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冰裂纹
宅女一枚,挑剔吃的非吃货,喜欢艺术的伪文青,爱臭美的女汉子,多愁善感又神经大条的矛盾货
今天看啥  ›  专栏  ›  冰裂纹

罗生门

冰裂纹  · 豆瓣  ·  · 2019-11-29 03:30

芥川龙之介和他的《罗生门》,惦记很久了,却一直都没有列入读书计划。这次如果不是某个朋友对我说强推一万遍,至少今年我还是绝对没有想法要读它的。

好像几个小时就读完了。犹豫不决要不要把读后感分享出来,现在写的这会儿心里还在想:我近来好像常常在找打的边缘来回试探。比如大家都觉得好看的电影我看了觉得根本没大家捧得那么神,大家都说写得超好的网红大ip我也觉得了了。这次也不知道我这个朋友会不会看到我写的这篇,会不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么有名的作家,这么有名的书,读完了却觉得不过如此。

说实在的,读完第一个短篇《罗生门》就有点儿想掩卷弃书了。不是说有多不好,而是芥川和《罗生门》本身的名头太响,再加上那强推一万遍的赞誉,勾起了我太高的期望,而实际感受落差太大了。so so。这是我全部感想。

读罗生门不知怎么联想到琼瑶有部小说《在水一方》,里面女主杜小双的丈夫卢友文,公认非常有才华,却始终不被人赏识,写的文章总也不能发表。第一次刊登了,无稿费的,是一部短篇小说,好像就是叫什么门。内容是一个女生闻名仰慕一位作家才子,然后有机缘相识约会,约在某晚某门下。结果此才子没有与她谈人生谈文学谈爱情,而是很快就把手伸进她的短裙里,女生仓皇而逃。琼瑶小说里的这段描写,时间太久记不清了,大体是这样的。我猜想琼瑶阿姨应该是看过《罗生门》的,读来不由自主会跳跃到那段情节里。

我没有按目录顺序一篇篇地读下去,而是看完前面译者介绍,先挑着译者特别点名提到的篇章先看的。结果除了《竹林中》读时眼前一亮,心中赞了一声好!其他诸如《鼻子》《山药粥》《基督徒之死》《圣克利斯朵夫传》《戏作三昧》,没有一篇觉得出彩的。《竹林中》在我眼里格外出挑主要是写作手法比较新颖(考虑到写作的年代),只通过几位证人和当事人——其中包含一位已去世的鬼魂——对一场凶杀事件的描述,来让读者自行推理脑补当时的场景和经过。故事里并没有给出任何结论。读者还可以根据互相矛盾、出入较大的几份口供自行体会分析叙述者的性格,这样陈述的目的,想要隐藏的真相是什么。说实在的,如果能够拿这篇小故事做个调查,问一问每个读过的人对这个案子的分析,我也可以试着大体判断一下每个读者的人格特征和思维模式,甚至与人交往的常用防御机制。这一篇是比较令我感兴趣的短文。

至于《六宫公主》《丝女纪事》《阿富的贞操》《袈裟与盛远》,读起来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还有,介绍说《蜘蛛之丝》实乃是童话创作的最高范本,我以为过于夸大了,它更适合作为成人看的醒世寓言。另一篇《小白》,倒是更适合作为童话讲于孩子,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一些。推荐的《基督徒之死》,我也觉得思想深度和人物及情节本身并没有《南京的基督》一文更好一些。后者更有血有肉,更容易触动读者的感情。而前者,似是在端着讲大道理。就像面孔永远严肃认真,口中永远政治正确的说教者,让人望而却步,懒得听他絮絮叨叨。所以,我想也许我和这个译者的口味大相径庭。

读到最后剩下了三篇,《疑惑》《魔术》和《舞会》。听名字都有些撩不起兴致了,想着要不要放一放,什么时候实在闲极无聊了再随便翻翻得了。转念又一想,读都读了,也不差这三篇了。于是乎接着一起读完。出乎意料的是,这三篇还都颇具可读性。

《疑惑》这一篇尤其可以。它的题材特别有戏剧性,这是一个火灾中杀妻的故事。妻子在地震中被砸倒塌的房梁底下,丈夫无论如何也没有力量掀开房梁把妻子救出。此时大火马上就要烧过来,是不是要眼看着妻子活活被火烧死?妻子此时投之以绝望恐怖求救的眼光和可怜的呼喊,丈夫却拿起瓦片将妻子活活打死。然而他此后一直不敢对他人坦白这件事,并且一提到那场地震和火灾就要精神崩溃,虽然他心里一直认为让妻子活活烧死更残忍可怕。当他在被反复劝说再次订婚后,情绪陷入异常的低落恍惚中。听到别人讲有一家店的老板娘在地震中也被压在房梁底下无法挣脱,后来是大火烧断了房梁才得以逃生。他听后内心受到极大的刺激或者说自我谴责,然后突然醒悟到自己潜意识里一直就是想杀死有生理缺陷的妻子的,只是那场灾难让他潜在的欲望付诸行动而已。于是(大家认为)他疯了。二十年后,他遇到了社会伦理家,于是讲出这件陈年往事,并且很想弄明白自己。

故事本身比较好看,而且开场的情景渐入也营造的很好。特别是伦理学家借宿别墅的景物描写和真正的故事主角,杀妻犯的出场,非常有聊斋的风味。有很古典文雅的气息。除了《竹林中》,感觉最欣赏这一篇。

