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图特亚斯坦
[二克大米]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微臣先告退。 Tootjastein,简书用户|七年,____。 图特谈写作 · 总目录: http://www.jianshu.com/p/900a5062dc55
今天看啥  ›  专栏  ›  图特亚斯坦

试谈“望梅”与“饮蛇”

图特亚斯坦  · 简书  ·  · 2018-02-22 17:40

语文学习,避不开识记成语。中文里的成语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语言现象,它往往将较为丰富的信息缩减在四个字当中。以如此少量的字来容纳和代替一个完整的历史典故,其结构本身就属于失衡。所以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成语,不翻阅注解,总觉得莫名其妙,就算了解了背景,也还是狗屁不通。

因此,我们学习成语往往要靠死记硬背。虽然对中国人来说,不算太困难。不过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学习者容易对既定的解释和固定的用法产生依赖,对其中的深意则视若罔闻,更难以做到灵活运用。比如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成语——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典出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主人公是大家熟悉的曹操。曹操带兵打仗,正逢酷暑,行军携带的饮用水都喝光了,可将士们还是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值此士气低落之时,曹操想出一条妙计,他大声喊道——前方有大片梅树林!众将士听得一个“梅”字,立即产生条件反射,瞬间大家口齿生津,也就不那么渴了,并且对前进的方向充满无限期待。

提到“望梅止渴”,我们很容易想到另外一个成语,叫"画饼充饥"。这两个词其实意思差不多,但由于发端自不同的故事情节,结果给人们留下了截然相反的印象:前者表褒义,是称赞曹操有急智,会带兵,顺便还能熟练掌握生活小常识;后者则有明显的贬义,指人疏于实践却又善于自欺的可怜相。

不过,这两个词的差别还不仅在此。首先,“画饼充饥”纯属个人行为,只对画饼者本人产生效果,并不伤及他人利益。虽然显得愚蠢可笑,但并不可恶。别人笑话他,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警醒”画饼的当事人,但本质上则是多管闲事。而“望梅止渴”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姑且再回到那个历史故事中去。

首先,曹操带兵打仗,是为了打胜仗,立功业。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手下而打仗,兵士对他而言,只是实现野心的工具(虽然现实中也会有一些人情味)。兵士士气低落,显然会妨碍他实现人生目标,所以他提出“望梅”,不是单纯为了助大家“止渴”。

其次,“梅林”这个谎话不是曹操自己跟自己说,而是一对多,则具有大众传播的性质。兵士们未必能想到曹操是为了自己高远的理想,而帮助大家“止渴”,毕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作为这个谣言的“幕后推手”,利用大家的生理反应,顺利达成了个人目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梅林”是不存在的。如果“梅林”实有,则曹操只是报告一个事实,不算胡说,兵士们对前方的期待也能获得实际的回馈。但“梅林”不存在,而军队中的兵士也没有去确认这个传言的真假,这些恰恰构成了此故事为人传颂的基础。再想深一层,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愚弄大众的实例。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就是有能指而无所指,能指与所指相脱离,成为一个孤立的语言游戏。

由此可见,“望梅止渴”实际上比“画饼充饥”更无耻得多,它正是许多野心家惯用的伎俩。接下来,我想探讨的另一个成语,是“杯弓蛇影”。

关于“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中一个取自《晋书》,主角叫乐广。乐广请好朋友喝酒,结果朋友得了重病。询问其原因,朋友说是因为当时喝酒之时,见杯中有小蛇,心里觉得十分恶心,喝下去之后一直惴惴不安,积虑成疾。乐广查看了当时喝酒的地点,发现墙上挂有一张红色的弓,才明白是弓映照在酒杯中,形成了幻影。把这事告知那位朋友之后,朋友的病很快就好了。

另一个版本与此故事大同小异,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杜宣”,朋友关系换成了上司与下属。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指人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不过实际上,却有另一层含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故事中人物的关系。这个成语之产生,并不在于墙上的弓映在杯中成了“蛇影”,而在喝酒的人在发现杯子有“小蛇”之后,仍然将酒喝下。

正常情况下,既然看到杯子里有异物,就算不是“蛇”,而只是一根头发,也会觉得十分反感,于是要么不喝,要么把酒倒掉或换掉。但是这个故事中的人没有这么做,则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其一,喝酒人与主人的关系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两个故事中,一个是主人家的好朋友,一个是下属,所以不好意思当面指出。其二,喝酒的现场可能不止两人,而是有许多人。如果在此时当众宣布杯中有蛇,势必造成恐慌,主人家也会颜面扫地。另外,为什么别人杯中无蛇,独独我杯中有,这也是一层疑虑。其三,我们可以推测,喝酒人自己也不那么确定杯中的东西是蛇,如果是自己误会,也会很没面子。

