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伊然小游
给生活点滴安个家
今天看啥  ›  专栏  ›  伊然小游

不想做人的丹凝

伊然小游  · 简书  ·  · 2021-02-26 08:12

丹凝于夜深未眠时屡屡在我耳边说:“妈妈,我不想做人了。”这源于她对衰老死亡的深切恐惧,一如我的从前。比较淡定的死亡观在我渐入中年时才逐步形成,跌入现实的理想预期、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对生老病死的一次次见证莫不向我展示着万事万物的有始有终,既定事实面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理解并接受它,缠绕我多年的心灵煎熬终于告一段落。可孩子们的美好世界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绝对容不得“死亡”这一冷酷的字眼,现实中不可避免的它便一次次撞击着我的丹凝那颗纯净幼小的心灵。

“妈妈,我不想死,也不想变老,我要活一千岁一万岁,不,还要多。”她再次提出请求,以为妈妈的首肯能解决世上任何的难题。我不想讲长生不老的神话,也不能以天堂误导孩子对死的期望,更不愿孩子活在死亡的恐惧中,如何才能做出两全回答?对,先晓之以理。“如果大家都活那么久,地球早就被挤爆了,你还能睡在这?早就连站的地方都没了。”如此形象的回答在丹凝那丝毫不起作用,只是加强了人的必死观令她愈发悲伤,她喃喃地说:“人会死的,我不想做人”“那就做小猪小鸡小猫小狗?”“不行,今天中午还吃了狗狗肉呢!”在想了一通动物的下场之后丹凝决定做一棵大树,我告诉她家里的家具筷子书本都是砍了大树做的,想到砍伐之痛她立即改变主意了,“那我就做一块石头吧!”看来晓之以理是行不通的,那就动之以情吧!“难道你不爱妈妈了吗?不想你的老师同学们吗?不想玩游戏不想吃好吃的东西吗?做石头可没这么幸福哦!”丹凝做石头的愿望有了动摇,可她忧伤的表情分毫未减。如何才能消除她对死亡的恐惧呢?想到生命的生生不息,我又有了信心,“丹凝,人其实就象花一样,春天来了,花就开了,等花玩累了就谢了也就是死了,不过第二年春天她又会开的,所以世界总是这么美丽。人也一样。”“妈妈,可后来的花不再是前面的花,那朵花已经死了。”天哪,这么高超的偷梁换柱理论竟然也糊弄不了我的丹凝,好个通透的孩子。

今晚丹凝又想做天上的星了,她肯定是怕做石头会被踢着被踩疼,我告诉她:“你就是一颗星,是妈妈心中最亮的那颗星。”她常在我的顾左右而言它中沉沉睡去。对此我真的黔驴技穷了,看来有的心路历程只能靠自己走过去。

(2012-01-27)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