其实芥川有好多篇是从中国古代典籍中以旧翻新出来的。比如《杜子春》《黄粱梦》,《秋山图》呢也类似。《魔术》那一篇,就像《崂山道士》的现代版。不过呢,前面几篇古书翻新,并没有翻出什么新,文字不比原文妙,情节不比原文精,只是芥川给了原主角个千百年之后的新版人生观。就是故事的教育意义变了,这样讲更通俗直白点儿。碗还是那个碗,鸡汤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汤了——加味精了。《杜子春》结局比原文更有人味儿一些。但是《魔术》不一样。它只是模仿,致敬,碗不是同一个碗,鸡汤还是原来的那个味儿。这个碗好似更好看。文字好看,有西洋风+东洋风+现代感的风格,内容却翻的是中国古典的故事。

至于《舞会》我为什么觉得可读性强,也许有我自己的原因。读到少女第一次参加社交舞会,场景和人物让我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里面,吉蒂去参加舞会的情景。故事结尾,把文中彬彬有礼风度翩翩且言之有物的法国军官安排为《菊子夫人》的作者皮埃尔-洛蒂,让我想到了洛蒂在《菊子夫人》中,对于日本文化和日本女人,可并没有那么由衷地欣赏和赞美。他是带着殖民者和白种人的优越感,不乏猎奇和鄙夷的视角来看待日本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

《舞会》这个简单的故事让我觉得好读还有一个小原因:它的文字读起来比较舒服。其他很多故事都是以古风,确切地说是仿古风来写的,文字读起来就不那么流畅。如果真的有古籍的那种优雅韵味也罢了,像《紫式部》那种的,像俳句那种的,然则芥川龙之介不是。

据书的前言介绍说,从日本读书调查看,芥川的小说,一直排在前四五位,超过两位诺奖得主,更遥遥领先于当红作家村上春树。好吧,我可能品味跟不上大众了,我觉得就我在《罗生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看到的芥川的所有作品,没有一个可以与川端康成相媲美的。川端康成的语言,是那种精致唯美又自然无痕的,可以用形容王维的那句话来形容:诗中有画。他的文字,诗情画意,人物,景物,读起来画面感十足,而且情景交融,非常容易把读者的情绪引入其中。他的书,可以让人在读之时展开想象,就像徐徐展开一幅长长的画卷,聆听一首悠长的曲子,看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你可以浮想联翩又不会偏离主线,掩卷后犹自回味悠长。芥川龙之介的文字,没有这种境界。他那些仿古风的故事,没有那么足的古香古韵,没有创造出那样的意境。

如果说芥川不是走的文雅风,好像也不是。只是他的文雅是另一个路子,不是我的菜。他的生活区间大概相当我们民国时期,他与同时期的我国的作家们相比,我依然没有觉得有多少过人之处。

如果都说《罗生门》是一篇佳作,它可能重在场景和气氛的烘托,由冷清至凄凉至惊疑恐怖阴森诡异,层层递进,到家丁抓住老妪达到高潮,问出拔死人头发的动机之后是一个反转,然后家丁的心理转变成为自然而然的结局。结构和文笔简练,也可以说行云流水。很不错,却依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很多短篇小说高手都能轻松做到这个水平,而且心理刻画可能更细腻更有冲突,故事情节更曲折有趣,人物形象更鲜活丰满,反映的主题更深远复杂。比如莫泊桑,毛姆,欧亨利,杰茨费拉德,鲁迅,张爱玲,每个都是短篇小说王。我没有觉得芥川有什么过人之处,主要是没有体验到他的独特之处。上面提的几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极鲜明的个人特色。不管语言风格,还是文章架构,还是故事题材本身。芥川这里,没有那么明显。我只感觉到他的文笔纯熟,写作技巧上乘。对,写到这里我想我失望的原因是我没有领会到他的特色。他的好处我在别人那里都能得到,也许还能得到得更多。那么我拿什么来特别喜欢他呢?

还有,没有一个故事,创造出了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别的作家都有,这本书这么多小说里一个都没有。

这本书的译序里对芥川有这样的称赞:读完会惊讶他怎么对于人,对于人性怎么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想弱弱地问一句:可有哪位知名作家对人性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刻,哪一部经典的作品不曾深入地探讨过人性?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有吗?

译序里也介绍了芥川不是那种以自己丰富的经历进行创造的作家。他一生只活了短短三十五年,人生经历不复杂,基本是一介书生,在书斋里以写作为生的文人。他是从书本到现实,通过了解书中的人生,去了解街头的行人。他通过书了解人性,也从书中取材来写作,所以很多故事就是从旧书中翻新而来。这么做一个是因为读书多的人总有自己特别喜爱的故事,想着用自己的观念重新解读一番。另一个大概就是他生活简单,没有太多阅历,也就没有充足的写作题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讲: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越深,则材料越丰富,越变化。如《红楼》《水浒》的作者;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越浅,其情愈真。如李后主。我理解的王国维所言的“诗人”,应该是文人的意思。李后主是诗人,他的诗词内容大多是景物和感情,用不着阅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不影响他观察大自然和深入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然而他最最情深意切有深度有内涵的名篇仍然是他遭遇国破家亡失去自由之后写的。至于写小说,反应人性,还是有丰富阅历更好些。那些写自身切实经历,自己熟悉和了解的题材的,很多都成了经典,比如《红楼》,比如《飘》,比如《纯真年代》。

好吧,不多说了。已经够挨很多砖头的了。总之就是,《罗生门》闲暇一读蛮好的,只要事先没有奢望太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