出于这三方面原因,故事中那个人做出了把“有蛇”的酒喝下这一决策,然后开始疑神疑鬼。我们姑且把这一别扭的行为,称为“饮蛇“,并简单概括引起“饮蛇”行为的这三个因素:第一是社交关系的影响;第二是传播效应以及他人的反应的影响;第三是掌握信息不充分。

观察这两个成语,我们很容易发现,所谓“梅”和“蛇”都是不存在的,仅仅是一种符号,前者是声音符号,后者是影像符号,但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却认为它实有。这一主观的判断造成了随后的一系列反应,其结果总体上是对“围观者”一方不利的。之所以一个似有若无的“符号”能够造成如此强烈的作用,与个人的经验有关。比如“望梅”。人们提到“梅”就想起酸味,而酸味的体验会刺激唾液分泌。

经验有时的确会给我们误导,但也不乏补救的方法。问题是,当曹操说出“梅林”这个谎之后,并没有人试图去验证它。这其中也有两层原因:其一,士兵不清楚前方到底有没有,就算知道前面没有梅林,曹操是上司,也不好明说;其二,“止渴”的效果在“望梅”之时就已经实现,也就不必去穷究梅林是否实有了。这两个原因中,后者的影响更加普遍。当现实中“曹操”与众人的地位相当,或者众人与“曹操”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时,对真相并不十分热心的人们会“宁可信其有”,从而追随“专家”、“权威”、“导师”、“意见领袖”们的宣传鼓动。

这类“实用主义”心理在个人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说,刚刚订立一个每月看10本书的计划,就急于在朋友圈中告诉大家。又或者,突然心血来潮,决定日更一年,就立刻写文章立flag,等待别人的夸奖。而平台中的活动也大抵如此,往往征文号召雷声大,后期评选雨点小。在这类例子当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望梅止渴”的影子:人们对“梅林”是否真实存在并不关心,只要它能即时满足我“止渴”的愿望就行。

而各类21天训练营、万元征稿活动,正是根据人们这种“下半身”需求来设计活动方案,顺手捞钱吸粉。最后“兵士”们只是“止渴”而已,但”“曹操”们却都打赢了仗,功成名就,赚得钵满瓢满。

不过,大众未必都那么笨。就算他们真的笨,周围也总有人表示怀疑,旁人的疑虑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思,影响当事人进一步的决定。许多诈骗陷阱的实施,都会要求受骗者不要向家人透露情况,否则就“泄露天机”,就“不灵验”,这正是因为周围人的质疑很可能将当事人带出圈套。

然而,受骗者一旦全身心走进骗局,就很难抽身了。就算他们也多少考虑了旁人的建议,但事已至此,还是得喝下这杯“蛇”酒。还有另一种情况,受骗者不表现为痛苦,而是快乐。受骗者与施骗者建立起一定的情感联系,这种虚构的情感迎合了他们内心深层的需求,他们很乐意享受这种状态,惧怕破坏这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受害人的反应也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于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加之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集体“饮蛇”,甚至“饮蛇”上瘾的现象。

聪明的读者可能还会留意到一点,即“望梅”和“饮蛇”也有细微的不同之处。比如说,严格地讲,“望梅”之“梅”是完全不存在的,而“饮蛇”之“蛇”却不是。“蛇”是“弓”的变形,而“弓”是实有的。但人们对弓不感兴趣,“喝下一把弓”至多造成如鲠在喉之感,却不至于忧虑到生病。只有蛇才能引起人的恐怖感。鼓动者可以利用“梅”做文章,也可以利用“弓”做文章,这不会影响他们的本质。

另一方面,不单单“梅”和“弓”可以拿来“搞事”,“渴”也可以。在如今的社会上和网络上,如果一个人想兜售他的“梅”,就必先想办法造成大家“渴”。大家渴了,才有了“止渴”的愿望,于是他适逢其时地为人们指出“梅”的方向。而他的“梅”并不能真正地止渴,反而使得大家更渴,于是“造渴”与“止渴”,成了一个无尽循环的产业链。宏观的“望梅”,微观的“饮蛇”,正是这条产业链得以持续运作的两个重要支撑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