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老王不卖瓜
多家媒体撰稿人。所写文章涉及历史、财经、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琴以养性,剑以修身,文以会友,友以辅仁。
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王不卖瓜

号称君臣黄金搭档, 为啥在这事上 , 诸葛亮偏要跟刘备对着干?

老王不卖瓜  · 简书  ·  · 2017-12-01 19:41

研究蜀汉历史,人们常说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是一对黄金搭档。但是比较他们俩分别主政时的用人路线,不难发现诸葛亮时期的用人路线大不同于刘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在一些事情上,是跟生前的刘备“对着干”的。这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于刘备非常排斥、准备斩杀的人,诸葛亮给予重用

这一类人才以蒋琬为代表。诸葛亮执政时,留守朝中的实权派人物就是蒋琬。诸葛亮外出北伐时,蒋琬成为诸葛亮掌握朝中大权的重要代理人。

然而,蒋琬在刘备时期处境艰难,几乎被杀掉。他跟随刘备入蜀后,只是被授予广都令这个小官。可是有一次,刘备出去巡视,到广都搞了一次突击视察。不料却看到蒋琬不但不认真工作,还喝高了。刘备勃然大怒,杀他的心都有了。亏得诸葛亮出面求情,蒋琬才免于一死,只是被罢了官。

可见,蒋琬是刘备要“罪戮”之人,由于诸葛亮的极力开脱,蒋琬才得以免死。刘备死后,诸葛亮迅速提拔蒋婉,使之成为蜀汉政权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臣。诸葛亮死后,刘禅遵从其遗命,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总揽国事。

二、对于刘备搁弃不用之人,诸葛亮破格录用

这一类人才以费祎为代表。他于刘备在位时期,仅仅是一个陪伴太子的人员。刘禅即位后,费祎也不过是一个宫廷小吏,没有资格参与蜀国最高决策。

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诸葛亮有意给予重任,并且有意在众人面前抬高费祎的地位(南征还朝时与其同坐一辆车,接受朝中百官的迎接),给予他较高的荣誉,使之感恩不尽而愿效之以死。

诸葛亮北伐,任命费祎为以军,多次出使东吴。费祎成为诸葛亮蜀吴联盟中的重要使者和具体执行者。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理解这是诸葛亮对费祎的大胆培养。

孔明死后,费祎作为其指定的接班人之一,被任命为后军师。没过多久,又接替蒋琬担任尚书令,后来又被刘禅拜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为蜀汉继蒋琬之后的又一位重臣。

三、对于刘备欣赏的李严、杨仪,诸葛亮都进行打压

以蒋琬、费祎为代表的蜀汉政权中的新贵,是在诸葛亮一手提摧之下,迅速在蜀汉政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的。从他们升迁的过程可以看到,自刘备死后,诸葛亮蓄意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形成了一个以诸葛亮为首实力雄厚的军事、政治力量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制定出了自己的用人路线。

首先排斥掉效忠于刘备、不服贴自己的重要人物。

一个是李严。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时,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被授予中都护之职,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自此李严大权在握,无疑是对诸葛亮总领蜀汉政权是个威胁。建兴九年,诸葛壳以运粮不继为理由,上奏刘后主,将李严废为平民,并“徙梓谴郡。”从而消除了同时受遗沼辅太子、对葛葛亮掣肘不便的对手。

另一个是杨仪。他本是关羽提拔起来的官吏,因为有一次与刘备谈论治国治军之道,得到刘备赏识,授予其左将军兵曹椽的职务,一来又提拔杨仪为尚书。因此他逐渐成为刘备欣赏、重用的人物,并在统治实践中表现出了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

但是杨仪作为刘备时期的重臣,在蜀汉政权中只效忠刘氏父子,对其他大臣却不以为然,引起朝中诸人的反感。更要命的是,杨仪自视过高,认为自己功勋重大,应当接替诸葛亮来执掌蜀汉大政。这就深犯诸葛亮的忌讳,表明他不是效忠于诸葛亮的人物。因此,杨仪在其手下仅仅得到中军师这样一个空衔,没有任何实权。

从李严、杨仪两人的沉浮中可以看出,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实际统治者,但诸葛亮要真正成为蜀汉政权的代理人,必须要有绝对服从自己、效忠自已的政治势力,才可能做到令从己出,并且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所以,诸葛亮对刘备留下的朝中重臣,或者寻机除掉,或者用而防之。同时,又大量搜罗既有统治之才,又绝对效忠于自己的人物。

诸葛亮该不该跟刘备“对着干”?

由于蜀国“国小贤才少”,使得诸葛亮的选择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能够供他选择的,几乎都是刘备遗留下来的人才“遗产”。于是,诸葛亮采用了特别的选拔手段:

刘备忌恨并欲斩杀的人物如蒋琬等,诸葛亮救之于刘备刀下,并放心委以重任。蒋琬在两种待遇的鲜明对比之下,自然非常感激诸葛亮的救命之恩,而愿效之以死。

刘备闲置不用、默默无闻的人物如费祎等,诸葛亮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己同车并行,使费祎在众人的无比羡慕之中真诚地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思,而愿“士为知己者死”。

诸葛亮用人路线的精明之处在于,凡欲委以重任的人物,都要给他从下到上的政治实践机会。如蒋琬,曾做过参军等一般官吏,最后一步一步地跨上了蜀汉政权的高峰。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要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匹大的政治抱负,必须有一个坚决按照自已意志办事的政治军事集团。

诸葛亮总揽大权以前,蜀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刘备为核心的政治军事集团。刘备病故后,刘备政治集团中的形形色色人物仍把持着蜀国政权,这对于作为辅佐者身份执掌蜀国政权的诸葛亮而言,要做到事无巨细都要管着,显然是不利的。因此,诸葛亮必须培养和选拔亲信人物,组成一个不折不扣执行自己决策的核心团队,清洗掉妨碍自己发号施令的异己力量。

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工作。从刘备去世始,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前,诸葛亮苦心经营的核心团队已经成熟,能够独立地把持蜀汉中央政权。诸葛亮去世,蒋琬、费祎完全继承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因循守旧,不加变革。诸葛亮对蜀国政治的影响,通过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政治家之手,一直到蜀国灭亡。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