲和乙两人商量,怎么逼着丙去替丁做一些事情,而甲和乙还从中分一杯羹。

德国解除价格管制的纪录片《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

房价:

房价上涨的正面因素:人口聚集,大城市房价,还暗含着大城市的优势资源,比如大学、医疗。人口聚集的地方,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大城市,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跟谁在一起。不要以为非得有天大的本事,才能够在大城市立足。人与人之间讲究的,不是你个人的本事有多大,而是你的本事跟别人的本事能不能相匹配,你们之间能不能互相服务。

房价上升的负面因素:房屋的交易不够灵活,不够频繁;小产权房未能进入正常的流通渠道;城市规划部门对房屋容积率的限制太大;房子不能建的太高,限制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廉价保障房的负面效应:

1、限制人口流动,压窄上升渠道;

2、挤出效应,政府用地越多,私人用地越少,一般来说,私用土地比政府土地效用高。

3、廉价保障房限制交易,使得资源流动性减少,限制了资源的有效使用。

第五章

权利

自由不等于免费

046讲 权利有别于能力

财产权利: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权利是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是别人授予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认为有就有,而是别人认为我们有才有;要别人愿意出来保护我们行驶的自由,才能叫权利。

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而权利则取决于社会上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

047讲 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

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经验,那些巨大的错误。

048讲 自由不等于免费

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同等重要

行使权力所要动用的经济资源并不免费

通过侵犯别人的私人财产来宣泄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一种侵权行为

经济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

私有产权是个人政治自由的基础:私有产权与人权并不冲突,它们都是人权。私有产权是人们使用和交换特定物品的人权。如果产权的行使受到抑制,那权利就会朝其他方向倾斜(也就是说,那些受权力机关恩准的个人特征,就会取代那些平等的非个人特征)。这是产权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产权保护个人自由。

049讲 产权的兴起

产权兴起的两个动力:外部性,人口聚集。

050讲 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从产权的角度看,人们是不是真正拥有某件物品,最有效的试金石就是看他有没有权利把它卖出去。

051讲 产权保护之一:财产原则

财产原则:通过出价获得别人的产权,在财产原则下,政府对产权进行一次干预,就是确权。市场的买卖交易就是这种原则。

责任原则:当一个人侵害了别人的产权以后,侵害者就要向产权所有者赔偿,但是赔偿的金额不是由所有者确定,而是由第三方确定。在责任原则下,政府做两次干预,一是确权,二是侵权发生时,决定赔偿。事故(车祸,施工等)责任赔偿。

不可转让原则:禁止所有人把他所拥有的资产卖给别人。在不可转让原则下,政府做三次干预,一是确权,而是如果侵权发生,决定赔偿,三是禁止买卖。人体器官,醉酒状态下的合同等。

052讲 产权保护之二:责任原则

采用责任原则的一个核心理由是,采用财产原则来保护产权的成本太高,而伤害已经造成,这时只能由第三方对伤害做一个赔偿定价。

053讲 产权保护之三:不可转让原则

为了避免社会麻烦而禁止交易。

一、政府认为一些买卖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麻烦。

二、社会普遍认为一些买卖会威胁现存的道德观,例如卖淫、买卖器官,政府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来禁止这种买卖。

三、父爱主义,也就是说政府觉得自己比个人更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就像父亲爱儿子一样,替个人做主。

054讲 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

055讲 拥堵费的实践

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无论拥堵费如何使用,征收拥堵费本身都有意义。

056讲 公用品和私用品

私用品是指一个人用,别人就不能用;相反,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使用的商品,叫公用品。

057讲 灯塔的故事

萨缪尔森《经济学》

第一,哪怕是公共设施,私人也有积极性提供,私人也能够从中收费。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尤其是私用品服务时,可以选择免费,也可以选择收费。如果收费,能达到两个效果:

(1)可以筛选需求,

(2)能够进行经济核算。

第六章

耐心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不确定性 | 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

058讲|易耗品与耐用品

人的四种基本约束: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费雪及其著名的《利息理论》

易耗品: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

耐用品: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世界段内慢慢的发散出来。

人力资本是一种耐用品。一种耐用品,只有在时间的维度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功能。这是耐用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

