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紫陌红莲

与众不同的生活

紫陌红莲  · 简书  ·  · 2019-07-12 07:30
爸爸买的茶具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人。仪式感是我为自己人生奉献出的最大尊重。

我不能想象如果我的生活里剔除了仪式感,我会是什么样?

虽然我生长在家长制的原生家庭里,爸妈不善于表达对子女的情感,而且妈妈还很重男轻女。但是学生时代的我,在每年我生日的早上必定会有一碗卧着荷包蛋的龙须面,晚上一定会做一顿我想吃的饭菜。

也许从那时起,这种特殊日子里的与众不同就扎根在我的心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早已习惯了生活里这些与众不同的时刻。

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爸爸对我的影响要更多一些。比如:对待生活。他会用将近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一套餐具,然后每当年节的时候就拿出来使用。也会用精心挑选的茶具冲泡单位分的劳保茶。而最让我铭记终生的是,在我十六岁生日那天,他领着我在东关街的西岗市场里,给我买了一盒店里最贵的粉饼和一瓶霞飞洗面奶。我都惊呆了,爸爸那天告诉我:女孩子一定要自爱,自尊,自立,自强。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不管高低贵贱,都要活出自己的尊严来……那一天,是我生命里的高光时刻,他的话让我记住自己的与众不同。

妈妈并不这样,她买东西一定是划不划算,而不是适不适合。我想这也是她和我爸打了一辈子的原因吧。在妈妈的眼里她一定要把99%钱和精力都存起来,留给1%的时光和场合。她好像一直不明白99%的平时才近乎生活的全部。她手里的日子都是凑合着得过且过。结果这一过就拧巴了一辈子。

我从爸妈的婚姻生活里看到,他们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错。我可不想将自己99%的日常变得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改变不了环境就顺应环境好了,改变不了他人就取悦自己好了。

我将爸爸的对生活的“讲究”继承并发扬,因此我变成了妈妈口中的“败家子儿”,“隔路东西”,“倒霉玩意儿”。

我并不以为然,我也绝不改变。我曾经为自己花了1/4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日记本,只因为它的纸张手感超级好,还有一条玫瑰紫色的缎带书签。当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只有它才配得上我那些小心翼翼又晦涩离奇的情思,纵然有泪,它也是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只有它能承载我饱满珍贵的情感。

我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网球拍,去学打网球。因为我喜欢张德培,桑普拉斯,阿加西。这就是我追星的方式。

我在下班后坐车穿越了三个城区,只为买一种好吃的金丝饼。那是我对美食的敬重。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里的仪式感要用钱来构建。不能否认,有钱的确不错,可以把生活的每个时刻都搞得仪式隆重,但绝不能保证从此以后就有带感的生活。

没钱,就过不了有仪式感的生活?不,不,千万不要狭义的限定仪式感的范畴。生活里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小宝宝第一次学习自己吃饭,你可以为他准备一套专属餐具,可以不用专门花钱买,把碗橱里最小,最精致的找出来,这是仪式感;男朋友过生日,可以摘一片树叶,写上最美的情诗送给他,这是仪式感;亲自下厨房为家人在节日里做出一桌饭菜,这是仪式感;亲手为爸妈织件毛衣在他们的生日里送给他们,这是仪式感;哪怕是在自己的床上铺好洗净的床单,这也是仪式感……

学会把日常的小事儿做到尽力,令自己愉悦满意。这也是我觉得具有仪式感的生活。它表达了我最直接的内心,所以它就在我的心里。

我觉得所有的不断进取,辛勤劳动,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虽平凡,可在生活里,我把仪式感放在每一个细微末节的瞬间。让某些人生片段不暗淡,让那些幸福时刻更耀眼。它可以是春天里的香椿芽,马兰头……是夏天里的遮阳帽,亚麻裙……它还是秋天里的野菊花,银杏叶……它也是冬天里的关东煮,小火炉……

注重仪式感让我的生活与众不同,多姿多彩。让我在我的小小天地里自得其乐,大有作为。

瓦尔登湖畔的梭罗说: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我确实不想虚度生命……生命是如此珍贵……

在和生命的一期一会中,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喜爱仪式感,它为我带来与众不同的生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