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Jianan嘉楠

【嘉楠Musing】到底什么才叫“去中心化”?

Jianan嘉楠  · 简书  ·  · 2019-01-08 23:03
Jianan Musing

【嘉楠Musing】第1期


或许,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嘉楠

嘉楠Musing,原本只是自己自娱自乐,自己给自己开设的一个栏目,因为这么写东西,话题比较好找。

不巧,鱼叔看见了,说要不弄成一个大家都能参与的活动。以回答问题,并提新问题,用文章接龙的方式全民参与。

话音刚落,我这栏目还没等我正式动笔,肆月初六、鱼叔居然就这么愉快的玩起来了……

不过,这样也貌似也是挺有趣的,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于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游戏活动,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开始了。

借着这个莫名其妙就变成去中心化的游戏活动,嘉楠先抛出【嘉楠Musing】的第1期的关键词——“去中心化”

很抱歉,栏目一开始就丢出这么一个这领域里很重要,但也很难理解透彻的话题。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并不是什么新词,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的热潮,也越来越频繁被提及起。还有各种不同的圈子在去中心化之上的话题争论,也从未间断。

但是很遗憾,怼来怼去,怼了半天,或许我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去中心化”!

你眼中的“去中心化”

很多人都喜欢动不动就扯“去中心化”。

这词似乎都已经拿来攻击某些区块链项目的最好武器了。又或者拿来标榜自己所信仰项目的高大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莫名的优越感。

大多数的我们是怎么理解它的?

比如说,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因为它不是哪一国家的中央银行所发布,是属于人民的,是绝对自由的。是由世界各地无数的矿工来维护的,广大弱小的人民群众终于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货币,因为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控制它。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似乎在比特币身上得到了诠释。

又或者说,区块链项目是去中心化的,数据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上的,所持有的Token也是在关不掉的以太坊上的。再也不会像Facebook,Google,或者BAT那样的独角兽公司掌控着我们的所有数据,窃取隐私,侵犯我们的财产了。

你眼中的“不是去中心化”

再来说,我们又是如何理解“不是去中心化的”。

服务器由一个公司掌控,并且服务器数量也少。产品完全由单一一个公司掌管,用户的数据是那些掌权者控制的。所有传统互联网企业都是被划入掌权者这个标签。传统互联网公司就不是去中心化的,换言之,所谓独角兽,就是邪恶的代名词。

对于“不是去中心化”的用途,还可以拿来嘲笑他们眼中不够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比如:

“XXX(指某代币)根本不是真正的区块链,它只有21个节点,就这么几个节点,也好说自己是区块链,完全不去中心嘛!辣鸡。”

是的,几乎所有用这个词怼来怼去的人,都是用节点的多少来判断是不是去中心化。

那么,真的这样子的嘛?

一艘忒修斯之船

这里,关于“不是去中心化”这个点,我想起了古希腊传说里的故事。

希腊神话中里的英雄忒修斯有一艘船,它在海上航行了几百年。随着时间流逝;船身的木材逐渐腐朽,腐朽的木材便会用新的木头来替代。直到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再回到聊“不是去中心化”这个问题,如果唯节点论的话,那么到底需要几个节点起,才算是真正的去中心?

如果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有足够多的节点,21个不够,那就继续加,一直加到足够分散。那么怎么才算足够分散,以至于可以称我们之为“去中心化”。

是100个?1000个?还是10000个?

不知道。你会会发现,关于它“去”与“不去”中心的界限是模糊的。

看不懂的去中心化

我们对去中心化的定义同样是模糊的,简单一句节点数量足够多,足够分散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它来评判一个事物。

这不只是一个个例,就拿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所谓区块链的项目,直接按节点数量分散来衡量,并不足够。因为无知的我真的不懂什么才叫做去中心化了。

比如币乎是中心化的服务器,币乎这个产品几乎跟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产品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它产品的一部分,是搭载了运行在以太坊网络上的Token,即币乎的关键核心key。

另一个所谓的区块链风格更深的内容平台Primas,它的不仅Token也是运行在以太坊网络,账户直接就是以太坊地址钱包,文章上链,不仅作者不能删改,连项目方也删不了文章只能在DApp上隐藏掉,区块链风格够深了吧。够去中心化了吧。

可是它的运营和管理,激励算法,社区治理都是自己说了算,被薅羊毛薅得怀疑人生了,乃至于连Token奖励发放都成了真人工发放了。

哪怕是比特币,也无法诠释什么是去中心化。前阵子的BCH算力大战,Bitcoin ABC和Bitcoin SV的闹剧向我们诠释了算力还是矿霸们和土豪们说了算,比特币就是算力大的权力大的说了算。

以上的这些例子是否能简单的说明白到底算不算去中心化?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到底什么叫做“去中心化”

智库百科里对与“去中心化”是这么解释的: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许多回答类似上面的内容,然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不够具体,太过抽象,没法落实到具体某一个事物之上进行衡量。

“去中心化”其实这词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这词的来源其实应该是这么来的。

centralised、decentralised、distributed,也就是“中心的、分散的、分布式的。”

3d.png

除了第一种之外,后面的两种是“分散的/分布式的”(decentralised、distributed)。其实很多人都是混淆在一起的。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在《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的一文里,提及了关于去中心化(Decentralised)的说法。嘉楠还是比较认同Vitalik对去中心化三个类型的定义。

即所谓的“去中心化”,实际上是可以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粗略的探讨和划分。

架构层: 在这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多少计算机服务器来承载,能承受有多少服务器崩溃而系统依然不受影响?

政治层:对服务器,或者系统网络最终的控制权由多少人,多少组织来掌控?

逻辑层: 从这个系统所设计的接口和数据结构来看,它更像一台完整的单一设备,还是更像一个由无数单位组成的集群?如果把这个系统分成两半,两部分里同时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那么这两部分能继续作为独立单元完整地运行下去吗?

“架构层、政治层、逻辑层”这三个维度犹如三把尺子,用来测量架构层的系统的设计、政治层的掌控权力、以及逻辑层的所属形态。虽是相互独立的三把尺子,但却能彼此结合来共同丈量一个目标物,是处于中心还是去中心的何种状态。

去不去中心化,不应该由单一一个维度来进行评判,

谈及去中心化这个话题,实质讲的是关于权利的下放,讲得是以如搭建高效的协同网络来创造价值为前提的。如果脱离了这些不谈,直接开喷的,都是耍流氓。

以上,是嘉楠一点肤浅的看法。


提问:关于中心化之争,到底什么才叫“去中心化”?

(欢迎参与【嘉楠Musing】问答)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