059讲 |不耐产生交易

不耐:急躁,不耐烦。在消费问题上,人有时间上的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

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因为早一点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消费就是不确定的消费。有时也将“不耐”称为“确定性偏好”。

决定不耐强弱的因素。

年龄,老年人不耐比较强,年轻人不耐比较弱。

想象力,想象力强,可以把未来的奖励具体化,明晰化,不耐就弱。

时局,文化等

偏好现货的人和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在这个交易当中,现货和期货的比价,就是利息率,简称利率。

利率是人们推迟消费时索取的一种补偿,所以未来越是不确定利率就越高。

060讲 | 利率管制及其后果

利率管制后的情形

第一,人们不愿意借钱给别人。

第二,黑社会应运而生。经营地下借贷市场。

第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

061讲|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

贴现率: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折扣高的,贴现率就高,未来的钱在今天看就不值钱。

一个人越是能够把未来看得远,看得重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

有效市场假说 | 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062讲 |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

063讲 |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

资产的现值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

普林斯顿 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不要再做研究了,买一揽子的股票放在那里,等着它升值就好。

股市对股票的定价非常有效,连被蒙住眼睛的猴子朝报纸股票行情投掷飞镖,完全随机地选出投资组合,也能获得和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一样的业绩。

064讲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

尤金.法玛与有效市场假说

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他们的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价格。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版本:

(1)弱版本。市场上所有的关于价格和其他重要市场指标的数字,都已经被人们彻底消化了。这些数字已经没有研究价值了。

(2)半强版本。除了那些跟市场交易相关的数字以外,所有的公开信息,包括政府文件、各大公司年报、公告、新闻等内容,全部被人们消化了。

(3)强版本。不仅跟市场交易相关的指标和公开的信息被消化了,连那些秘密的、私人的信息,其实也已经体现在资产现有的价格当中了。

有效市场假说告诉我们的是,资本市场没有泡沫,资产价格的波动非常有效,已经准确的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

罗伯特.希勒与市场泡沫论

人是非理性的,人们的反应有时候不足,有时候过激。资产的定价有时候过高,有时候过低。

065讲 |肥肉丸与回报率

预测未来 |债券、保险与期货

066讲 |未雨绸缪:储蓄还是买保险

人的三种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风险偏好,风险中性。

067讲|保险的运作原理

068讲|那些不是保险的保险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补贴。

失业保险越高,失业率越高。

养老保险为何不可持续。

069讲 | 当商品不被当作商品

当商品不被当作商品,认为控制价格,就会出现短缺。如医疗。

政府提供廉价医疗,将产生庞大管制和管理费用。

070讲 |用期货合约来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风险

期货市场满足人们对确定性的需求

期货合约的基本安排:其中一方被称为期货合约的买方,他答应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向期货合同的卖方购买规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期货合约的签约人,必须包括三方,买方,卖方和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中间方。双方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交易,买期货合约的人,是向期货市场买合约,而卖期货合约的人,是把期货合约卖给期货市场。通过中间人交易的好处在于,买卖双方都免除了对方不能履行合约的风险,因为期货市场具有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履行单边合约的信誉。

第7章

供应

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较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

071讲|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含义: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跟别人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比较优势原理的几个要点:

第一、个体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地区和国家。

第二、前提条件,每个个体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第三、比较优势来自自己跟自己比较。

第四、如果每个个体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社会总量最大。

分工与合作

分工可以减少工作直接按往返的成本。

分工促进“熟能生巧”。

分工使机器替代成为可能

072讲|顺差逆差,孰优孰劣

贸易顺差逆差,只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言,把贸易总体加上,大体收支平衡。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对谁都保持贸易顺差,也就是说他不可能长期只工作不消费。同样,也不可能对谁都保持贸易逆差,也就是只消费不生产。国家也一样。

073讲|贸易对等和贸易报复

打开国门,欢迎自由贸易,解除贸易壁垒,解除我们国家对外国进口货物的限制,这永远都是对的。

074讲|贸易保护理由辨析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