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子聿
微信公众号:子聿说 ID:ziyushuoshuo 一个不太着调但非常靠谱的语文老师 与诗书死磕到底 美读签约作者 诗词世界签约作者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今天看啥  ›  专栏  ›  子聿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 你要为英雄鼓掌,也要做自己的英雄

子聿  · 简书  ·  · 2018-03-20 09:49

01

今年的这个春节,总像是缺了点什么。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从来都是只能接受它的到来,而不能接受它的离开,哪怕是迟到,也会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2016年2月,一档叫做《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一炮而红。从那时开始,它仿佛是年夜饭餐桌上的一道大菜、除夕之夜的绚烂烟花、一定要去拜访的亲友一样,成为了春节里的一个惦念。

当董卿一席长裙、温文尔雅地出现在舞台上,我们领略了什么是“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当武亦姝轻声软语、浅笑嫣然地说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个姑娘,满足了我们对“才女”两个字的所有想象。

当康震、蒙曼、郦波这些专家老师将一首首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和蕴含的文化给我们娓娓道来的时候,我们见识了真正的举重若轻,真正的大家风范。

感谢《中国诗词大会》给年味里又带来一丝文化气息。

可是今年它却来晚了。原本预告大年初二开播,结果却让忠粉们空等了一场。这个年,变得不够完美。好在,它虽然迟到了,但没有爽约,《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来了。

02

《中国诗词大会》来了,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依稀记得去年和前年《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时万人空巷的情景。我们惊叹飞花令上的电光石火,感叹百人团中的高手云集,赞叹古诗词里的风情万种,我们情不自禁地抓起手机来记录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差不多所有人的朋友圈都被《中国诗词大会》刷了屏。

即便是节目尘埃落定了,我们的热情也丝毫未减。我们沉浸在董卿的优雅、陈更的博学和武亦姝的才气中无法自拔,从赞美到仰慕,从仰慕到向往,然后不由自主地去探寻她们的成长轨迹。朋友圈里,又到处是“女神董卿的家庭环境”“学霸陈更的学习方法”“才女武亦姝读过的书”。

然而,诗词呢?

当繁华落尽,董卿开始了新的节目、陈更开始了新的实验、武亦姝开始了新的学期,我们,又新背会了哪一首诗?或许更多的人,只是做了那个英雄路过时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03

有一个很有名的句子——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的确是这样。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这世间公认的英雄,世间,也不需要那么多英雄。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或许是那会儿中国的科技还不那么先进,科学家,成了我们首选的理想。只有我后座的女生不一样,她的理想是当一个售货员。老师批改她的作文时很惊讶,问她为什么不想当一个科学家。女生说:“如果所有人都去当科学家了,那谁来当售货员呢?科学家去哪买东西呢?”

总要有人甘于平凡。就像《中国诗词大会》上,总要有人脱颖而出,总要有人黯然离去,那么电视机前,也总要有人给他们默默鼓掌。

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做那个坐在电视前鼓掌的人。或许我们此生都不能成为董卿、武亦姝那样的佼佼者,亦或者我们连《中国诗词大会》现场都无法企及,但如果《中国诗词大会》、董卿、武亦姝真的让我们有所触动的话,我们应该多读、多背一首诗。

正如一个售货员,他可能无法向科学家那样有重大成果、成为万众瞩目的人,但是他可以通过优秀的口才多卖出一件商品,可以的通过良好的服务来获得顾客的认可。这些都很了不起,甚至,不比科学家差到哪里去。

04

英雄路过时,我们的确应该为英雄鼓掌,但我们不应是为鼓掌而生的。也就是说,除了为别人鼓掌,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些什么。比如,读一首诗。

当有一天,你看到春天的杏花开了,自然而然想到“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当有一天,你看到夏日的荷花开了,脱口而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初圆,一一风荷举”;

当有一天,你看到秋季的菊花开了,不经意就吟一句“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当有一天,你看到冬时的梅花开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你,就是自己的盖世英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