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刘仁洋

两种搞钱的方式

刘仁洋  · 简书  ·  · 2021-04-19 23:09

先定日更60天,这是小洋哥的第53天


1.

厉害的人,一般是脑子/思维比普通人厉害,直接表现是挣钱能力很强。

脑子厉害肯定是转出来的,小时候老师常和我们说脑子不用不灵光,一定要多用脑。而用脑思考过后大概率是要记录,记录了之后有的人会发出来,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发出来。

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录的习惯,要么是韬光养晦,要么是没思考。

2.

现在的高考从唐代的科举制度进化而来,通过对学生脑子中知识的考察,古代政府选拔官吏,现在企业选拔人才。

补充一个知识点:科举制度之前是推举制,都是当官的相互推,我推荐你家儿子,你推荐我家儿子,推来推去,当官的都是圈内人,更加腐败还没人管。

3.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为何古代科举制是按照大家脑子中的知识来进行考核,为什么不考核谁跑得快?不考核谁的力气大?不考核谁射箭比较准?以前打仗用箭射,现在搬砖力气大也都很吃香,搬得多钱就多。

为何所有考核都以脑子实力为中心?

知识是前人在人生过程中对积累的经验的记录,我们成长需要学习很多的技能,从小时候走路、拿筷子吃饭,到后来的骑自行车考驾照。

都是学习前人的经验为我所用,部分经验是面对面的教学/传导,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简单生活技能,吃饭走路,这些父母都可以耳提面命,所以你也很容易学会。

但大多数优秀经验的拥有者,他们不在咱们身边,比如你要研究宇宙有多大,那你最好去问问霍金,但是霍老爷与世长辞了怎么办,看他写的资料拍的视频/图片,无论是什么载体,前提都是你要去学,载体不同只是影响效率,但前提都是要去学!

普通人这一生经历的事情差不多,但前人踩过的坑不需要我们再踩一次,我们可以不知道路在哪里,不能不知道坑在哪里。

4.

分享一下现阶段我脑子中比较认可的搞钱路径:(请逐字阅读!)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持续做下去,做一辈子的小领域,最好是你的唯一标签,以后人家提起你,就想到:哎,这个XX是做XX的;

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的公域流量平台;

先做一个平台,然后搭建矩阵,最好不要多平台同时操作,易分心;

持续稳定专一的输出对你受众有帮助的内容;

在公域进行一次变现,比如流量分成,比如小店销售等;

引流私域进行深度转化;(私域的好处是交易方便,限制少)

十年如一日保持。

5.

一定要有可交付的产品。

产品有两种:

1.虚拟产品;2.真实产品;

真实产品常见的:面膜、衣服、书本、按摩、美食...

缺点:只能一件一件生产,一件一件卖,且有库存。

虚拟产品:视频、图片、电子书、软件、课程、思路...

优点:一次生产,终身收益,且可批量销售,无库存。

明星们出唱片,拍电影,都是生产虚拟产品。

6.

说实话,虚拟产品这玩意挺好,但是比较考验个人能力,你可以搞一个试试。

明天见。

.................................

作者简介:

闷骚领域集大成者,二流自媒体人,

喜欢在互联网寻找收集奇奇怪怪小软件,

黑科技,骚操作的姿势分享型博主,

朋友圈每天分享三条原创文案,

关于:

思维精进 +行为落地,

搞钱,嗯,不停搞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