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白垩纪方言
文章内容原创,码字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
今天看啥  ›  专栏  ›  白垩纪方言

陆游写在望江的诗,江涛如此去何之

白垩纪方言  · 简书  ·  · 2020-02-23 16:14

1164年,金世宗的大军突破两淮防线,自古守江必守淮,两淮防线没了,江南也就处在危险之中。虽然这年冬天,宋廷内外是和是战争论不休,最终还是派魏杞前往议和。自古城下之盟免不了屈辱,这次也不例外,但局势败坏如此,自然非一日之寒。1165春,议和正式生效,即隆兴和议。

这些年,陆游也算是运气背到家,非议新主,被贬镇江通判;又因非议议和之事,贬到前线;就这样官越做越差,陆游还是不死心,行走在主战将领之间,因此在这年夏天,陆游再贬江西南昌隆兴府通判。

从南京出发,到江西南昌隆兴府,坐船沿江朔流而上,两天即可到达。行舟,是这个年代最快的交通方式。


“起随乌鹊初翻后”,鸟雀也是需要睡觉的,天蒙蒙亮的时候,光影的变化,乌鸦也似乎醒来,开始闹影枝丫;陆游此时已经开始了再一次被贬的行程。

“宿及牛羊欲下时”,到望江县城歇脚的时候,已经是牛羊归圈之时,从南京坐船到南昌,两天的行程,望江刚好在最中间的位置,而且望江县城临江而建,在这里歇脚算是最为合适的了。

“吾道非邪来旷野”,我为国家山河完整奔走,倡导保家卫国,走的是人间正道,而非邪道,为何秉持这种正道,却会被放逐?又为何因为秉持正道,会从朝堂之上,贬到旷野之外?

“江涛如此去何之”,议和之后,江山残破,即便议和签订,谁又能保证这是最后的一次呢?每一次议和,丢失江山一片,金朝吞下一块,还会再次兴兵。大好河山,一块一块被割去,局势一年比一年糟糕。江山如此,未来如何,我今天的境遇,就是国家的境遇,我被贬兴隆,去不可知,江山如此,也不可知。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风渐起,不管世事如何,前路仍需鼓帆前行,夕阳下,山河俱静,我坐在船上,只听到橹桨击水,唉乃声声,秋风起,大雁南飞,啼声山河碎。向前的道路,虽然坚定无惧,却是那么的让人心碎,我知世事如此,也知必会如此,可我还是那么做了,极力告诉自己这是正道非邪,也不必伤悲,但船行到此处,万籁俱寂之下,还是会因为听到迁徙的候鸟鸣叫声,而感到心碎。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今年陆游我40岁了,人生及此,可知一个人即将开始的晚年事。两淮防线逐渐失去,已经不可逆转,没想到来到淮南路,不是随着北定中原的大军,此次来到淮南路的望江地界,此处的青山红树应该以此诗铭记。


望江道中

陆游  1165年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

起随乌鹊初翻後,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 ,红树青山合有诗 。


难怪陆游即使在人生最后一刻仍旧不死心,他对此生为之牺牲的初心,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无邪的。不夹杂私念,不为个人前途和自身利益,他做到了,把官越当越低。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