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石盐

战役的胜利,无法扭转战略的失败;这句话在儿童教育上应该也适用

石盐  · 简书  ·  · 2019-06-07 21:24

战略战役战术在军事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运用。有效的战术运用,可以逐步增强己方的实力,并消弱敌方的有生力量。战役可以看成是很多个战术动作的集合。

海洋战略

一场战役的胜利往往并不能扭转整个战略的失策。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战略最为重要。

普通人很少考虑战略战术的问题,似乎战略问题离我们很遥远,甚至战役角度的考量也很有限。我们大多数的时间与精力都是在处理身边与眼前的各种战术性问题。

普通百姓一般不去考虑战略战役战术方面的问题,也不掌握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但在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中,却会常常用到,比如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

士兵

在人的一生中,在教育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一点战略战役思想,对下一代的培养可能是极为不利的。

假如一个父亲对子女没有要求,只希望孩子以后快快乐乐就好,我们不妨称之为战术性培养。

假如一位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有一个好手艺,或考上一所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可以衣食无忧,我们可以称之为这是对孩子培养的战役性思考。

假如父母希望孩子以后能够学业有成,克己奉公,服务社会,我们可以把它定位为战略性培养。

成长阶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在社会上挣得一席之地,而忙忙碌碌,奋斗不止。

一万个家庭可能会有一万种培养孩子的方式,你能说谁高谁低吗?但教育的结果必然会有所不同:有的的欢乐,有的忧愁;有的得偿所愿,有的郁郁而终。

这可能是因为天下的父母们,不论有没有从战略战役战术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们的做法,必然有的符合战略,有的符合战役,有的符合战术,也有的可能什么也不是。

但是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往往无法弥补整个战略的失误。一个仅仅拥有战役战术目标的孩子,最终是很难胜过拥有战略目标的孩子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没有目标的,只是为了生存、快乐而已。

父子

普通人应该怎么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呢?

这是一个大难题,但是父母也不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生活压力大,没有信心,没有方法,而放弃思考。

孙子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大家应该一有空就去想,想各种方法。想的少了,懒了,不想了,就符合了兵圣孙武说的话:“少算不胜”。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是什么?“道”就是“大”。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考虑的“大”一点,不要太小家子气。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关键是怎么引导。

前人足迹

“大曰逝”,“逝”就是消逝,无形,“大道无形”,孩子的品德、素质、心智、灵性,都是在无形的小事中养育和培养出来的。要尽量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形形色色的小事中往往包涵着大道真意。

“逝曰远”,“远”即是长远且久远,对于孩子的成长问题要考虑的长一点、远一点,不应该太短视,不要仅仅为了一点收获,或者成就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这极有可能会捧杀了孩子的进取心。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进取心,长大之后,怎么反而变弱了呢?可能就是因为捧杀。“知足常乐”——这是人们懂得知足与满足的好处。但可能也有坏处——就是容易造成裹足不前。鲁迅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童趣

“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每一位家长可能都会有这种心理,自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父母什么样的心理,必然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不应以保护阿斗的心里,保护自己的孩子。

“远曰反”,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管思考的多大、多长、多远,多么符合战略,最终都是要返回到生活中来,从点点滴滴、一件件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执行、去实施、去成长。

向日葵

儿童的教育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战略的设想应该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得到恰当的体现。不应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疲于奔命。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