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淡如菊chen

忆苦思甜的教育不可丢

人淡如菊chen  · 简书  ·  · 2019-02-16 11:09

        夜里梦到奶奶了,梦到奶奶给我们讲故事,仍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饭边聊天,很温暖,醒来,是场梦。我知道是想奶奶了。一想起奶奶,便想到了忆苦思甜菜。今天咱就说说年轻人听起来都会觉得可笑的事儿,那就是“忆苦思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年前,每当儿子回家,我们围坐在饭桌前吃饭时,这家新闻那家新闻总会从奶奶的嘴里一一说出来。我和孩子的爸只管听。偶尔会笑笑并且小声说这是演绎。你看儿子的那认真劲儿,总是仰着头,看着他老奶。缠着他老奶给他讲,日本进村的时候她去了哪里?这村的人都去了哪里?日本人长得什么样?由于他老奶是亲身经历过,讲的声撕句裂,儿子也听的咬牙切齿。

        奶奶的一生真的不容易。33岁没了男人。一个女人领着四个娃,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想想奶奶这一辈子真是个坚强的女人。家里穷得叮当响。没有被子,孩子们总是在麦秸垛的一角挖个洞,夜里就住在那里还暖和些。听我婆婆说,她嫁过来的时候,床上的被子还是借的呢。即使现在日子过好啦,每逢听到叔叔在村里被谁挑衅了几句。心底本来就善良的我,总想着“人弱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观念在人的心里根深蒂固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二叔是奶奶四个娃当中最小的一个。从小被别人欺负惯了。他父亲走的时候他刚出生。这一辈子走来,经历的坎坷路途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在我结婚的那阵子二叔过的挺红火的。二叔当过兵,那时的当兵很危险,目的就是混口饭吃。后来二叔退伍啦,转业到乡农机拖拉朼站工作。再后来,他的大哥,也就是我的老公公突发脑溢血离世。村里的支书突然没了,也就意味着村里的领头人没了。大家一致推举二叔进了村委会,当了村长。有一次一大家子团聚,奶奶提议非要做两个忆苦思甜的菜上来。。奶奶这样教育二叔:要常想着之前的苦日子,多为老百姓办事,经常过忆苦思甜的日子。虽说奶奶是这样对着二叔说的。但是围坐着的哪个人不晓得这何尝又不是在教育我们每一个人呢。

        奶奶提到的忆苦思甜饭,通常被简称为忆苦饭。是“文革”期间“忆苦思甜”活动的组成部分。该活动旨在通过虚拟体验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贫困,来证明现在幸福生活的合法性。忆苦饭通常是一个多人的party,时间多是春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饭食的材料的选择因地制宜,有的是用玉米面、山芋干、山芋粉蒸成窝头;有的是用麸子和玉米面混合后蒸窝头;有的是用烂菜叶、芋头花、南瓜花、萝卜缨或野菜煮米糠。

        夜里梦到奶奶,缘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天下午,我和儿子坐公交去中医院看望孩子的大爷,我们聊了很多,说现在,谈未来,回忆过去,感慨如今日子好过多了。也说到了忆苦思甜,孩子的大爷对着孩子说了一件事:那是七十年代,你爷爷带我去公社吃“忆苦思甜饭”。所谓的“忆苦思甜饭”其实就是用一些杂粮(记忆中好像是玉米糁子和玉米面,主要是粮少水多),再配上一些白菜帮子熬成的大锅饭,也不知有多少人聚在小广场上一起吃忆苦饭。其实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能吃饱的也不多,那时候我也就十一二岁,我喝了一碗还感觉挺好喝的,吓得你爷爷赶紧制止我不敢胡说。要知道吃饭的目的在于忆苦,完了再思甜,试想一下苦没忆出来反而觉得好吃,那可就成为立场问题了,那还了得。儿子听了之后抿嘴笑了。想了想说:“现在用“忆苦思甜”的方法去教育,去反思,去催人奋进也不错啊

        如今忆苦思甜已经成为历史,年轻人根本不明白那是怎样回事,更对旧社会知之甚少,当然对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了解不多,如今的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嫌日子过的差,有的孩子知道过的不差,却没有了拼博的精神。因此我认为忆苦思甜的教育不可丢,应当进行新的忆苦思甜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