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驰1960

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195

王驰1960  · 简书  ·  · 2018-05-03 21:18

        这个老于不是一般人,后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我们眼前,演绎了一场出神入化的组合拳操作,完成了一次超25倍的赢利,顺利进入到1990年代中期实现个人财务自由的行列之中,他的故事我后面再给您介绍。

        总结这一轮行情,我觉得我们之所以成功,也是团队的力量使然。在建仓之前,大家又是集体等候领头羊板块的出现,当这个最新股板块出现不同凡响的底部启动特征的时候,大家几乎又表现出异常的团结和坚决,在持仓的时候,表现出共同的坚定和决心,在指数冲高到900点以后,大家又是毫不犹豫地出货的时候,表现出集体性的果断。

        常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和这几个队友在一起,确实是非常难得。不过这毕竟是大户室松散的群体,彼此之间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非常不易,我后来也去过不少大户室(大户室的概念,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股市以后,就慢慢销声匿迹了),却从来没有见过气氛这么好的地方,这确实是老天的一种眷顾,在这个大户室,那2年大家在一起玩股票,个个都赚到不少钱。

        数年以后,我们中间的老吴转入到房地产行业,在东十四条附近开发了一个高档楼盘,以近乎市场三分之一的价格,卖给我们几个人一人一套,这家伙够意思。

        这是我们这个大户室第二次的集体行动,又是一个干净利落的领头羊板块的集体满仓的大波段完美的进出操作。

        虽然1995年的“519”行情远远不及1994年的“八一”行情迅猛、有力度,但这波行情的影响力在业内更大一些,以后很多人士动辄就用“井喷”、“519”这种话题说事儿,安抚股民不断被蹂躏和践踏的心和他们的股东账户。

        当时的A股,被称之为“政策市”、“猴儿市”。很多质地好的绩优蓝筹股,一般行情来了都比较滞涨,行情去了也比较滞跌,也就是说,买这种股票,一旦行情来了,赚钱的速度很慢,而行情去了,照样会赔钱,只不过可能是少赔一些罢了。

        这个猴儿市和政策市,基本上还是围绕小盘股和题材股转,我当初买的那只西藏股票,在成为领头羊暴涨以后,很多激进一点的股民,甚至戏言:珠穆朗玛峰有多高,这颗西藏的珠子就会升到多高。这话虽然夸张,但如果用于形容当时A股的投机氛围,却很真实。

        您可能会问,那时候是“t+0”无跌停板限制,是不是机会更好一些,是不是更容易赚钱?我记得有关部门每年都会有统计,从资金账户上看,每年基本上还是7赔、2平、1赚的水平。这种规律在后来进入“T+1”和10%上下涨跌停限制以后,基本上还是如此,所以我个人以为“T+1”和“T+0”在趋势运行上没有区别,区别在于,T+1往往让很多追高者,难以快速止损出局,特别是在股市处于震荡行情的过程中,很容易为投机客带来风险。

        那时候在北京,要想到证券交易部开户,一般起步资金不低于1万元,到了1995年以后,对于很多北京市民中的上班族而言,1万元的投资应该不是问题了。而银行定存利息已经开始了年年走低的趋势,央行的“保值补贴”政策,实际上根本赶不上物价增长的速度,所以不少市民开始选择股票作为家庭现金资产保值升值的组合之一。

        问题是,绩优股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展现风采呢?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是没有到时间。在证券市场,我比较欣赏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学”理论,虽然对他的思想,只是一知半解,但“知行合一”,对我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则更大一些。这就是所谓的“主管服从客观”,在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成为市场的主动者,绝不能做事后诸葛亮。

        在全部卖出那只西藏的股票以后,我需要一段时间休息休息,由于父亲的病状,我当时也没有心思忙着找对象或者出门旅游什么的,只是时不常到一些证券营业部大厅去看看行情,听他们聊天,算是“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同时为自己手上的一些资金寻找一些实业投资目标。

        我还是记得保罗当时给我的嘱咐,投资一定要看人。由于他给我介绍的那家玩医药技术的公司,做得确实很靠谱,确实做得很专业很有前瞻性,几个从南京药学院毕业的姐们,干得很扎实,她们也觉得我挺靠谱,在征询我的意见以后,我又主动追加注入了这家公司7位数的现金。

        这次加磅,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大意义。也为我2000年以后的个人发展,埋下了一个不错的伏笔。

        这笔交易以后,我只在股票账户上保持一个7位数多一点的现金,此外银行也有不少存款了,您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买个车子买个房子什么的?

        当时的北京,基本上没有房市,所以买房子基本不可能。包括牛老三在内,和我最早入职的那个中成地产,再则就是我少量资金投入的孙姓哥们的地产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一些福利房,颇有点建筑承包商的意思。北京市面上虽然也有稀稀拉拉的少量商品房出现,配套设施都比较滞后,不如在老的居民小区居住方便。

        要说买房也动过念头,有人推荐过北京的小四合院,价格在300多万元,不过当时没舍得买,算是目光短浅了。

        至于车子,有一个很讨厌的问题,就是驾驶执照。一个是学驾照需要单位开证明,再则就是学习驾驶周期比较长,且距离城区也比较远,不像后来学习驾照那样快速便捷,第三就是即使有驾照,还必须找一个单位“挂靠”,每年还必须参加一个星期的驾驶员学习班。我这么一说您就明白了,有一张驾照,还挺麻烦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