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念佛求生

【经文】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

念佛求生  · 简书  ·  · 2018-09-19 17:07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又①、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②,无量无边③阿僧祗④劫⑤,故名阿弥陀。

①又: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②及其人民,省略句,应为,及其人民寿命。

③无边:犹无数,无穷。无量无边:“无边”两个字和“无量”一样的,也是很多很多,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

④阿僧祗:是梵语,中国文叫“无量数”,也是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但是这样很大很大的数目,不是凡夫的心可以计算的。佛教中表示时间的概念,相当于10的140次方年。

⑤劫:是梵语,叫“劫波”,就是灾难的意思现在借用这个“劫”字来计算年代的数目。“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种分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劫】 梵语kalpa,巴利语kappa。音译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意译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时。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婆罗门教认为世界应经历无数劫,一说一劫相当于大梵天之一白昼,或一千时(梵yuga ),即人间之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复重创世界;另一说则以为一劫有四时:(一)圆满时(梵kr!tayuga ),相当于一百七十二万八千年。 (二)三分时(梵treta^yuga ),相当于一百二十九万六千年。(三)二分时(梵dva^yuga ),相当于八十六万四千年。(四)争斗时(梵kaliyuga ),相当于四十三万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万年。据称现正处于争斗时。此外,根据上记‘一劫四时’之说法,婆罗门教并认为四时相较,时间上愈形短少,人类道德亦日趋低落,若争斗时结束即为劫末,世界即将毁灭。 佛教对于‘时间’之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

【直译】还有,舍利弗,那尊佛的寿命,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中众生的寿命,都是无穷无尽、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因此名号叫做“阿弥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